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拜見允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再說了,朱桂這一次幹的是假傳聖旨的事,彈劾他有錯嗎?即便是父皇能說什麼,能說孤不講親親之宜?能說眾位大臣是在離間宗室的骨肉?

開玩笑,我們只是在維護朝廷的體制好不好?

於是,下定決心的朱允炆看了李景隆一眼,微微一笑,臉上帶著一副得意的表情,道:“曹國公乃是功勳之後,地位尊貴,又和我們朱家是親戚,彈劾肅王這件事就由曹國公領銜怎麼樣?”

不想李景隆一聽到這事落到了自己的身上,瞬間就慫了,忙擺了擺手,訕訕地一笑,推脫道:“不,不,不。啟稟殿下,不是臣不肯盡力,只是因為臣之前跟肅王有點過節,若是臣領銜彈劾他的話,那陛下肯定會以為臣在公報私仇。

如此以來,陛下處罰微臣事小,要是起了逆反心理,故意偏袒肅王,壞了殿下的好事,那可就不美了。”

朱允炆聽到這句話不由地微微地點了點頭,不得不承認,李景隆說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現在,朝廷之上誰都知道李景隆跟朱桂不和,上次二人為了火燒大軍糧草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現在,如果由李景隆出面彈劾朱桂的話,那別說是老朱了,是個人都會以為李景隆這是在公報私仇。

而老朱的性格朱允炆也是很清楚的,典型的順毛驢,只能哄著來,不能有一點讓他不爽的地方。

如果老朱認為李景隆是在拿這件事公報私仇,那以他那剛愎雄猜的性格和深入骨髓的護犢之情,肯定會故意偏袒朱桂,讓李景隆成不了事。

這樣一來,就像是李景隆說的,處罰李景隆事小,壞了孤削藩的大計事大。

於是,朱允炆也不再勉強李景隆,便微微地點了點頭,淡淡地說道:“曹國公說的有理,這件事情就不勞煩曹國公了。孤再找幾個大臣去幹這件事吧。”

朱允炆對自己身為儲君的影響力還是很有自信的,找幾個彈劾朱桂的大臣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李景隆見朱允炆不再執意讓他去當這個出頭鳥去彈劾朱桂,心裡也暗暗地松了一口氣,不過,他知道,這個機會對朱允炆的削藩大計來說很重要,他不想錯過藉著這個機會在太孫面前好好表現自己的機會,便又向朱允炆拱了拱手,一臉誠懇地笑道:“殿下英明。

啟稟殿下,臣雖然不方便出面彈劾肅王,但是這件事關係到朝廷的威嚴和體制,關係到殿下的削藩大計,臣肯定是不會袖手旁觀的,若是有其他方面用得著臣的地方,殿下儘管開口,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對於李景隆的態度,朱允炆還是很滿意的,對於李景隆的忠心,朱允炆還是很放心的。

畢竟李景隆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故意得罪了肅王向他表忠心了,這已經算是站隊了。

政治這種事,一旦站隊,再想改換門庭就不是那麼的容易了,不是政治處女的人,即便是去了那邊人家也會嫌棄你,所以朱允炆對李景隆還是很放心的,並沒有因為他這次不肯出頭就對他有所看法,便笑了一下,說道:“曹國公果然是人臣楷模,公忠體國啊。

對了,肅王在門口已經站了一段時間了,是時候該召見他了,否則的話會讓別人以為孤不顧叔侄之情,故意擺架子。曹國公可否願意跟孤一起接見肅王?”

不想李景隆一聽這話,第一時間就是連連揮手拒絕,站起身來,訕訕一笑,道:“啟稟殿下。臣與肅王有過過節,此時還是不見面為好。見了面也覺得尷尬,不知道該說什麼。

再加上,肅王若是見到臣在這裡,還不知道會怎麼想這件事情呢,說不定還以為臣是專門到殿下這裡來跟殿下商量著怎麼對付他呢。所以,依臣之見,臣還是迴避一下為好。”

朱允炆一想也是這麼回事兒,兩個曾經有過過節的人,還見他娘的什麼面,最後搞得冷了場,孤也會覺得尷尬,便揮了揮手,向朱允炆笑了一下,道:“曹國公言之有理。那就請曹國公先去後院迴避一下。等到孤接見完肅王之後,在和曹國公共商大計。”

說罷,又向在門口當值的小太監吩咐道:“傳肅王進來。”

