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召開會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於是,見朱桂不高興了,忽蘭便立刻板起臉來,呵斥道:“達巴拉幹,你這是什麼意思?肅王殿下救了你的性命,現在又把你封到蘭州去做一個指揮使,你難道還不知足嗎?

你現在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感謝肅王殿下的恩典,而不是在這裡討價還價,明白了嗎?”

達巴拉幹被忽蘭一頓訓斥,立即嚇得呆若木雞,跪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麼辦?

見到達巴拉幹的這份應變能力之後,朱桂便更加確定這番話是別人教他說的,這樣的一個呆瓜是不大可能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的,除非他演的太像。

不過,朱桂也知道,自從羅丹汗死後,他們這一系的事務便暫時由忽蘭打理,由此可見,這位羅丹汗的親兒子水平也不怎麼樣,否則也不會讓忽蘭牢牢地抓住大權。

所以,他是個呆瓜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但是,不管他是真傻也好,還是假傻也罷,他的這個條件,朱桂都不可能答應,他一個青海的王子,本來在這一帶就很有人望,要是把他留在這裡,萬一他要是生出異心來,那也會給當地的明軍惹來不少麻煩。

於是,朱桂便將臉拉的更長,對達巴拉幹怒目而視,狠狠地教訓道:“達巴拉幹,你記住,寡人不管這句話是誰教給你的,此事到此為止。寡人答應給你官做,自然不會食言,你到了蘭州當一個三品指揮使,可以衣食無憂的過一生。

而且,按照我父皇的恩旨,指揮使是可以世襲的,你的後代也會得到你的蔭庇,但是,你若是還不知足,妄想著在這一帶稱王稱霸,那就不要怪寡人不客氣了。

寡人殺了拔都那麼多人,不在乎多你們幾個,希望你回去告訴攛掇你的那些人,讓他們仔細想清楚,好自為之!”

忽蘭見朱桂動了真怒,生怕他一時生氣殺了達巴拉幹,連忙板起臉來呵斥道:“達巴拉幹,你怎麼這麼不懂事?肅王救了你的性命,還給你官做,你為什麼還要和那些有野心的人來往?

你若是因為謀反被殺了,這一輩子就會背上汙名,你對得起你的父親嗎?你現在老老實實地去甘州上任還來得及,要是再敢有非分之想,我第一個不饒你!”

說句心裡話,忽蘭為了活命,將羅丹汗一輩子的基業都獻給了朱桂,她自己也跟了朱桂,她的心裡對羅丹汗還是有些愧疚的,畢竟羅丹汗對她也不錯。

因此,現在見到達巴拉幹想要做傻事,她便果斷地站出來阻止,若是能救的達巴拉幹一命,她也算是報答了一些羅丹汗的恩典,自己的心裡也會好受一些。

達巴拉幹印象中第一次見忽蘭對他如此發火,他雖然有些呆瓜,但是也知道自己這次是闖禍了,便忙跪在地上,向朱桂磕頭賠罪道:“殿下饒命,臣只是一時糊塗。求殿下原諒臣一次,臣不再想要留在青海了,想要立即去蘭州上任。”

朱桂當然不會因為這點小事就殺了他,否則的話,在天下人眼裡他就是在殺降,將來就沒有人願意投降他了,因此教訓一下也就行了。

現在見達巴拉幹認了錯,態度也很不錯,朱桂心裡也頗為高興,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淡淡地說道:“你肯知錯就改,懸崖勒馬,寡人自然會給你一個機會。只要你從今往後,老老實實地當我肅藩的臣子,老老實實地給寡人效力,寡人是不會虧待你的。

但是,這種事今後不準有下次,否則的話,你就不要在怪寡人對你不客氣了。”

達巴拉幹嚇得心膽俱裂,忙跪在地上給朱桂磕頭不止,道:“臣記住了,請殿下放心,臣以後再也不敢了。”

朱桂冷哼了一聲,依舊板著臉說道:“行了,這次的事情寡人就不追究了。你先下去吧,明早就隨著寡人啟程去蘭州。”

達巴拉幹忙給朱桂行了一禮,恭恭敬敬地說道:“臣遵命,臣告退。”說罷,便老老實實地退出了殿外,而此時,他的後背都已經被冷汗溼透。

就在達巴拉幹走後不久,朱桂將在門外的親兵傳喚進來,陰沉著臉,一字一字地說道:“去告訴景川侯曹震,今日有人攛掇達巴拉幹謀反,你讓他迅速查清楚這件事,這些人,除了達巴拉幹之外,一律格殺勿論!”

