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看誰更難受唄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凡說完這話,所有人都是一臉懵逼,大家跟季木水一樣都不認為劉凡有什麼可以禁售的東西。

看著大家的表情,劉凡問道,“大家覺得這次的禁售真的是傳感器企業發起的麼?”

“肯定不是啊。”馮武偉堅定的說道,“誰都能看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這段時間矽谷那邊熱鬧的都天天上新聞了,估計這幾家都拿到了很好的籌碼。”

“是啊,所以我雖然沒辦法對這幾家傳感器企業做什麼,但我可以對他們的‘朋友’們做點什麼啊。”

幾人面面相覷,還是有些反應不過來,直到季木水的眼神突然一亮,大家也終於一一回過神來。

劉凡手裡還有一張牌呢...

半小時後,度娘那邊給劉凡來了個電話,雙方簡單溝通了一下情況,度娘已經派人去各個公司交涉了,但預計情況不會太樂觀。劉凡表示瞭解,並開始了他的計劃。

第二天一早,所有的新聞媒體平臺都在報道禁售傳感器的事情,包括度娘派人去交涉的事情也被新聞曝光出來,整個華夏網路的情緒非常低落。

就像當年中興被晶片限制一樣,這次度娘被傳感器限制讓大家在看到不公平待遇的同時也再次意識到了危機,意識到了華夏光有一個木龍科技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多的木龍科技。

當然,這種時候噴子可高興了,這一年來被木龍科技搞得感覺都找不到什麼事情來噴華夏了,現在終於逮到機會了,那叫一個噴啊,真的是把積壓了一年的情緒都發洩出來了,就差沒把老祖宗都從墳裡挖出來罵一頓了。

上午十點,就在悲觀情緒不斷擴散的時候,一條新聞的熱度蹭蹭的往上漲:《木龍科技宣佈因資金矛盾,deepmind準備暫停與18家企業及機構的合作》。

文章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部分企業總是拖欠與deepmind的合作項目尾款,木龍科技覺得這樣合作也沒啥意思了,先暫停合作,後面感覺不行就乾脆不合作了。

這個新聞剛冒出來的時候大家還有點懵,但當評論區各路大神解釋之後,大家就明白了,木龍科技這是在反擊啊!

雖然deepmind之前被谷歌收購了,但在之前也提到過,deepmind和谷歌之間的合作是比較特別的,一開始大家就說好了只收購五年,而且雙方一直保持著收購+合作的模式。甚至deepmind曾經倒逼谷歌成立倫理委員會,可見deepmind在這個所謂的收購中擁有多大的權利和自主性。

所以deepmind在合作上有一大特點就是,即便他作為谷歌的子公司,但他的絕大部分客戶本質依舊是屬於他的,並不屬於谷歌。而當他從谷歌脫離出來之後,這些客戶繼續屬於deepmind!

但當時deepmind敢這樣跟谷歌去談是因為他們有底氣,是因為他們的ai技術足夠牛逼,等到木龍科技去收購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傲氣在劉凡面前完全無法展示,所以當初木龍科技在收購deepmind的時候就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deepmind的一切行為都屬於木龍科技,大概是deepmind的創始人都是技術黨的原因,當他們知道可以依附於木龍科技,可以有機會學習木龍科技的ai技術之後,答應了劉凡的要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deepmind作為曾經的全球第一ai企業,擁有大量的合作客戶,而且deepmind最主要的客戶群體都是類似於醫院、學校、銀行、官府...

全是影響著整個社會發展的機構或企業。

所以當木龍科技的申明發出來之後,直接把某些國家給搞傻了,自從deepmind被木龍科技收購之後就感覺被雪藏了一樣,一點訊息都沒有,導致很多人都快忘了deepmind被木龍科技收購了這件事情。

對他們來說,一時間著實有些不知該如何反應,而且這次這18家企業及機構都是木龍科技精挑細選的,能上這個名單的至少滿足下面兩個條件之一,第一是涉及到deepmind目前最先進的演算法,而這個演算法是有木龍科技的技術融入的,所以這個技術現在還沒有其他ai企業可以代替,他們就算願意花錢換合作企業,後面的效果肯定也會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第二就是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一旦失去了deepmind的技術支持很可能就會失去競爭力。

至於所謂的資金矛盾,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是。

其實劉凡當初收購deepmind的目的,是為了發展海外市場,因為木龍科技始終無法開啟海外市場,尤其是海外高階市場,但deepmind手裡有的是市場,劉凡的技術又能直接在deepmind基礎上做改進,很方便植入。

跟deepmind合作的企業基本也不可會因為deepmind被木龍科技收購了就不跟他合作了。

雖然還真的有,但是不多,畢竟東西真的好,技術真的好,企業也要考慮自身的發展啊,只要不是跟木龍科技有仇,也沒必要不用好東西而非得去用差的東西。

而所謂的木龍科技涉及安全問題,全世界都懂是什麼意思,鬼才信呢。

這次deepmind能有這樣意外的使用,倒是也讓劉凡挺意外的,還收購出附加值來了。

當這條新聞在國內發酵的同時,18家“提名”企業及機構也都已經收到了通知,所有相關負責人都有一種在做夢的感覺,居然被華夏在技術上威脅了?

其中有十家企業及機構第一時間派人前往華盛頓。

此刻的米國國內氣氛非常微妙,木龍科技的行為並沒有影響到科技圈的那幾位,所以他們並不認為那18個傢伙被針對跟自己有半毛錢關係,資本市場大家都是為了自己,誰管別人的死活。

但隨著十名代表來到了華盛頓,米國官府不得不干預這次的事情,米國的矽谷資本與官府之前出現了一次低調的交談。

很顯然,在米國不管哪一方現心情都不好,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他們怎麼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居然會被華夏靠技術掐住脖子。

劉凡這一招就像他自己說的,有點直搗黃龍的意思,你們用禁售來限制我們國家的無人駕駛發展,我直接針對你們的銀行醫療甚至官府機構!

看誰更難受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