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四十章 雲嶺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修煉道劍的諸般藥材之中,尚缺洗髓花,雲嶺骨等兩種。

洗髓花已有線索,然而雲嶺骨則一無所知,連欽天監都不曾認得出來。

秦先羽怎麼也沒能想到,居然能夠在此見到雲嶺骨。

當事情來得太巧,運氣來得太好,總是讓人難以置信,產生虛幻之感。

秦先羽仔細觀看,那東西正如一截枯骨,色澤灰白,但質地稍微沉重,又不似骨頭,與劍道真解之上記載的雲嶺骨一般無二。

當劉文取出猴兒酒之後,便要把布袋口掩上。

秦先羽低喝道:“且慢。”

劉文不知何故。

又聽秦先羽拱手說道:“勞煩劉兄把適才那東西取來,給小道一觀。”

劉文微微一怔,但也不敢推脫,只把布袋開啟。

當秦先羽指住那截枯骨之時,劉文連忙取出,遞到秦先羽手上。

接了過來,秦先羽便覺此物沉重,雖似枯骨,實則近似石類,掂了一掂,仔細觀看,越發斷定此物即是雲嶺骨。

劉文見他面露欣喜,頓時說道:“道君若喜此物,便請收下。”

雲嶺骨可遇不可求,這一次遇上了,簡直是天大福緣。秦先羽也不推脫,只將之收在懷裡,心中極是歡喜,末了,又問道:“劉兄是從何處獲得此物?”

劉文低聲道:“當年晚輩在山中修行,後來發現一群猿猴。頗有靈性,能採異果清泉釀製酒水。後來晚輩去偷盜猴兒酒時,一旁就有這根類似枯骨的東西。沉重如石,堅硬似鐵,晚輩取走之後,覺得是件寶貝,諸般嘗試後,才知曉這東西其實沒有什麼作用,僅僅是較為堅實而已。”

秦先羽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這也是機緣巧合了。”

隨後,秦先羽便揮了揮手。示意其離去。

劉文臉色幾經變化,終究還是躬身道:“請道君收下此酒。”

秦先羽說道:“收了你一件東西也就是了,小道我不喜酒水,你自己留著便罷。”

劉文聽了這話。心中愈發忐忑不定。那截酷似枯骨,又似石質的東西,其實沒有什麼作用,只算個小東西。以後他若是發現這東西全無用處,是否又會不悅,恨意更深?

眼前這少年道士堅持不收猴兒酒,只怕還是記恨當日鶴雲樓外的譏諷言語。

他心中著實不安,只覺這小道士不收猴兒酒。心中無法安定,不禁拜道:“猴兒酒雖是粗鄙。但它並非人為釀製,殊為難得,還望道君收下。”

秦先羽略微沉思,也便把這一壺酒接過。

劉文松了口氣,心中彷彿搬開了一尊大石,瞥了地上那個身材魁梧的老友一眼,心中愈發惱怒。

當日在鶴雲樓,見這小道士怔怔出神,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當時隨口說了兩句,哪知居然是七姑娘的好友,便讓他十分驚懼。後來聽聞這少年道士居然能夠勝過陳浩,人傑榜排在前列,甚至能與陳原約鬥,心中恐懼已經瀰漫心內。若非為了接下來的這場大會,劉文幾乎要離京而去。

今日隨老友出來,那廝身為江湖俠客,倒有些駕馬的本事,但駕馭馬車明顯太差。當時譏笑了幾句,卻不想就此翻了馬車,老友自覺被他譏笑,臉上過不去,便把事情推脫到那小道士身上。

可誰曾想,這個小道士,居然就是近來如日中天,一戰成名的羽化道君。

劉文認出了羽化道君,自覺當日曾譏笑過他,實在有些舊怨。本欲退走,又怕驚動對方,正躊躇不定,那少年道士就已把視線停在自己身上時,劉文當即便認為他已認出自己,想起鶴雲樓之事。

為了消去和這羽化道君的仇隙,劉文也只得忍痛咬牙,送出猴兒酒。

地上那個身材魁梧的大漢,心中更是震驚。

他和劉文字是幼時好友,年少時分開,再遇時兩人各有機緣,一人修道,一人練武。這回來京城大會,偶然遇見,就要駕車陪他外出,但第一次駕車卻有些出醜,正因為被劉文譏笑兩聲,一時出錯翻了馬車,心中氣憤不過,又怕被劉文看輕,才把事情賴在這小道士身上。

哪知這小道士也不是凡俗之輩,隨手就把他掀翻在地。

正以為劉文這個修道好友本領不低,可以給這小道士一個教訓,挽回顏面。誰知劉文來了之後,立即躬身下拜,又稱道君,又送禮物,比面對他祖宗時還要恭敬萬分。

當秦先羽收了猴兒酒,示意兩人離開時,這兩人都如遇大赦,連忙離開。

連走了三條街,兩人仍是驚魂未定。

大漢驚疑問道:“那道士是誰?不過只是個少年,隨手一搭就能讓我內勁都使不出來,摔在地上。你好歹也是個修道人,怎麼見他之後,居然二話不說就拜倒下去,稱他道君?他是個什麼人物?”

