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言語荒繆卻合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文博虛體安坐不動,一本正經,坦然受了則天皇帝一拜。

這才開口說道:不必多禮,起來說話。

武則天魂魄謝過之後,站於一側。

張文博虛體沉聲問道:既然你和你丈夫合葬,李治魂魄何在?

武則天垂首回答:媚娘來此之後,也未曾見到高宗皇帝魂魄,不知是何原因?

張文博虛體點點頭:倒也不奇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讓魂魄成型,你看不見,也十分正常。

又掃視了一圈墓道中的財寶問道:我有個問題,一直想不明白,不知你可否,與我解惑?

武則天魂魄肅容說道:尚請先祖垂詢,媚娘必定,知無不言。

就聽到張文博虛體問道:歷代帝王,墓中陪葬物品甚多,因此才引的盜墓賊,紛紛前來盜墓。

若無如此之多珍寶,想必反倒會安全很多。

也許可以使得神魂安寧,長眠於地下,前車之鑑,你們如何不知?

又何必厚置眾多陪葬物品,吸引盜墓賊前來光顧?

武則天魂魄悠悠說道:先祖如此身份,又如何不知?莫非是在戲弄媚娘不成?

張文博虛體驚詫問道:我知道什麼?你一個老婦人,我又怎會戲弄與你,休要多言,速速道來。

張文博看到,虛體對武則天說話語氣,無理至極。

如果換成是張文博本人的意思,就算對武則天再無好感,也絕不會用這般口氣,和人家說話。

畢竟是古人,最起碼的尊重,肯定會有,不可能這麼沒禮貌。

心下不由更加憂心:自己身體,或是意識,或是神識,肯定是出了某種未知變故。

偏偏自己,又不知道原因,只能乾著急。

正在煩躁,耳邊卻又傳來古教授的低語:這才對嘛,先祖如此說話,才算帝王氣概。

那天晚上,對我們兩個老頭子,實在太客氣了,當時我就想不通。

現在終於明白了,先祖只有和身份相當之人說話,才會露出本來氣質。

是啊,我等後輩,又如何能讓先祖,生起平等之心?

對我等客氣,只不過是體恤我等後輩兒孫罷了。

聽的張文博只翻白眼:合著我對你們有禮貌,反倒不對?非要擺架子,你們才舒服?

哼,不可理喻。

什麼身份相當?你這歷史,學到師孃身上了吧?

就算是軒轅皇帝親自前來,比起則天皇帝,拋開先祖輩分不提。

只憑權位相論,就憑他一個部落聯盟首領,和真正的後世帝王,尊貴和權位,應該是他相距甚遠才對吧?

但也並不辯解,想起自身今天的反常,憂心又起,只好看武則天是如何回答?

武則天沉默片刻才說:先祖剛才也說了,就是要引的盜墓賊前來光顧,正是這個意思。

山頂上聽見這句話的人,包括張文博自己,全都沒聽明白此言何意?

張文博虛體也納悶問道:你的意思,是大家故意在墓道裡放置財物?然後故意引的盜墓賊光顧的?

這如何可能?原因何在?快速速道來。

武則天緩緩說道:人中帝王,又如何會不知?人死之後,便會化作一杯塵土?

修建墓室陵寢,其實只是存放屍身的臨時住所,長期存在,反倒不妙。

如果不能及時開啟陵墓,會讓凝聚成型之魂魄,不得而出,永遠困在陵寢,無法轉世投胎。

帝王將相修的,並非今生,乃是來世。

張文博虛體呵斥道:一派胡言,你和秦始皇,便把陵墓,修成銅牆鐵壁一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還有成吉思汗,陵寢在哪裡?都不敢讓人知道。

都是費盡心機,不想讓人開啟陵墓,這有該如何解釋?

武則天不以為意,依舊緩緩說道:妾身是有苦衷,不得不如此。

至於成吉思汗是誰?妾身不知,無法解釋。

始皇帝以妾身來看,也是有苦衷,不得不如此。

張文博虛體說道:此事暫且不提,你先說說,為何要吸引盜墓賊前來盜墓?

武則天魂魄繼續解釋說:上古之時,修仙之風大盛。

修的,其實並非肉體,而是魂魄。

肉體終究會死,人人知道,帝王又怎麼不知這個道理?

起死回生,長生不死,又有誰見過?

更不會輕易相信這般謠言,想必是凡人杜撰出來的。

魂魄卻可以長久存在,修到極處,魂魄便會成型,不消不散;再上一層,便會登臨仙境,不死不滅。

但是修仙,又豈是易事?

很多人修煉一生,也只是緣木求魚。

最終,依然會墜入生死輪迴,忍受輪迴投胎之苦。

若是普通人之魂魄,因神魂不穩,神志不清,更是會輪迴在草木動物身上,被人魚肉,生不如死。

因此,帝王將相,才會拼死取得權利。

為的,不是享受今世榮華。

只不過是祈求來世,能夠附身個好人家,最好是在富貴之家。

坐在山頂的,不是專家學者,就是科學家;

這番神話般的荒繆言語,讓他們聽的皺眉不已,感覺實在太扯;

但細思之下,卻又似乎有些道理。

張文博自然也是不信,聽的虛體繼續問道:你這話說的,毫無根據;既然如此,很多帝王將相,又為何胡作非為?

最終,葬送了江山社稷?

武媚娘嘆口氣說道:此事牽涉太大,實難讓人相信。

妾身也只是,從附身之人言行和舉止,猜測而來,但卻並非全無根據。

別人妾身也不知真假,但宣武門之變,卻是本朝高祖李淵公,特意為之,絕不是假。

若非他故意挑撥離間,縱容太宗皇帝之野心。

又故意把太宗皇帝逼上絕路,萬萬不會,發生如此慘事。

建成太子和太宗皇帝,乃是一母同胞,先前一直兄友弟恭,情感深厚。

若是無人從中作梗,不可能做下如此駭人聽聞之事。

就算為皇位爭奪,也絕不會斬草除根。

當時太宗皇帝,把建成太子一家,全部滅口,雞犬不留。

便是剛出生之嬰兒,也不放過,卻是為何?

以太宗之為人,驕傲無比,便是政敵仇寇,也能容之。

說他會害怕一個,出生不久的嬰兒的未來報復,實乃是天大笑話。

內中若是無因,絕不可能。

這番話說完,武則天便住口不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