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去長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建成與杜如晦遊山回來後,將杜如晦與石碑送回了杜府。一進門,一聲暴喝傳來:

“克明,你不在家中讀書,這幾日又跑到哪去了,還不快給勞資滾過來。嗯!”杜如晦聽到這個聲音馬上就躲到了李建成的背後,身子還有些輕微的發抖。頭露了出來嬉皮笑臉的對那個人說:

“爹,孩兒這不是回來了嗎?孩兒只是心中煩悶,出去走了走,聖人不是也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嘛!誰知山中遇險,幸得這位李公子出手相救,否則我就回不來了。”說完就趕緊把頭縮了回去。

這時,一位衣裝華麗,面容恬靜的婦人一臉關切的走了過來,“啊!兒啊!快讓娘看看,傷在哪了?老爺,克明的個性你又不是不瞭解,只是出去遊山,又不是去什麼花街柳巷,我看還是算了吧!”杜老爺雖然臉上還是很嚴肅,可緩和了一些。

“巧言令色,自古聖人有云:慈母多敗兒,你就慣著吧!公子救了犬子,在下感激不盡,請到客廳用茶。請!”客廳中,賓主落座,杜如晦站在父親旁邊。下人們奉上茶點。

“李公子,我杜家就這麼一根獨苗,平素嚴厲了些,公子見笑了。不知公子家住何處,令尊在何處得意呀?”

也許是看不慣杜老爺居高臨下的語氣,也許李建成不像別人那樣在下人面前沒有架子。李平不滿的插嘴道:“我家公子是唐公府的大公子,現居歧州刺史府內院。”李建成不滿的渾了他一眼。

“唉呀!原來是李大人的公子,本官杜吒,現任歧州長使,李大人隴洲大捷的功績,朝野聞名,在下甚是欽佩呀!”李建成陪笑了一下後就告辭了。

“如晦,跟勞資去書房,把你跟李公子相識的經過詳細的說給勞資聽。”杜如晦諾諾的跟著父親。

李建成出了杜府後,把李平訓斥了一頓,告誡他日後形式一定要低調,不要以勢壓人,李平唯唯諾諾的答應著,回到刺史府。進門後,李淵就派人把他找了過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建成啊!你回來就好,為父想讓你去趟長安,越公楊素的壽辰快到了,為父備了些壽禮,你就代為父送去,你也離家多時,你娘常來信說想你,馬上就過年了,趁這個機會你就回家順便看看她。”

“是!父親,只不過孩兒有一事不明,楊素與我們李家素無瓜葛,為何今年又要去對他大獻殷勤?”

“建成啊!你還年輕,官場上的事情你還沒有看透。據前些日子的邸報,宰相高熲以宰相之職做了晉王的平南監軍。而他是太子最有力的支持者。二聖在為父離京前早就透露過要廢掉太子,立晉王為嗣。楊素與晉王素來交好,也甚得聖上信任,晉王出任江南揚州大總管時,楊素馬上接手太尉。所以日後還要多多仰仗。為官不易呀!”李建成看著李淵蒼老的臉龐,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第二日,李建成帶著數輛裝著金銀珠寶的馬車浩浩蕩蕩的準備出門,杜如晦早已經在門口等候。

“建成兄,小弟聽說你要去長安為越公祝壽,正巧小弟也要去長安,不如我們一起如何。”

“杜老弟,你是不是有偷跑出來了,你就不怕你爹罵你嗎?”李建成笑侃道。

“李兄說笑了,就是我爹讓我來的,祖父年紀大了,前些日子來信說,生了場病,所以父親要我回長安,一來照顧祖父,二來準備來年的科舉,為以後出仕做準備。”杜如晦害羞的說道。

“杜老弟心志高遠,日後前途必定遠大。為兄在此先恭喜了。”二人邊走邊說,一路向著長安前行。

附:很多人都說中國的科舉起源於隋煬帝,其實這是錯的,科舉思想起源於隋文帝末期,為了加強皇權,改變官員來源途徑,隋煬帝時期正式實行,但也由此形成了皇室與世家的矛盾。成為隋朝覆滅的原因之一。把科舉制度發揚光大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唐朝以後到清朝滅亡時是中國官員來源的主要途徑,這也是後世公認隋煬帝的歷史功業之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