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落魄的峨影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上輩子蘇野是北方人,曾跟風挖過北影廠的牆角,這倒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兒,他們都樂意被挖,畢竟廠裡不景氣。

蘇野的想法很簡單,邀請峨影廠的導演、攝像師、燈光師、服化道等等專業人員,自由報名組建一個劇組,待遇按圈內價格給,來去自由。

先搭好一個劇組骨架,不夠的再去外面招人,總比從零開始要輕鬆些。

演員要麻煩一些,需要試鏡和挑選。

實際上,厲害的演員早已經跳出去了,如今依然活躍在影視圈,但跟峨影廠已經沒有什麼聯絡了,剩下的……

蘇野把這個想法跟李主任說了,李主任點頭認可,卻猶豫。

“峨影廠肯定是願意跟你合作的,但川臺這邊有點難,還是那句話,買不起大製作的新劇了,你不能虧本賣給臺裡吧?”

“哦,我說的不是《仙劍奇俠傳》,是一部西川方言劇,只有十二集。”

“啥型別?”

“弘揚抗日精神,傳承西川民俗,講的是一位傳奇川軍將領的成長經歷,歌頌抗日英雄的大無畏精神!正所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川臺對正劇不感興趣。”

“啊……這是一部沙雕喜劇,就是開局被活埋,然後賣牛糞剃眉毛,上山當棒老二,最後接受招安拉起壯丁出川抗日的喜劇。”

“開局被活埋……嘿!有點兒意思哦,有劇本沒得?”

“有!”

蘇野把列印好的《傻兒軍長》劇本前三集和大綱推給李主任,心想,哼,我就曉得……西川人只對沙雕喜劇感興趣,而且,沙雕演員特別豐富。

所以,寫《仙劍奇俠傳》的時候,他順便把《傻兒軍長》也寫了出來。

拉起一個草莽隊伍就去拍仙劍是肯定不行的,先拍個喜劇磨鍊一下,找出缺陷和短板,砸錢去請高手,這樣比外包穩很多,誰知道那些外面的團隊是什麼水準?

李主任拿著劇本看起來,不時發出笑聲,火鍋也不吃了。

蘇野喝著鮮橙多,燙著毛肚,非常愜意。

他根本不怕川臺不合作,因為,他還可以找雙慶臺合作,那邊比這邊有錢一些。

倒是林秀娟對峨影廠有點看不上,覺得他們觀念落後設備陳舊,技術也不怎麼行,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不如找成熟團隊合適。

不過,蘇野不想為《傻兒軍長》花太多錢,找峨影廠也行,她個人是欣賞不來這部劇。

林秀娟想著,讓蘇老闆碰碰壁栽栽跟頭,他就知道這一行水多深了,到《仙劍奇俠傳》的時候,還是要找成熟團隊合作。

所以,她今天根本沒怎麼說話,飯局也是何明亮何主任拉關系攢的。

蘇野知道林秀娟的想法,給她燙了兩根鵝腸,說:“娟姐,相信我,峨影廠臥虎藏龍,這波絕不會虧。”

林秀娟一笑,不置可否,你是老闆你開心就好。

“好,好,好!”

李主任看完劇本和大綱,連說三個好字,大綱最後附帶了這部劇的成本構成。

是一部低成本電視劇,總投資才三百萬元,低到離譜,不請任何大牌演員,但編劇是紅傘傘白杆杆,導演是蘇野。谷

光著兩個名字,就能有收視率,肯定不會虧。

他當然不相信蘇野會導戲,肯定還是峨影廠的導演幹活,蘇野掛名鍍金。

吃完火鍋,李主任拿著劇本大綱走了,讓蘇野等訊息。

……

第二天下午,蘇野就跟李主任來到了清江東路峨影廠舊址,川臺已經答應合作了。

其實,在投資成本這麼低的情況下,川臺根本沒可能拒絕合作,如果不是為了在峨影廠組劇組,蘇野根本不會找川臺合作。

蘇野跟川臺籤的獨播合同是20萬一集,十二集一共240萬,還抵不上三百萬的拍攝成本。

這是正常的,因為除了電視臺的獨播收益,之後還有首播、輪播和網絡平臺播出權收益等等,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廣告植入。

反正蘇野是不會虧本的,反響好的話再拍續集《傻兒司令》大賺一波。

當然,虧本的電視劇很多,十部有九部半都是血虧,但大家還是很熱火朝天地在拍,演員片酬一個比一個高,各中緣由懂的都懂。

在燈光師羅叔的帶領下,蘇野和李主任參觀峨影廠內部,只能說……在盛夏的烈日下看到了深秋時節的肅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千禧年之後,隨著好萊塢大片的入侵和國內影視公司的強勢崛起,國內製片廠們被內外夾擊輸得丟盔卸甲,全都到了崩潰的邊緣。

峨影廠也不例外,曾經拍出《焦欲祿》、《鴉片戰爭》的製片廠,已經拍不了片子了。

羅叔還是很驕傲的,他從八十年代進廠,參與了多部經典影片的製作,帶著蘇野參觀攝影棚、道具房,以及展覽區的老膠片攝影機等。

參觀完後,羅叔自豪地道:“現在攝影棚還很忙,經常拍攝、佈景啊什麼的。”

他說的是出租服務。

蘇野說:“羅叔,好久沒有進過劇組了?”

羅叔一下子眼圈紅了:“七八年。”

蘇野扭身走了,那你跟我這兒嘚瑟什麼?

聽說上面已經決定改組峨影廠,大概就是公私合營性質的,另一個世界也是這樣,改組後居然比其他電影廠輝煌許多,陸續參與了《讓子彈飛》等好片子。

所以,蘇野說峨影廠臥虎藏龍呢,等改組過後再來的話,以蘇野的小身板就挖不動了。

具體的合作事宜,蘇野不參與,讓林秀娟去談。

大致就是跟峨影廠合作成立一個影視工作室,蘇野提供資金、裝置等,峨影廠只用出人即可分到25%的收入,當然只是製作收益,片子的版權在正經娛樂手裡,與他們無關。

另外,工作室負擔員工工資,所以峨影廠的領導比員工積極,各種動員號召。

蘇野說了,只要是峨影廠的技術人員,上至導演下至司機,只要報名都要,退休的老人家身體好也可以。

又在蜀都呆了一週,蘇野挖到了四十四個人。

導演兩個,製片一人,攝影師四個,化妝師三個,燈光師五個,劇務、場記、機械師、錄音師、剪輯師各種助理等一共二十七人,另外還有美術師兩名。

蘇野最看重的,反而是那兩名六十來歲的美術師,這是寶貝疙瘩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