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建成的危機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淵攻破霍邑後,在霍邑官署大擺筵席,為李世民、長孫無忌和劉弘基三人慶功,宴席上,李世民彷彿成為了宴席的主角,殷開山、段志玄、劉文靜等人對李世民大加恭維,其他霍邑的歸降官員也對長孫無忌奉承有加。李元霸性格孤傲,不喜歡人多的地方,自己找了個偏僻位置飲酒吃菜,裴寂來到了李建成兄弟的身旁:

“二公子最近風頭是盛了些,不過這也沒什麼,年輕人嘛!張狂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李建成的目光一直沒有離開長孫無忌,在入城時,李淵告訴他,攻打霍邑之前,長孫無忌就已經喬裝改扮,以平民裝束進入霍邑潛伏,收買霍邑官衙中服役的衙役奴僕,瞭解除了宋老生之外其餘各將的性情和愛好,李淵依照李世民的計策,連續退後三十裡的三天裡,長孫無忌又依據自己掌握的材料暗中竄聯,在宋老生離城的時候突然一擊,迅速把霍邑掌握到自己的手中,再在宋老生回城的時候,明是勸說,暗地裡是逼迫他自殺,以消除日後宋老生反叛的後患,心機不可謂不重,偵查能力極強。如果放在後世,絕對是個特務頭子的材料。怪不得在唐高宗時期,李義府暗中縱放美婦死囚為妾,又逼迫官員自殺,沒想到一天不到就傳入了長孫無忌的耳中。證明長孫無忌手中一定掌控著一支秘密的特務部隊。而且,長孫氏是前北魏朝元氏的同族後裔,在關隴貴族圈子裡面有很強大的號召力,長孫晟在世時是隋朝時期公認的第一名將,在軍方擁有一大批的崇拜者,這些成為了李世民殺死李建成成為太子,並逼迫李淵退位登基後馬上得到了關隴貴族的支援與承認的強大助力。而正是由於這些可能危害到李家皇權的因素,李世民在即位後,一直對長孫無忌和長孫順德進行打壓,尤其在聽說長孫順德在任地方刺史貪汙絹帛後,不但沒有任何懲處,反而還當著朝廷百官的面,以長孫順德家裡缺少絹帛為名,當庭賜予數十匹,讓他自己一路扛著這些絹帛宣揚皇恩浩蕩,來羞辱打擊長孫家族的威望,而歷史上多次記載,李世民透露想讓長孫無忌出任宰相,應該是對於長孫家族的試探,長孫無垢多次推脫,以自己的哥哥沒有多大才幹為由,讓長孫無忌辭去職務,應該是長孫無垢對李世民的心思有所察覺採取的自保措施,而李世民沒有批准,應該是害怕朝廷的勢力格局發生改變,也是顧念他與長孫無垢的感情,但在貞觀中後期,李世民多次有廢除長孫無垢皇后之位的舉動,並在長孫無垢死後,李世民以吳王李恪的母親楊氏端莊賢惠,吳王李恪英武類我為名,希望改立楊氏為皇后,李恪為太子,在長孫無忌的力爭下才沒有成功,這應該是長孫無忌的權勢應該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李唐的江山皇權,而且李世民與長孫無忌的矛盾已經到了特別尖銳,不可調和的程度,為了徹底擺脫長孫無忌對李唐後宮和未來皇帝的控制,李世民才做出了那種激烈的舉動,卻在最後,由於顧忌到長孫無忌的勢力已經不可動搖,如果行動可能會動搖皇朝的根基,李世民還是保持了相當的剋制。

而長孫無忌在李治即位後,對李恪的殺害和一同與李恪遇害的官二代們,應該是李世民為了平衡局勢,對他們的老子進行的授意,有意識的讓那些官二代們與李恪結交,以抗衡長孫無忌的勢力。想到這裡,李建成又把自己與李世民做了些比較:

