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四章 傳承與規矩,規矩與禮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山路上,明途在前領路,秦先羽走在明途身後。

山間景色優美,然而秦先羽已無心多看。

“中州燕地古往今來,傳承千百代之久,從來便是九脈,而這九座山峰便是八方拱衛中央之勢。小師叔祖,你我如今所在的主峰,要比其餘山峰稍高一些,峰頂上方的大殿是本門最為莊重的地方,但凡要事商議,接待仙宗貴客,俱是於此。”

明途徐徐說道:“這宮殿較為簡樸,因為是許多萬年之前的祖師建造,那時建築或許不如當今世上如此奢華,如此細緻,故而顯得簡約。歷代掌教以來,為示莊重,不曾改變這座古劍寶殿,只是時時修繕。”

“如今在古劍寶殿上方等候的便是掌教真人,以及其餘八脈首座。”

明途說道:“九大仙宗傳承久遠,自創派祖師以來,無法計數,故而都是以掌教這一輩為主,計作一代弟子,以此列下,弟子屬三代之中的明字輩,而善字輩屬四代。但善字輩至今也有數十年,最為年長的弟子都將近甲子年歲,善字輩應當快要結束,開啟下一個字輩,但仍然屬於四代弟子。”

秦先羽卻能聽出些許不同的意思。

“九大仙宗既然傳承多代,至今許多萬年,但為何至今只有四代?而這第四代似乎才開始了未滿六十年……莫非……各仙宗掌教,也將傳承下來了?”

秦先羽心中這般想,明途未必看不出來,但對於這點。他並未回話。

明途緩緩說道:“門中眾弟子均是中州人士。燕地執掌中州。億萬人口皆在掌握之中,但凡出世嬰兒,尚在襁褓,即要測驗根骨,擇取根骨上佳者列入門牆,加以教導,再根據其今後悟性,根基。道行,等等諸般緣故,再行決策,優秀之人可入內門,稍差者貶出外門。”

秦先羽默然片刻,從善盈等人的身上,以及適才中州燕地那一群跪迎的四代弟子身上,他對於所謂“稍差者”,他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大致輪廓。

中州燕地擇取的苗子,定然是根骨奇佳。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即便是被貶出外門的弟子,放在其餘宗門裡面。恐怕都是屈指可數的耀眼奇才。

“我燕地乃是三大劍仙聖地之一,亦是仙宗,乃是天地間無數人為之敬仰的仙山福地所在。”

明途說道:“每年都會有人在各地選取嬰孩,只取三歲以下孩童,自此在門中教導。”

“至於三歲以上孩童,畢竟已經有了心志,懂得認事,故而不收入門,雖有例外,亦是鮮少。而帶藝投師的修道人,畢竟心志成熟,且不論是否別有居心,但已是成熟之人,有自身想法,且在外修煉,非是門中自幼教導,必然不會似本門弟子一樣忠誠,二來外宗道法,我燕地亦是不屑。”

說了一半,明途又頓了頓,說道:“偌大中州,地域廣袤,人口無數,盡在燕地掌控之中,不論是何等仙根道骨,何等絕高奇傑,我中州燕地又何曾缺少?故此,對於三歲以上孩童者,極少收入門牆,至於帶藝投師者,一概拒之門外。”

秦先羽笑道:“堂堂仙宗,對於凡塵百姓而言,高不可攀,能夠把自家孩兒送入仙門之內,恐怕都是受寵若驚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明途點頭,語氣冷漠,說道:“這是自然。”

秦先羽微微笑了笑,沒有再開口。

明途對他說的這些話,看似無關緊要,實則算是一個提醒。

中州燕地的弟子,自小便在仙宗之內長大,加上仙宗教導,定然視宗門為家,視師長為父,視同門為手足,對門中情義深重,忠誠篤定。但凡這類教導,不免會有排外心思,對於外人拜入門牆,定然不喜。

但如今,自己一個外人,非是中州之人,非是燕地自幼教導長大的弟子,且早已超出三歲之數,並還是帶藝之人,與門中規矩不合,就算是成為中州燕地的一名普通弟子,都算是破例入門。

但如今,他並不是一名普通弟子。

而是燕地的小師叔祖。

四代弟子眼中的祖師爺。

不僅是門下弟子,便是各脈首座,恐怕也未必就會樂意認下這名小師弟,否則,也不至於善盈善仁等四代弟子都能夠任意辱罵小祖師爺。

但秦先羽並沒有多少怒意。

縱然是仙人,也畢竟非是聖人,難以如聖人那般視眾生平等,總歸還是親疏有別,哪個更受看重,自是一目瞭然。

說白了些,門中弟子就如同一個是自幼在膝下長大,由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知根知底,也知心性。而外人拜入門牆,就如一個萍水相逢,礙於規矩才認下的義子。比較之下,後者終究是外人。

對於中州燕地而言,自己終究是後者。

明途暗示這些,卻也並非接受了自己這位小師叔祖,從他那一句話來看,秦先羽便知,這個明途心中,未必也就那般平和。

“偌大中州,地域廣袤,人口無數,盡在燕地掌控之中,不論是何等仙根道骨,何等絕高奇傑,我中州燕地又何曾缺少?”

言語之中,不乏傲氣,亦是對秦先羽入主中州燕地第十脈首座之位以示不滿。而“我中州燕地”這幾字,便相當於將他排在外人之列。

……

明途恪守規矩,性情嚴肅,雖然對這位小師叔祖不甚歡喜,但畢竟是是師門長輩,不敢不敬,亦不敢妄動其餘心思。

登山路上,明途挑了一些要緊事情,著重講述,並說明中州風俗,燕地禮儀之中較為重要的部分,其餘旁枝末節可不予理會,但其中重要之處,總還須注意一些。

一路行來,遙遙望見上方雲霧中的宮殿。

石階兩側,青樹紅花,有流水清池,有仙鶴靈禽。

又有異獸匍匐,有靈獸踱步。

宮殿最上方處有牌匾,上書“古劍”二字,字跡朦朧,彷彿在煙霧之中。但秦先羽卻能清晰知曉,那就是古劍二字。

古劍寶殿兩側,各有八名道童,俱是十二三歲,面貌俊秀,修為皆是練氣巔峰,足以真氣外放的弟子。

只這幾個道童,放在任何一個宗門,都屬難得的人傑,放在下界大德聖朝,更可稱作千年罕見之才。但在這裡,便有十六人,分立兩側,神態恭敬,只作道童迎賓。

“恭迎十脈首座。”

眾道童一併施禮,動作整齊,亦無繁雜。(未完待續……)

ps:第二章儘量在十二點前出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六月觀主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