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不一樣的《真實的謊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指環王:國王歸來》的片尾曲《I》,聲音低沉、緩慢。

如果是以前的威斯特娜,她是中高音,唱不了這首歌。

可她跟著吳龍那些日子,跟吳龍學唱歌,被吳龍慢慢調教,嗓音被吳龍開發,也能沉得下去唱低音。

她的低音,又與原版《I》的不同。

她的低音,低沉中帶有洪亮,洪亮中又有幾許高亮。這讓她唱《I》時,除了帶給人傷感,嗓音中的那些亮色,還帶給人希望與期盼。

歌詞唱到,夜幕降臨。可讓人期許的,正是黎明前的曙光。

歌詞唱到,旅途已行至終點。可終點,又何嘗不是一個起點?

回憶,不僅是哀傷。還豐富了我們的情感,讓我們更要善待未來。

可以說,這首《I》威斯特娜唱出的意境,不亞於拉來曼唱《斯卡布羅集市》。

而這樣一首歌,需要靜靜地聽、耐心地聽,急躁聽不來這首歌。越是有經歷的人,或越是經歷過苦難的人,感觸最深。

原版這首歌,據說創作靈感來源於一個患癌症的新夕蘭少年。他在最後的日子裡,去片場觀看拍攝過程。也和演員們成為了好友。

而在這個世界,還真有這樣一位患癌症的新夕蘭少年,是吳龍的粉絲。他希望能看吳龍拍《指環王》,經過粉絲群的運作,報到吳龍這裡,吳龍同意後,悄悄請他觀看拍攝過程。他也和演員們成為好友,有吳龍以及演員們的合照。

吳龍答應他,為他寫一首歌,用在《指環王》最後一部的結尾,當主題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件事,一直秘而不宣。

直到《指環王:國王歸來》上映後,才被媒體報道出來。

原本吳龍說了不要以此炒作。可媒體的報道,卻是那位癌症少年自己說的。

他拿到了吳龍的贈票看首映,看完電影他就哭了。

這首歌,寫到了他的心裡。

因為當場在電影院裡哭,引發新夕蘭當地媒體採訪,才知道有這樣一件事。

頓時,《I》增添了更加濃厚人文色彩,引起更廣泛的注意。

網上也有這首歌的付費下載。

這首歌的單碟CD也同步發售。網上有人留言,聽這首歌,一定要用發燒級音響,才聽得出威斯特娜所唱的歌的味道,以及樂曲裡各種樂器演奏所交織出的細膩的感情。

威斯特娜的北美巡演,也藉著《指環王:國王歸來》的熱映,正式開啟!

這次巡演的曲目,不僅有她以前的歌、新的歌,重點就是吳龍為她寫的《Never Say Goodbye》,以及《指環王》系列的兩首主題曲《May It Be》和《I》。

還有中文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離騷·上下求索》。

特別是中文的《離騷·上下求索》,對一個外國人來說,想唱好這首歌要求極高。

因為音域問題,就連尹蓮也唱不好這首歌。

威斯特娜卻是一有時間就練,最終讓她唱出了西方人喜歡的味道。

而且,經她請求,吳龍為她唱這首歌特意鑄造了一組編鐘送給她。也從國內請了某編鐘樂團為她演奏編鐘伴奏。

這對吳龍、對中華大地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這就是宣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而且不是中華大地自己人來宣傳,由外國人熱心幫助宣傳。這樣的宣傳,才更容易被西方所接受。

因為是配合《指環王:國王歸來》電影的熱度,所以威斯特娜北美巡演的第一場是在落山磯舉行。

很多人,奔著宣傳上的《指環王》系列兩部主題曲,還有中華編鐘而來。

首場爆滿加站位。

演唱很順利,也很成功。特別是《Never Say Goodbye》《May It Be》和《I》《離騷·上下求索》這四首歌,聽現場和聽CD完全是不一樣的感受。

很多細節,以及細膩的聲音和樂器的表現,都讓人感到震撼。

威斯特娜的北美巡演首場完美謝幕。專業樂評都給予她中肯的稱讚。

網上,音樂迷可以不吝溢美之詞。

“太美了!”

“讓人感覺沉浸在音樂的天堂裡。”

“空靈、史詩,觸及靈魂深處。”

“編鐘的歌,哪怕我聽不懂中文,也能感受到歌裡表達的意思。”

“《離騷·上下求索》唱得雖然沒有龍哥好,但卻唱出了龍哥沒有的一種味道,太棒了!”

