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還是得修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那……那這東西你們都知道,為什麼不自己造車?”

丁學至期期艾艾問道。

這一問將陳宓給問笑了:“我們哪裡有這麼多的精力去做這些事情,投資出去,讓你們去做,我們只管掙錢,這樣不好麼?按照你的說法,我們估計一年到頭也做不了幾個專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丁學至嘿嘿乾笑了一下:“也是,讓你們這些貴人來幹這種粗活也不合適。”

陳宓笑道:“還有什麼問題麼?”

丁學至想了想道:“兩個問題,一是,老闆您打算投多少錢,二是,這生產出來的車輛往哪裡賣?”

陳宓笑道:“你大約需要多少錢,才能夠完成我的生產目標?”

丁學至皺起了眉頭,想了一會道:“想靠自己招聘完成這三年四萬多輛馬車的建造,光是砸錢沒用,得想辦法才行,如果一時間要招募那麼多的人,又要有管理人員,又要有學徒,沒有那麼簡單地,然後還要重新找場地啊這些,很難。”

陳宓點點頭道:“那你有什麼辦法沒有?”

丁學至點點頭道:“小人倒是有一個辦法。”

“你說。”

丁學至道:“小人認為,可以將各個部件分開,將規格規定好,然後給到各個造車行,讓他們打造出來,咱們前期可以只管組裝,這樣可以減少大量的人員,當然,這些以後咱們還是得靠自己來,但目前卻是可以透過這種法子減少咱們人力上的壓力。”

陳宓頓時對這丁學至刮目相看起來,這傢伙就是個天生的工廠主啊,這種分包的方法,是後世工廠常用的方法,各種來料、各種零件,都是透過不同的工廠來生產,然後採購組裝,這是大工業時代的做法,這丁學至怎麼會知道的。

“你怎麼會想出這種方法?”

陳宓好奇道。

丁學至不好意思道:“小人這作坊規模太小,有時候缺乏一些部件,小人倒不是做不出來,就是太費時間,我們人少,有時候修車的多,便沒有時間去做了,便央求其他的造車行的夥計幫著我造一些出來,而且我認識的人多,倒是什麼部件都能夠找得到的。”

果然製造業的事情還是得找業內的認識,這三成的股份沒有給錯。

陳宓笑道:“生產的事情就按照你的想法來,我只管投錢和管錢,其餘的你折騰吧。”

丁學至急道:“誒老闆,您可是說著幫忙管銷售的呀?”

陳宓點點頭道:“嗯,我可以幫你報銷……嗯,就按照五萬輛算吧,五萬輛之後,就得靠你自己了。”

丁學至眼睛大亮:“五萬輛!”

陳宓笑道:“嗯,銀行到處都在開分行,需要大量的車輛代步,馬車、牛車、驢車都是要的,還有醉仙樓、望海樓,現在各地大開分店,做酒樓的迎來接往,也需要大量的馬車,到時候都從你這裡採購就好了。”

丁學至大喜:“那感情好,那敢情好啊!”

陳宓點點頭道:“就是這馬車卻是得重新設計一下,得有點自己的設計,別用這種爛大街的式樣了,這樣賣不出去的。”

丁學至卻是皺起了眉頭:“老闆您說得對,不過這樣式想要改造,卻是不太容易啊,沒事,老闆,我琢磨琢磨。”

陳宓點點頭,這種小事情他本不想多管,但畢竟算是他親手投資的第一家,總得搞出點名堂來,想了想道:“拿紙筆來。”

丁學至趕緊引著陳宓到了一張桌子前,是木工桌子,將上面的東西清了一下,拿出紙筆來。

陳宓便信手拿著毛筆畫了起來,當然算不得多詳細,但可以看得出來結構。

丁學至一看圖,吃了一驚道:“這似乎是四輪的馬車,還有這個是什麼?”