劉文咬牙恨道:“你個混賬,不知道人家來歷,就敢隨便招惹!你可知道,他若是當真動手,只隨便一揮,就能讓你我兩人死個十回八回?”

大漢嚇得一顫,說道:“哪有這麼厲害的人?”

劉文壓低聲音,怒道:“那是個能夠施展道術仙法的人物,你說他有沒有這般厲害?”

這大漢自修成內勁以來,心中狂傲,連王公將相都不放在眼內,把明王世子都掃在地上。原本見那個小道士年紀輕輕,容易洩憤,哪知看似棉花,實則踢了鐵板。

經過此事,他心中驚懼難定,狂傲之心頓時收斂無遺。

“猴兒酒?”

秦先羽掂了掂這壺酒,在劉文眼裡。可見這壺酒要比雲嶺骨珍貴不少。但秦先羽得了雲嶺骨,心中大喜,對於這猴兒酒反而不甚在意。

錦衣青年以及少女都在一旁。見這少年道士隨手掀翻那個大漢,都露出驚愕之色,當那大漢的同伴上前來時,還以為又是來動手的。

可誰曾想,對方一來,就即躬身下拜,口稱道君。

錦衣青年與妹妹對視一眼。露出驚訝之色,想道:“這位道長是什麼人?”

再聽先前那人所說,這壺酒居然不是人為釀製。而是猿猴在山中採異果清泉所成。這種事情簡直玄奇至極,跟那些神仙故事幾乎一樣奇妙。

秦先羽得了雲嶺骨,喜不自勝,又已經把這錦衣青年的性命之危解了。便想回去找那老先生。卜上一卦,測算銳氣凝結之處。

正當秦先羽要離開時,錦衣青年連忙拜伏,道:“明王世子皇玄策,謝過道君救命之恩。如此大恩,言語難謝,還請道君做客王府,讓玄策略表謝意。”

聽先前那魁梧大漢所說。明王乃是當今皇上的弟弟,這錦衣青年既是明王世子。身份果然奇高。秦先羽卻只微微搖頭,說道:“世子心意,小道心領了,只是小道還有要事,不得耽擱。”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這些人事應酬,秦先羽自然一律推脫,尤其是陳原約鬥在前,當以修煉要緊。

皇玄策心中不免遺憾,但不敢挽留,只是取出一個玉佩,雙手奉上,說道:“此物乃明王府信物,請道君收下。”

對此,秦先羽倒未拒絕,將玉佩接過,隨後離去。

少女看著他背影遠去,不禁問道:“哥,你說他是什麼人?”

皇玄策低聲道:“想必是修道中人,可惜你我還是年少,只知世上有修道人,卻不知其中深淺,只有等我繼承王位之後,才得清楚這類事情。但這位道長既然被人稱作道君,想來再修道人裡也不是一般人物,待我回府之後,問過父王,也就知曉了。”

少女拉著他手臂,說道:“等問出了身份,你可一定要告訴我。”

皇玄策嘆道:“可惜這位道長不願隨我去明王府,否則倒可以憑此跟他攀上關係,也好結個善緣。他救我一命,那也是天大恩情。”

左右看了看,只看那橋欄缺口,再想一想,只覺不寒而慄,大有劫後餘生之感。

少女忽然說道:“哥,你說這道士跟咱們又不認識,幹嘛要來救我們?”

皇玄策低聲道:“應當是道長心善,不願見我無故遭難,才出手相救。”

他撫了撫肩處傷口,似感慨,似感激,說道:“這場血光之災,實在來得珍貴。”

且說秦先羽一路離開,轉在橋下,見那老先生笑意吟吟。

這老先生青灰色長衫,頭髮灰白,雙手交疊,仍與之前一樣。

秦先羽曾以望氣術觀之,只覺是一個普通的老人,但此時再看,卻只覺得這老先生籠罩在灰暗迷霧當中,若隱若現,實是神秘莫測,無法揣度。

經過先前神機妙算,秦先羽再不敢無禮,連忙躬身,說道:“老先生果然神機妙算。”

老先生呵呵一笑,說道:“你這小道士,也是可惡,不想著如何化解此事,只想取巧。你把人傷了卻不害他性命,也算一場血光之災,不危及性命。也罷,畢竟救了他一命,只算你過了。”

秦先羽大喜道:“還望老先生卜上一卦,替我測得銳氣凝結之所。”

“既然先前早有所言,自然不會推脫。”

雖然話是這般說,然而這老先生卻無半分動手的跡象,只是笑意吟吟,看著秦先羽手中那壺猴兒酒。

秦先羽會意,把酒遞了過去,說道:“這壺酒水且孝敬老先生,還望不嫌禮物輕薄。”

老先生搖了搖頭,正色道:“這怎麼好意思。”

言語才落,秦先羽就覺手中一輕,這壺猴兒酒已經落在了那老先生手裡。(未完待續……)

ps:坐家裡碼字,無緣無故腳一痛,發現給蜜蜂蜇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六月觀主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