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上市最後一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惠能造車,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把一半的流動資金都拿了出來。

別看方既明似乎能成為一個富家翁,但是在造車企業面前,方既明的那點錢還是有點不夠看了。黃同福也沒接受方既明的投資,可能是嫌棄太少吧?

方既明看著黃同福離去的背影,心中略帶感慨,這是一個腳踏實地做實事的人,如果他都不能成功,還不知道誰能成功了。其實中國車企有很多弊病,特別是合資車企。老是想著等靠要,從來不想著自己去研發技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是,引擎專利都被歪果廠商把控著,要是等專利過期,說不定都成電動汽車的世界了。

但這不是不研發的理由,畢竟除了引擎之外,你還能在其他方面著力啊,變速箱、底盤……這些不都是可以創新的嘛!你什麼都不做,老是等靠要,這能好得去?

再怎麼說都好,自研的引擎、變速箱,都要比合資車企給的便宜!

這在成本上就碾壓了,差的是品牌溢價而已。

就好比一個國產品牌,因為品牌溢價問題,同樣的效能,國產車只賣幾萬塊,而合資車能賣十幾萬。不是誰的質量更好,而是因為品牌溢價問題。合資車就是有面子,國產車就是土氣,很多國人是這麼想的。

所以說,國產車要想崛起,還得靠技術說話。

惠能在做了,雖然黃同福沒說,但方既明知道,歷來相信技術創新推動發展的黃同福,不會在汽車行業就放棄了創新。現在方既明要做的,就是等待黃同福的好消息,並且在名下的公司支援一下他。

比如說,工具用車,都選擇惠能的。

畢竟在電動摩托方面,也是有方既明一點股份的,雖然不多。

可以說,沒有電動摩托的積累,惠能未必有錢去開發汽車。

將近三年的電動摩托的銷售,讓惠能成功積累了龐大的資金。這麼說吧,一輛電動單車,賣2000塊錢,惠能的純利潤就有500多塊錢。要是電動摩托車,惠能有800多的純利潤。這也就算了,關鍵是電池方面,惠能規定電動摩托換電池要800多,電動單車也要500多,這裡面的純利潤都是300多,電池才是惠能最賺錢的!

賣了將近一千萬輛電動單車、電動摩托的惠能,純利潤早就賺了幾十億了。

這個幾十億裡面,拿來造車綽綽有餘。

但要說到研發,就捉襟見肘了。

怪不得黃同福說沒錢,還是因為研發太耗錢了。

“智慧汽車也是未來比較火的概念之一,這個可以做。”

方既明知道,上輩子的華為在手機方面被白頭鷹無理打壓後,還是把目光轉向了汽車。沒辦法,企業到底是需要生存的。

其實不止是智慧汽車,方既明還讓神州那邊搞系統一體化工程。也就是說,只需要一個手機,就能實現各種電子產品互聯,這種黑科技,足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不過現在方既明已經顧不上神州了,他現在的重心已經放在了飛訊上市上面。

白頭鷹那邊的財團很給力,在鈔能力之下,一路綠燈狂飆到了上市前夕。

這就很關鍵了,因為給方既明的團隊留下了很長的時間去路演,說服白頭鷹那邊的股民用金錢投票,給飛訊帶去發展急需的資金。這次飛訊上市的,是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這個是白頭鷹家裡完全用電子證券交易的市場。

要是選擇扭喲證券交易所,那就手續太繁雜了,因為扭喲證券交易所實在是太過嚴格了,上市的都是全球知名的最大公司。

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則是全球第二大證券市場,證券交易極其活躍。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採用證券公司代理交易制,按上市公司大小分為全國板和小板。這個交易所面向的企業多是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大中型公司,而不只是科技股。

當然了,一般網際網路公司,都是去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

正常情況下,整個IPO流程大約需要6-9個月時間,但如若流程中任意一項內容有所延誤,整體上市程序會受到一定影響。

不過呢,飛訊選擇的團隊,或者說白頭鷹財團那邊推薦的律師團隊,都是很有經驗的團隊,延誤的機率不大。

事實上,飛訊這邊覺得一切都那麼順利。

或者說是白頭鷹那邊的財團,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收割了。

投資期長達一年多,有些財團都等不及了。

沒辦法,這些白頭鷹財團都是衝著錢來的,想要拿走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紅利。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們想賺錢,你想要資金發展壯大自身。各取所需,誰也不能說吃虧。畢竟對方財團有魄力,敢投資,還讓你在白頭鷹那邊上市,這是國內投資者們不敢觸碰的。

畢竟這年頭,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很多是虧損的,全靠融資活下去。

而A股上市,必須盈利,還是三年盈利。

這樣的苛刻條件,讓很多投資者根本不想投資網際網路行業。然鵝,很多白頭鷹家裡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都靠著上市大賺了一筆。什麼朝陽網、衝浪網……都在此列。只不過國內投資者瞻前顧後,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也看不上國內資本,所以這就很難搞。

方既明不會。

飛訊的投資者裡面,雖然有三分之一是白頭鷹財團,但剩下的,不是國內的大投行,就是大投資者。

畢竟飛訊是有盈利的,這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裡面都屈指可數,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網際網路奇蹟”。這就吸引了很多投資者,方既明經過篩選,談下的投資者都很具備實力。最關鍵是,飛訊上不上市都沒有對賭協議。

接下來,就是路演了。

說是路演,其實把它當成是促銷演講就對了。這是投資者與證券發行人在充分交流的條件下促進股票成功發行的重要推介手段。簡單來說,就是證券發行人在發行前,在主要的路演地對可能的投資者進行巡迴推介活動。

這會昭示將發行證券的價值,加深投資者的認知程度,並從中瞭解投資人的投資意向,發現需求和價值定位,確保證券的成功發行。

一切都為了賺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