陳宓點點頭道:“對,這就是四輪的馬車,這個叫避震,可以減少車上的顛簸的。”

丁學至苦笑道:“四輪車恐怕是行不通的吧,稍微對不上車轍,恐怕就要散架了。”

陳宓明白丁學至的意思,現在大部分的道路都是土的,幾乎沒有硬化路面土路必然是要被車輪壓出轍的,也就是說,路面不是平的,而是每條車道都有兩條壓出來的車轍。

於是大宋的馬車不僅得是兩輪的,還得車軸長度和車輪尺寸統一,大家的輪子才都能在這兩道溝裡跑。

如果車軸長度和車輪尺寸不統一,那必然是跑著跑著一邊輪子下進溝裡一邊還在路面沒有壓凹下去的地方,兩邊不一樣高,那就要翻車啊。

四輪馬車的前輪轉向裝置其實不複雜,中國在水運機械上有的是類似的結構。至於為什麼不普及到馬車上,就是因為路面上這車轍的溝。

四輪馬車前輪轉向裝置本質上就是在一個水平活動的立軸上進行連線,立軸解決了水平方向的轉動問題。

但如果左右輪高度不一致呢?

路要是不平,坑窪凸起之處,左右輪高度不一致,很容易把這個立軸給顛簸損壞了,縱向開裂,然後四輪馬車就前後斷做兩節了。

陳宓也不是重生一天兩天的人,哪裡不知道這個道理,笑道:“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前期你可以先生存二輪馬車,這個還是主要的產品,這四輪馬車你也得造出來,很快汴京城的道路便要進行一輪大的升級了,到時候四輪馬車將會成為主流。”

丁學至將信將疑,但沒有多問,事情算是敲定了下來,盧仲文交代丁學至,之後的簽約都會走正規渠道,會有人正式來簽約,他則是跟著陳宓走,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呢。

回到馬車上,盧仲文卻是對陳宓透漏的資訊感興趣:“汴京城要修水泥路麼?”

陳宓笑道:“你怎麼猜出來的?”

盧仲文笑道:“二郎你說汴京道路要升級,我立即想到了杭州的水泥路了,該說不說,杭州的水泥路是真的好啊,啊,是了,四輪車到杭州去賣估計會很好賣吧,畢竟那邊的路那麼好。”

陳宓倒是被盧仲文的敏銳的生意觸覺給驚到了:“你說得對,杭州的確是四輪馬車的好市場,這個你可以與丁學至好好地商量一下,看看先去那邊試試四輪馬車的市場。”

盧仲文點點頭道:“嗯,二郎放心,這個事情我會上心的,倒是這道路升級,我倒是想問問二郎你有什麼訊息?”

陳宓奇異道:“你問這些做什麼?”

盧仲文斟酌道:“道路升級的話,那麼許多生意的形態是有可能發生變化的,比如說著馬車,還有相關的建築的行業,說不定會促進一大批的行業變化呢,所以我想知道一些訊息,以針對性的投資。“

陳宓越發的驚訝於盧仲文的才能了,這種前瞻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但現在盧仲文已經擁有了一種類似的本質了,的確是可以好好地培養一番了。

陳宓點頭道:“嗯,道路升級的建議,已經透過老師遞了上去,不過現在還在討論之中,畢竟我的建議是對整個大宋的道路進行升級,大宋的道路品質太差了,都是黃泥路,天晴的時候漫天塵土,下雨的時候一片泥濘深潭,稍微下久一些,通訊都要斷絕!

道路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無論是朝廷的上通下達,還是經濟的交通往來,都是極其重要的,關於修路的事情,我給了一個口號,便是要想富先修路。

在我的規劃裡面,首先是修一條南北大道,便是從開封到杭州,雖然說有運河溝通南北,但陸路也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是修通州與州之間的官道,在之後便是州縣道路……”

盧仲文的嘴巴越張越大。

陳宓見狀不由得好笑道:“怎麼?”

盧仲文苦笑道:“如此浩瀚的工程,朝廷哪裡有錢去修啊,現在朝廷連百官的薪俸都發不出來,怎麼可能修這麼大的工程?”

陳宓笑道:“百官的薪俸這幾天就可以發了,三司找央行借了一些,加上青苗法的利息幾十萬貫,算是暫時填上了。”

盧仲文苦笑道:“可這還不是已經空了呀,國庫裡都已經能夠餓死老鼠了,哪裡還有錢修路呀?”

陳宓神秘一笑:“國庫裡沒有錢,但央行有錢啊。”

盧仲文睜大了眼睛道:“央行拿錢去修路?這修路可不同於風投,風投風險雖大,但只要有一家可以掙錢,央行就虧不了,但這修路,明顯是個大窟窿啊,錢投進去恐怕連響都不響一聲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