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不是你自己的一條賽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徐助華不知道水果公司已經盯上了神州,但方既明卻是知道的。

即便這個世界沒有蘋果,可一樣有水果,這兩個公司的功能都是類似的。所以,方既明一開始就很關注水果公司的情況。特別是從近些年水果公司申請的專利,方既明都讓人留意了,收集起來後方既明很清楚地看到,水果公司在做跟神州一樣的事,那就是開發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手機。

神州發佈會之後,方既明是在第二天給徐助華打電話的,告訴他這件事。“什麼,水果公司?!”

徐助華大吃一驚,他還真的沒留意過這家公司。

沒辦法啊,水果公司雖然是電腦設備製造商,但是全球份額上實在是不起眼,怪不得徐助華沒有留意過。更別說,是在手機領域上,水果根本是沒有製造手機啊!可是方既明把水果公司的最新幾項專利拿出來,徐助華不得不信了。

沒辦法,這些專利跟神州的殊途同歸。作為手機領域的一員,徐助華一下就看出來了。

“對,水果公司。”方既明很惆悵,他也看出來了,這是水果手機,將會是神州手機未來的勁敵。最難受的是,神州手機的科技含量,可能比不上人家。沒辦法,白頭嗨凋透過收割全世界的人才,堆積起來的科技優勢,不是勤奮、先行能趕得上的。

“那我們……”

徐助華內心有點忐忑了,不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

方既明笑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個智能手機市場,我們從來沒有奢望過是一家公司的賽道。”

這句話,提醒了徐助華。

是的,別把智能手機當成是自家後花園。

因為手機很多技術,都是供應鏈技術來的。你能做,大家都能做。為什麼上輩子某米做得風生水起,號稱行業內的價格屠夫?真的是它有這個本事嗎?並不是,某米只是取了巧,用高階晶片配上中低端的零部件,於是號稱價格屠夫。

這就是為什麼某米手機有些還行,有些一下就壞了。

因為它用的零部件,高中低端的都在混用。

當年某為因為記憶體緊缺,不得已混用了一下,某米就跳出來說某為混用了,殊不知,真正混用的大頭是某米!某為說,這是行業通用的,可惜消費者不信。沒辦法,某米說了,跑個分?這也是某米帶起來的,不服跑個分?

方既明卻知道,真正的高階體驗,不是跑分就能感受得到的。不信的話,用某為的高階旗艦對比一下某米的所謂高階旗艦,就明白差距在哪了。即便供應鏈是相同的,可供應鏈在軟硬件整合上的技術,是堆積材料堆積不出來的。這就是為什麼某為的旗艦手機能賣到六七千,可某米的賣五千都沒什麼人買。

消費者不是傻子,哪家的好用,他們上手就知道了。

使用感覺,是不能用資料量化的,更別說什麼可以修改資料的跑分軟體,根本一點不靠譜。

手機行業,是高科技行業。

如果僅僅是堆積材料就行,那麼某米早就稱霸手機界了。實際情況卻是,隨著低端使用者越來越少,某米的狀況越來越艱難。要知道,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你能做,人家也能做,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看看同型別的OPPO、vivo,人家有了自己的獨特技術,賣得也不差啊!

還是的,不要以為這條賽道上就你自己。

“我懂了,即便拿到先手的優勢,也未必是優勢?”徐助華有點明悟了。

方既明點點頭,說道:“沒錯,現如今手機技術日新月異,一時的領先根本不算什麼。而且核心技術,而已從來不是什麼螢幕,什麼攝像頭,而是晶片、系統和演算法。晶片裡面,包括射頻晶片、執行晶片、儲存晶片、運存晶片……這些技術,我們能做的不多,但如果可以掌控的話,儘量要掌控住。

至於系統,這是我們的特色,一定要堅持做,任憑外界怎麼樣都不為所動。要是以後相容Java方面不行了,那麼我們就換另一個軟體格式相容。總之一句話,系統是我們的特色,丟不得。

演算法方面,主要是攝像技術方面的演算法,這個弄好了,以後在拍攝上就會很有優勢。更別說,系統演算法也是如此,可以極大調動資源,保證當前頁面運轉。即便是三年以上的手機,都可以保持流暢的運轉……”

方既明談了自己對智能手機的未來構想之後,徐助華安心了。

“方董,有了這個方向,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努力了!”徐助華大喜過望!

方既明想了想,認真地說道:“明年一月份之前,能把全世界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手機做出來嗎?”

徐助華有點難為:“這個……方董啊,你也知道,這個進度我不能保證啊……”

“說個大概時間。”方既明很無語,即便他知道,這確實不能怪徐助華。

因為從技術層面講,已經更新到第二代的工程機,方既明用著也更加流暢了,可是供應鏈上的問題,卻遲遲無法解決。

要知道,這第二代工程機雖然耗費少了許多,卻也要十來萬一部。

這樣的手機,只有土豪才能用得起啊!如果不能形成大量供貨,這樣的手機沒意義。

徐助華一咬牙,說道:“供應鏈那邊說,最遲在2007年中旬,它們就能把電容屏做成熟了。我想,2007年五月份,我們都可以釋出新手機了。”

是的,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新款智能手機,其實是在等供應鏈的成熟。

畢竟電容屏的生產成功率還太低,根本達不到商用的標準。這其實跟很多高科技技術是一樣的,很早就有概念和樣板了,就是因為太貴,不符合大眾級別的消費罷了。比如說,高能量密度的鋁電池,試驗室早就有產品了。可是一塊電池二十多萬,什麼產品用得起?哪怕是電動汽車,都用不起啊!

當然了,趁這個時間,再多做幾代工程機,測試完所有的BUG,也是很必要的。

特別是系統方面,從電阻屏移植到電容屏,還是有很多東西要變動的,這些都需要重新寫程式碼,重新測試才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是要儘快……”方既明記得,上輩子蘋果第一代手機好像是在2007年1月份釋出的?這就蛋疼了。“我覺得,可以在明年一月份之前,就開發佈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