李景隆忙向朱允炆拱手行了一禮,道:“臣告退。”隨後便轉身向後院兒走去。

那名在門口當值的小太監也微微向朱允炆鞠了一躬,一臉恭敬地說道:“奴婢遵旨。”隨後,便按照朱允炆的旨意去傳喚朱桂去了。

過了一段時間,那名在東宮門口當值的小太監便走了過來,依舊是十分冷淡地對朱桂說道:“太孫殿下請肅王殿下進去,還請肅王殿下跟著奴婢。”

朱桂明顯的感覺到朱允炆讓自己等待的時間有點長了,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他也可以感覺到朱允炆對他的態度不怎麼樣,最起碼不太想理他。

怪不得連他手底下的一個奴才都敢這樣板著臉跟寡人說話。

朱桂沒有搭理那個在門口當值的小太監,如果不是自己現在有求於人,早就拿著大耳刮子抽他了,一個小小的看門太監,我們老朱家的一個奴才,在寡人面前,拽什麼拽?

二人就這樣,誰也不搭理誰,徑直地來到了朱允炆所在的大堂。

那名在門口當值的小太監在把朱桂送到朱允炆所在的大堂的門口之後,便不再進去,停在門口,示意朱桂自己進去。

朱桂沒有理會他,徑直地走了進來,見朱允炆正在假裝讀書,故意沒有看他,心裡不由地一陣火起。

他娘的,老子不管怎麼說也是你的叔叔,你怎麼能這麼對老子。

不過,兩世為人的朱桂早就已經不是衝動之人了,他深刻地記著一句話,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管是在後世,還會大明,這句話都是金科鐵律,誰也違背不得,即便是穿越者也不例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人家現在掌握著你的命運,你還想一些小說裡的主角那樣裝逼就太不合適了。

於是,朱桂只能強自咽下去苦果,拿出後世的那種豁出臉皮來求人辦事的心態,來到朱允炆身邊,向他行了大禮,道:“臣朱桂叩見太孫殿下。”

朱允炆這才放下自己手裡的書,假裝這個時候才看到朱桂,故意表現出一臉驚訝的樣子,說道:“原來是十三叔來了,十三叔這是幹什麼,快快請起,千萬不要多禮。”

朱桂聽到這話心裡不由地一陣冷笑,心道允炆這個孩子變了啊,之前的允炆他還是很瞭解的,深受儒家傳統教育的影響,又因為父母管教的極為嚴格,所以一直都是個溫良恭儉讓的君子。

不想,當了儲君沒多久,這人也變得虛偽了起來。

哎,官場還真是一個大染缸啊,不管是多麼什麼樣的人,一旦進入了官場都會被染成一個顏色,那就是臉厚手黑。

朱桂也不想給自己的侄子行大禮,聽到在朱允炆的這句話之後,便沒有耽誤,緩緩地站了起來,向他作了一揖,道:“臣謝殿下隆恩。”

待朱桂站起來之後,朱允炆還故意板起臉來,十分虛偽地對自己身邊的小太監們說道:“你們還愣著幹什麼?還不趕緊給孤的叔叔看坐?”

東宮裡的太監聽到朱允炆的訓斥,不由得腹誹了一句,道:誰都知道你跟肅王不對付,前一段時間你還在朝堂之上公開彈劾過人家,現在你不發話,我們哪裡敢給肅王殿下搬凳子,萬一你事後再說我們政治站位不正確,找我們的麻煩怎麼辦?

不過,這些東宮的小太監們知道朱允炆深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從小對太監這種職位就很敵視,自從他當上儲君之後,對東宮的太監們也很嚴苛,動不動就訓斥一番。

所以,這些在東宮當值的小太監們也只敢偷偷地腹誹朱允炆,不敢明著對他表示不尊敬。

在聽到朱允炆的吩咐之後,還是十分麻溜地給朱桂搬來了一個座椅,放到朱桂的身後之後,便緩緩地退了下去。

朱桂也沒有客氣,徑直地坐了下來,說實在的,他現在雖然有求於人,但是還是不太害怕朱允炆的,因為朱允炆現在畢竟不是皇帝,只是大明帝國的儲君,還是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的。

自己就算是捅了再大的窟窿,那也是堂堂的大明帝國的藩王,妥妥的天潢貴胄,普天之下,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當今的皇上朱元璋。

朱桂在京城也是有耳目的,他自然早就知道了朱允炆彈劾自己這件事,說實話,從朱桂的內心裡,他是很不願意再來拜見朱允炆的。

一個想給你使壞的人,見到之後就有氣,誰還願意過來拜見他?

但是,還是那句話,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朱桂特意前來拜見朱允炆,不是向朱允炆表忠心,表姿態的,而是做給朱元璋看的。

他要讓朱元璋知道,自己對他老人家立的太孫有多麼尊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