“一位迅速崛起新秀。如果莎娜·拉來曼不是得到了龍哥為她寫的《Scarbh Fair》,莎娜·拉來曼絕對會被海麗·威斯特娜超越。如今,兩人可以並稱為皇后VS皇后。”

“海麗·威斯特娜的成功,再次證明了吳龍的能力。女星制造機,說的就是他。不僅能讓女演員成名,還能讓女歌手成名。”

街頭,肖特和女友芭芭拉在逛街。不知不覺,兩人又逛到了書店老闆的書店。

芭芭拉不禁感嘆道:

“如果不是認識了克洛斯和書店老闆,我也不會花那麼多錢現場聽歌。如果不是花錢現場聽,我從來不知道原來現場和CD有那麼大差別。”

“我也是。原來現場聽歌,真的會那麼地震撼。”肖特為自己的錢包痛惜。“就是太花錢了。”

“可是,很值得,不是嗎?”

肖特趕緊點頭:

“對,很值得。”

來到書店門前,隱隱聽到裡面傳出歌聲。正是《指環王:國王歸來》的主題曲《I》。

兩人進去,發現克洛斯不在。但有別人和書店老闆一起,在安靜地聽歌。

這樣的歌,確實很適合在書店裡聽。

《死神來了5》下檔,全球總票房只有一億七千多萬美刀!

比上一部《死神來了4》,全球總票房少了近三千萬美刀。

在《死神來了5》剛上映時,有人拿票房走勢圖與《潛伏3》相比。現在《死神來了5》下檔,再次被人拿出來比較。

《潛伏3》全球總票房一億五千多萬美刀,比《死神來了5》少了兩千萬美刀。

可是,《潛伏3》的製作成本才一千萬美刀!投資回報率足有15!

《死神來了5》呢?製作成本要四千萬美刀,投資回報率不足5。

兩下對比,誰比誰好一眼就能看出來。

當然是《潛伏3》強於《死神來了5》,《潛伏》系列強於《死神來了》系列。

由此推導得出,文之仁和沃納強於吳龍。

這,又是恐怖片之王之爭。

文之仁和沃納看到這樣的老論調,只能相互搖頭。只要他們知道真相,他們和黃億於一樣,都是替吳龍拍片。

所不同的是,黃億於背後還有雄獅影業。而他們背後就是吳龍。

黃億於只是拿導演價,而他們可以分紅。

如果他們耍賴,錢可以說全是他們的。可他們敢嗎?

他們不敢。

就連太陽不落國的軍方,都要找吳龍拍宣傳戰鬥機的廣告電影,可以想象出吳龍背後的實力,有多麼恐怖!

而據說,殺手界那些使槍鬥術的人,都是吳龍的粉絲。

如果真是這樣,誰敢保證自己不會被人用槍鬥術殺死?

“《潛伏3》果然和龍哥預料的那樣,票房不如前兩部。”

“所以我向龍哥提議,《潛伏4》過幾年再拍,避開觀眾審美疲勞。”

“我現在擔心,《靈動:鬼影實錄2》沒有第一部那樣好的成績。”

“龍哥都說了,肯定不會有第二部那麼好,但是才三百萬美刀的製作成本。你想想,就算全球總票房才三千萬美刀,那也是投資回報率10啊。更何況,我有信心全球總票房會超一億!”

“如果那樣,又是票房大爆。恐怕網上的人拿我們壓龍哥就更厲害了。”

“那又怎樣?他們越那樣做,等將來我們公佈出來,打他們的臉就越痛。”

“真是期待啊!”

文之仁和沃納兩人一臉的壞笑。這種算計別人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特別是全球有這麼多人被算計,真是不要太好。

你們那些拿我們來壓龍哥的人,現在壓得多厲害,將來被打臉得就有多慘。

……

吳龍來到落山磯,與威納影業和雄獅影業商談合作事宜。

電影《真實的謊言》,加上吳龍的一億五千萬片酬,製作成本一共兩億六千五百萬美刀。

由太陽不落國支付吳龍的片酬一億五千萬美刀,剩下一億一千萬威納影業、雄獅影業和太陽不落三方協商。不管他們最後怎麼投入,分成時吳龍都要參與分成。

先拿片酬,拿完片酬還要參與分成,吳龍就是這麼霸道!