那名親兵一聽說居然有人想要謀反,自然不敢大意,忙向朱桂抱了一拳,道:“是,小人遵命。”

隨後,便轉身出屋,飛一樣的去找景川侯曹震傳達朱桂的命令去了。

看到這一幕,忽蘭嚇出了一身冷汗,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眼前的這個年輕王爺城府竟然如此之深,前一刻還其樂融融,後一刻就要把人家格殺勿論。

朱桂看到了忽蘭的表情變化,給她拿了一個水果,微微笑道:“愛妃,你覺得寡人處置這件事處置的如何?”

平心而論,忽蘭能夠理解朱桂,誰願意容留一個想要造反的人呢,要知道,古代的政治鬥爭都是很血腥的,一旦失敗可不是下臺這麼簡單了,那是要掉腦袋的,甚至還會賠上全家的性命。

所以,歷代統治者對於想要造反的人士是不遺餘力地去鎮壓的,朱桂這麼做也無可厚非,更何況,朱桂並沒有做絕,好歹還留下來達巴拉幹一條命,讓她對羅丹汗有個交待。

於是,忽蘭小心翼翼地用雙手接過了朱桂遞來的水果,盈盈笑道:“王爺眼明手辣,臣妾十分佩服,對這種想要造反的人,就不該有任何的寬容,該殺就要殺。”

朱桂呵呵一笑,一把將她摟在了懷裡,道:“還是愛妃有見識。”說罷,又繼續和忽蘭開始了造人計劃,不,是鞏固青海統治的計劃。

次日清晨,準備妥當的朱桂便帶著忽蘭和妮絲娜率領著一萬多明軍精銳,押送著拔都部的俘虜和戰利品離開了海西城,向甘州凱旋班師。

臨走之時,朱桂又向景川侯曹震強調了幾點統治青海的要點,然後便帶著大部隊上路了。

回去的時候,沒有前去打仗時的那麼緊張,朱桂等人幾乎是以觀光的姿態回到了甘州城中。

朱桂沒有將妮絲娜母子帶到甘州,而是按照之前想好的計劃,將他們安置在了山丹,讓他們配合當地的明朝官員重建山丹軍馬場。

對此,妮絲娜自然是很失落的,但是,她現在是人家的俘虜,是沒有資格討價還價的,只能帶著不甘和嫉妒的心情留在了山丹,盼望著朱桂能偶爾想起她來臨幸她一次。

朱桂大勝拔都的訊息早已經傳到了肅藩,甘州城內,肅藩的大小文武官員聽說朱桂凱旋歸來,紛紛在李景隆的率領之下,來到了甘州的東門迎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見到朱桂的隊伍之後,肅藩的大小文武官員紛紛下拜,道:“臣等叩見殿下,恭賀殿下凱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打了一個打勝仗,朱桂心情大爽,伸手虛扶了一下肅藩的眾位臣工,道:“眾位愛卿都起來吧。此次寡人能夠取得青海大捷,離不開眾位臣工在後方的支援。眾位都有功勞,寡人一定會論功行賞。”

肅藩的眾位臣工一聽說有賞賜,心裡自然高興,又紛紛向朱桂下拜道:“臣等謝殿下。臣等雖肝腦塗地,不足以報殿下恩德之萬一。”

朱桂對這些奉承話基本上早已經免疫了,微微一笑,道:“眾愛卿平身吧。曹國公,寡人這次凱旋,帶回來了九千蒙古騎兵,他們都是忽蘭部的精銳,現著你將他們安置妥當,以備將來為寡人效力。

魏長史,寡人還帶回來了數萬名拔都部的俘虜,你暫時將他們安置在寡人的莊田裡充當勞動力,若是發現其中卻又驍勇善戰者,報寡人批准,也可以擢選為騎兵。”

李景隆和魏延嗣紛紛站出班來,向朱桂作了一揖,道:“臣領命。”

