第二百七十七章 杭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路前行,杭州的變化的確是翻天覆地的。

柳永的一首望海潮,令得江南成為天下人心目中的繁華地。

但以陳宓的眼光來看,其實也就那樣而已,它的繁華,不過是因為經濟的發達。

但對於城市的發展卻沒有認真規劃過,走在大街上, 是一種粗放式的繁榮。

但此次到來,卻是變得不一樣起來。

這要得益於水泥路的修建。

根據鄔於兗的介紹,水泥路的修建,四輪馬車的普及,讓車輛的速度變得快了起來。

於是便出現了諸多駭人聽聞的車禍,終於引起了官府的注意, 於是經過思考,推行了人行道以及車行道的分流。

正是因為這種分流, 令得市容變得整潔起來。

陳宓登上了望海樓,其實這裡叫臨湖閣更加合適,望海是往不到啦,但看湖卻是絕佳。

今晚的望海樓燈火通明,歡聲笑語從中溢位。

陳宓被安排在主位上,瞿洪慶則是被安排在次座,其餘人一一落座。

陳宓掃視了一圈,今晚到場的,除了今天去碼頭迎接的那些人,還有南遷的企業的負責人,比如說丁學至等人。

望海樓今晚沒有承接外面的客人,大廳中擺放的幾十張桌子,竟然坐得滿滿都是人,可算得上高朋滿座了。

這麼多人,自然沒有辦法一一去招待,他們也不敢高攀過來,只敢在陳宓站起來敬酒的時候才附和著說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更多的時候,陳宓是在問瞿洪慶、盧仲文等人,關於南遷企業的安置以及發展問題。

瞿洪慶笑道:“……二郎不用擔心,此次南遷之企業,大多都是有你所說的核心競爭力的,並不因為來了南方,便失去了發展的沃土了。

二郎大約也看到了杭州比起之前要繁榮了近幾倍了吧?這便是南遷企業帶來的。”

陳宓笑道:“看到了,的確是耳目一新。”

瞿洪慶笑著點頭:“還得感謝梅老闆、郝老板、祝老闆以及鄔老闆這些大老闆的支援啊,沒有他們全力奔走,幫著平衡江南這邊的關係,這麼多的企業,也不可能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都得到了好的安置。”

陳宓讚許地看向梅可嘉幾人。

梅可嘉笑道:“瞿行長這便是客氣了,這麼多的企業來和江南,看似來了許多的競爭對手,但帶來的商機也是巨大的。

這期間固然有利益受損的,但瞿行長總是能夠給他們彌補,其實即便是沒有我們,相信瞿行長也能夠處理好的。”

瞿洪慶謙虛道:“梅老闆是客氣了,若沒有梅老闆他們,老瞿的確是要無計可施的。”

陳宓擺擺手笑道:“大家都別謙虛了,這事情我是能夠想到有多麼艱難的,晉朝時候衣冠南渡,北人南人之間的矛盾有多麼尖銳,這在史書上是有記載的,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此次汴京的企業南遷,大約與那時候的衣冠南渡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梅老闆你們能夠奔走著給大家紓困,這可是大恩大德,諸位以後千萬別忘記了梅老闆他們的恩典啊。

大家跟著我一起,向梅老闆他們聊表感謝!”

陳宓率先舉起酒杯,向梅可嘉等人示意,一時間,整個大廳數百號人俱都站起,想梅可嘉等人敬酒。

梅可嘉被此等情景感動得淚水連連,只感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對陳宓也有了很多的感激。

而這些南遷的商人們,其實有許多是第一次見到陳宓的,他們大多是盧仲文發掘出來的,只聽說過盧仲文提過,但卻沒有當真見過。

盧仲文說起陳靜安的時候,大多是欽佩不已,讓他們也有一些不同的感覺。

但今日見到陳宓的時候,一個身高高大的少年人,雖然長得很好看很漂亮,也頗有氣質,但年紀畢竟太小了,很難得到大家的尊重。

只是大佬們都在,沒有人敢造次罷了,但沒有誰是當真心有敬畏的。

到了此時,陳宓在諸多大佬中間不僅揮灑自如,每句話大佬們都頗為敬重,才明白了,陳宓不是靠他的背景,而是靠他自己的能力,這才讓他們有了些不同的感覺。

——大約,跟著的這個年輕人,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