論出身,他們都是竇夫人所生出來的嫡子,他只是比李世民長那麼幾歲,落了個居長,但歷史上廢長立幼的事情多了,不佔什麼優勢。論戰功,李世民現在首戰告捷,聲勢已經造起,從今天段志玄、殷開山等人在宴席上對李世民的態度可以看出,晉陽大本營的將軍們肯定與李世民交情匪淺。而自己這邊除了一個文官裴寂,沒有任何一個起兵武將在他的身邊,雄闊海勇猛有餘,資歷和機智都不足,柴介武藝尚可,善於理財,可能由於從小的身世影響,對待軍士仁慈有餘,狠辣不足,黃文清和狄知遜老謀深算,皆是宰相之才,可不是良將,狄仁傑、薛仁貴、蘇定方年紀都還小,不足以成事。武士彠是個中間派,不然也不會在李世民即位後便把他放在地方上任職,不在中樞。我一定不能輸,以後一定要加緊向軍隊方向滲透,還有,不能再讓李世民出風頭了,我一定要建功,與他平分秋色,另外還要組建一支特務部隊,後世有位偉人曾經這樣說過,特工就像是一把放在暗處的匕首,將它磨光,他會比握在手中的寶劍更加的有殺傷力。想到這裡,李建成拿起酒杯向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走去:

“二弟,無忌,今日兄長看到你們成長如此,真是欣慰,來,我敬你們二人一杯。”

“謝謝大哥。”李世民豪爽的喝下了李建成敬給他的酒。

“多謝大公子!這些只是無忌分內之事。”長孫無忌面部沒有任何的表情。顯得不卑不亢。但李建成卻明顯的感覺到一股寒氣在長孫無忌周圍籠罩著。

“哦!好啊!二弟能有你這樣的幫手,真是可喜可賀呀!”李世民聽到後臉上的神色更加的不可一世,而長孫無忌卻還是那樣的冷漠,李建成暗中為他叫好。‘比起我弟弟,你長孫無忌要比他強千倍萬倍。’

機會永遠會有,在李建成謀劃著如何加強自己的地位,謀取潼關的時候,李唐軍隊的糧食不多了,因為宋老生害怕李淵攻下霍邑後得到糧草接濟,在鎮守霍邑的時候大肆的浪費,所以霍邑的存糧不多。李淵除了寫信要留守太原的李元吉趕快運送一些糧草過來,另外加緊與竇琮聯絡,希望竇琮能夠早點勸說李孝常歸順,好解除這次危機。正好,在攻克霍邑的第三天,竇琮的密信來到了。

“什麼?李孝常讓我親自去永豐倉與他談。”

“爹!永豐倉的李孝常為人反覆無常,再加上我們現在剛剛起兵,很多軍政要務都需要您來處理,您不能走啊!”

“是啊!爹,你千萬不能去呀!如果他一旦把您扣留,我們得不償失啊!”李淵剛剛說完,李世民和李元霸兩個人就馬上反對。

“可是我軍糧草不濟確實是事實啊!這必須馬上解決。”李建成看著李淵焦急的表情。

“爹!就由我代替爹去與李孝常談判吧!”

“建成,你真的有把握解決嗎?!”

“父帥,孩兒沒有絕對的把握。但身為家族長子,孩兒理應為父親分憂,孩兒一定會出色的完成任務。”李建成自信的對李淵說道,李淵深思熟慮了一下,也覺得李建成是最合適的人選。

“建成,此去永豐,萬事小心啊!”李淵動情的對李建成說著,心裡堆滿了擔心和憐惜,但他知道,有些東西,必須懂得取捨。

附:歷史小知識,李義府在唐高宗期間曾經任中樞舍人一職,負責監察百官,對於長孫無忌不肯屈從逢迎,在當時,洛陽有一個美婦人淳于氏,因為謀殺親夫而被有司衙門判處死刑,李義府看她看她年輕貌美,指使負責看管的大理寺官員畢正義將她改判無罪,安置在自己洛陽的外宅,被長孫無忌得知,為了防止事情洩露,李義府逼迫畢正義自殺,長孫無忌不肯罷休,利用自身權勢貶李義府為外官,李義府在好友官員王德儉的提醒下,透過許敬宗見到了當時還是昭儀的武則天,並在後來廢王立武的事件中立下功勞,而成為李唐的重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