拔都的部下也都是驍勇善戰之徒,但是他們之前是敵人,現在朱桂還不能完全相信他們,所以暫時不能給他們武器,只是安排他們去種田。

朱桂的打算是,等他在擴充套件幾萬名漢軍騎兵就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拔都的手下了,因為那個時候自己的基本盤已經很大了,不怕他們整什麼么蛾子。

現在,他手下的騎兵本來也就三萬多人,又留給了景川侯曹震六千人,若是一下子編入太多的蒙古騎兵,萬一要是有人煽動,容易出事。

擴軍也不是盲目擴張,最為重要的是就是要把軍隊的控制權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裡,所以,他現在只考慮編入忽蘭所部剩下的九千人。

這九千人跟拔都有仇,跟關西七藩和瓦剌蒙古都沒什麼關係,又在朱桂的騎兵和步兵的控制之下,即便是有什麼變化,也翻不起什麼大浪。

再將投降的士兵和蒙古的俘虜安排好之後,朱桂頓感一陣輕鬆,開懷一笑,道:“眾位臣工,今天是咱們肅藩的大日子。寡人在打算晚上在臨時王宮設宴宴請眾位,還望眾位臣工萬勿推辭。”

有人請客吃飯自然是好事,肅藩的眾位臣工紛紛向朱桂下拜道:“臣等謝過殿下。”

晚上時分,朱桂因為高興又多喝了幾杯,回到後宮的時候,已經又是微醺了。朱桂其實喜歡喝酒,有了高興的事情,不喝幾杯酒,實在是感覺缺少了什麼,但是,他不喜歡酗酒,每次喝到微醺即止,不會讓酒精去傷害他的身體。

回到後宮之後,多日不見丈夫的徐妙莐一見朱桂又喝了不少酒,心裡老大不高興,噘著嘴嘟囔了一句,道:“怎麼又喝了這麼多酒?王爺不是答應臣妾要少喝一些的嗎?”

朱桂哈哈一笑,摟著忽蘭嬌嫩的肩膀,道:“今天高興嘛,寡人一戰便平定了青海,讓我肅藩的領地足足擴大了五個郡,多喝幾杯也無妨。”

說罷,又指著忽蘭說道:“妙莐,寡人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忽蘭。她原來是青海蒙古王羅丹汗的側妃,現在已經率部歸降了寡人,為了褒獎她的納土歸降之功,寡人決定納她為側妃,今後你們就是姐妹了,要好好的相處。”

徐妙莐和詩劍兩個人看著這個長相頗為俏麗的蒙古王妃,心裡老大不是滋味兒,這王爺打仗就打仗吧,怎麼還打回來一個蒙古妃子,若是今後每打一仗就帶回來一個妃子,那這後宮還能裝下嗎?

但是,既然王爺喜歡,那他作為王妃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訕訕一笑,道:“臣妾知道了,臣妾會好生照看她的。”

朱桂非常高興地點了點頭,然後又對忽蘭說道:“你還愣著幹什麼,還不趕緊見過王妃,這是咱們肅藩的正妃,你們將來都得歸她管,知道了嗎?”

忽蘭聽到朱桂的這句話,不敢怠慢,忙跪倒在地上給徐妙莐行了一個大禮,恭恭敬敬地說道:“臣妾叩見王妃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徐妙莐笑了一下,一把將她扶了起來,道:“好了,以後就是姐妹了,不必多禮。今後你只要專心服侍好王爺就行了。”

安排好後宮事宜之後,朱桂又和大小老婆們玩了一會兒,便摟著徐妙莐睏覺了。

沒辦法,出差第一天回來,肯定是要給老婆交公糧的。

幾日之後,朱桂安排好了各項事宜之後,便召開了全體會議,開始商討肅藩的下一步發展大計。

朱桂為了表示隆重,特意穿上了表示自己親王身份的九章袞龍服,在接受了肅藩文武大臣的參拜之後,便一臉鄭重地說道:“眾位臣工,現在我肅藩征服了青海,實力上了一個臺階,但是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問題。

接下來,我們該怎麼發展肅藩,又該怎樣鞏固我們好不容易取得的果實,還請眾位臣工暢所欲言。”

這時候,李景隆的位置是最為尷尬的,朱桂平定青海的訊息也早已經傳到了京城,朱元璋對此自然是龍顏大悅,直誇朱桂是西北柱石,還寫了聖旨要給朱桂賞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