誰不願意,可以不參與。

這兩家電影公司會不參與嗎?

肯定不會。他們害怕自己不參與,就會有別家電影公司加入進來,擠走自己,以後吳龍不再帶他玩。

《真實的謊言》這部電影,有很多精彩劇情。比如騎馬追罪犯那一段,就很有想像力。

吳龍前世看的時候,也是大為吃驚。連連口呼“臥槽”,表達心中的感慨。

整部電影的大動作場面有五處。

第一處,就是影片開頭潛入犯罪分子家竊取賬戶機密。出來時從正門出來,引發激戰。

第二處是被犯罪分子識破,並想刺殺他被他反殺。騎馬追擊犯罪分子。

第三處是犯罪分子將主角綁到佛羅里達洲群島的啟思島上,主角帶妻子逃出時發生激戰。

第四處是炸橋,空中救妻子。

第五處就是最後開鷂式戰鬥機救女兒。

如果按原版拍,大概就是這樣。

可按原版拍的話,有三個問題。

第一,犯罪分子用手中的輕武器打碎戰鬥機座艙玻璃的問題。實際上戰鬥機座艙玻璃比較特殊,需要經得起飛速中鳥的撞擊,並沒有那麼容易碎。

就算能打碎,也不會像電影裡的那樣碎掉,那種是普通玻璃碎法。

第二,影片把某個地方的人設定成殺人狂分子,導致這部影片在許多某個地方的國飾演家禁映,以及抗議和抵制。

第三,飾演主角女兒的演員當時只有十四歲,卻在拍攝飛機上的鏡頭時摔斷多根肋骨。

這三個問題,吳龍覺得需要避開。這不僅僅是關於票房的問題,還關於他的聲譽、人設問題。要避開,就要更改原版劇情和設定。

為了避免十四歲的演員摔斷肋骨,吳龍決定放棄這個劇情。

原版為了增加驚險,讓十四歲的未成年少女演這樣危險的動作,沒有用替身,相信但凡一個父母愛自己的孩子,都不希望讓自己孩子拍這樣危險的事。

讓這麼小的演員做那樣冒險的動作,作為一名導演,還是不應該為了票房做這樣決定的。

雖然吳龍可以透過讓演員入戲,而保證演員不會發生意外。可是別人不知道啊。

這樣會給攻擊吳龍的人藉口。畢竟吳龍知道可以保證演員不發生意外,但其他人並不知吳龍可以開掛。

而犯罪的設定,也變更為一開始,並不知道這些罪犯為什麼要這樣。最後才揭露出來,原來這個罪犯竟然不是普通人。

也就是說,吳龍版的《真實的謊言》裡,反派不再是原版的那種地域歧視的恐怖罪犯,或故意把恐怖罪犯人設設定為某類人。改掉這個設定,就可以在更多國家和地方上映。

同時吳龍個人形象也不會因此受損,遭到那些國家和地方的抵制。

女主由絲佳麗·約翰遜飾演。這個角色設定年紀較大,對年輕的絲佳麗來說很有挑戰性。

樣貌上,可以透過化妝讓她顯得年紀大一些。可演技上,她就要演出那種結婚多年的成熟感。

讓絲佳麗來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夠年輕。她年輕,才會在表演託衣舞時讓觀眾感覺好看。

原版那位演員,說真的。怎麼看都顯得年紀過大。如果按劇情裡主角安排的故事藉口,還是不夠有說服力。

而電影中有一種反差,就是讓漂亮的演員在電影開始前期是樣貌不好看,等後期或某一時刻突然一變,由醜小鴨變成美麗的天鵝,這樣就很讓觀眾感覺新奇。

吳龍讓絲佳麗來演,就是想要這樣的效果。

又因為絲佳麗年輕的原因,吳龍將女主這個角色的年齡設定改小。這樣,電影裡他倆的女兒年紀也要改小。

原版電影裡的設定,他倆的女兒是十四歲。現在改成七歲。劇情也不按原定的往樓頂跑,就不會出現爬吊臂跳飛機的劇情。

改過之後,開始制定拍攝計劃。

影片開頭那段劇情是冬季,需要冬天拍攝。制定好計劃後,這段劇情的室外拍攝,就會留到冬天下雪後拍攝。

室內劇情可以按計劃拍。

此劇情有一段精彩的場面,就是跳探戈。

吳龍會跳探戈嗎?

當然沒問題。

問題是,反派女主,誰來演?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