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大陸官方背景故事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距今約180W年前

地球時代

王者大陸誕生之前,曾存在於時空中的久遠星球上。智慧的人類創造出無比璀璨的文明。莊周從他的夢中回到這裡:高聳入雲的建築,不用馬拉的車子,以及長翼的鐵鳥,令人無比驚歎。

然而當這種文明到達巔峰後,無可避免的走向湮滅。真正的原因不為後世的人們所知曉,學者們公認的說法是,與空間的異變有關。

基因重組

公元2167年,代號“恆星”的基因重組計劃取得成功。透過基因重組獲得強大的自愈能力,抑或將惡性的癌細胞隔絕,轉化,甚至可以方便的令衰老細胞新生,從而使得人類的壽命得到了極大的延長。經過大約三十年的普及和發展,基因技術變得更加方便,由一種高階醫療技術深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用於治療或者修復皆異常快捷。從此,人類主宰了自己的生命。

生命延長所帶來的另一個令人驚嘆的結果是,天才的科學家們有了充裕的時間去積累與完善自己的理論,探索知識的奧秘,並將這些成果應用。長壽的人類也為實踐這些知識提供了足夠勞動力,讓人類得以集合起來挑戰更不可思議的界限。這造就了一場新的科技革命,知識的突破,積累和轉化效率大大提高,新技術與新發明層出不窮,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科技的爆發性突破令整個人類社會的進化驟然加速。彼時大權在握的政治家們,擁有足夠的自信,使眼界逐漸投向整個宇宙。

方舟計劃

公元2215年,壽命延長導致地球人口急劇增長。彼時新科技飛速發展,其中最為重要的成果是集中數大國之力,共同開發的“方舟”計劃終於取得突破。大型星際航空器“方舟”以空間跳躍的方式,大大縮短了星際航行的時間,使星系間通航成為可能。很快,採用方舟技術的探測器被釋放,搜尋近似地球的星體,鎖定適應生命存在的環境,並最終實施大規模的建設活動。初步成功後,人類繼續建設了更為龐大的“方舟二號”。方舟二號是人工製造的星體,以近乎行星的方式運轉。自此,太空生存和移民已不再成為問題。

宇宙開拓與定居計劃驟然火熱起來。大量地球人口開始朝其他星系中適宜居住的行星或人工星體移民。這股星際移民潮前後持續超過一百年,最終使地球本體逐漸“空心化”,相對的——人類,真正成為了浩瀚星海的主人。

星變

公元3089年,報告了有史以來第一例“星變”現象。數顆衛星探測器同時偵測到繁忙的星際航道附近,某小型恆星發生了坍塌,並瞬間形成黑洞。黑洞驟然爆發的引力完全吞噬了鄰近的一顆人工星體,以及途徑的超過兩百條星際飛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慘重傷亡,成為人類太空史的噩夢。

這場噩夢拉開了悲劇的大幕。類似恆星坍塌現象接二連三急劇發生。本應在億萬年間漫長演化最後死去的恆星,其生命以人類可見的速度消逝,引起極大的恐慌。浩渺的宇宙變成了危機重重的陷阱,隨時可能將人類吞噬。而恆星坍塌所形成的黑洞,在接下來的數百年時間內,也逐漸成為星際航路的巨大威脅。

對於“星變”的誕生,學者們眾說紛紜。比較公認的說法是,這種異常現象的誘因,可能是濫用空間跳躍引發的惡果。

方舟三號

公元4162年,悲傷的轉折點。整個銀河星系完全演變為異常不穩定空間,大量有生命居住的星體被吞噬,或者被恐慌的人們所遺棄。幾乎所有主要的星際航路由於黑洞影響再也無法通行,甚而成為割裂空間的危險裂隙。

原本的太空居住計劃,反倒因為時空的異變演化為滅絕的源頭。一部分頂尖科學家們行動了起來試圖攻克這難題,然而結論令人失望:宇宙被大量時空裂隙割裂得支離破碎,崩潰幾乎是無可挽回。這樣下去,人類的文明之光,終會湮滅於黑暗的宇宙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恐懼和絕望的情緒,在智慧的精英們中普遍蔓延開來,面對這無可奈何的困境,他們中的激進分子掌握話語權。如果所有手段都無法避免時空的崩潰,那麼何不利用最後的星際時空跳躍去尋求儲存文明火種的機會?這些人作出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定。目標是施行“方舟三號”計劃,藉助時空穿梭迴歸空間異變前的地球時代,糾正現今所面臨的悲劇歷史。

放手一搏的“方舟三號”啟動前,人們用記憶導體輸入整個歷史和已掌握的知識作為索引,稱為“天書”。這艘承載著最後希望的“方舟”消失在黑洞中,之後下落不明。

科技是如此發達,以致科學家們所預言的宇宙潰滅如期而至。“人類”這一智慧種族的歷史就此終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