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壞人變老了(4/1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556研究所就在閻州機場。

閻州機場其實是封閉的機場。只供內部人員使用。

它的佔地面積非常大,能夠停放很多的飛機。我國所有型號的飛機,在正式生產之間,都會拉到這裡做靜力測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靜力測試是什麼?就是放上一年幾個月,看看自然重力會有什麼影響。

機場的周圍,還有很多的檢測場所。

比如說,風洞試驗什麼的。

程凱龍要去的地方,叫做556研究所。是發動機檢測的第三方機構。

一臺航空發動機被生產出來以後,要進行的第一道檢測,就是點火。

正常來說,這項檢測在生產廠家就能完成。

只有王步安是例外。

估計556研究所也是第一次進行這麼原始的測試。

“你好。”

“你好。”

迎接程凱龍的是一個年輕人,叫做趙策,和祝燦有幾分相似,都是一臉的苦大仇深的樣子。

王步安的推理角度很簡單。看到趙策這個樣子,就知道陳大廣不好對付。

但凡是對弟子要求十分嚴格的導師,自己也是很牛叉的。

匡東輝是如此。

馬向桐也是如此。

這不,趙策一臉為難的看著程凱龍,好像是天大的麻煩上門來了。

“怎麼樣?”程凱龍皺眉問道。

“你小心我師傅罵你。”趙策低聲的說道。

“罵就罵。”

“我說,你們怎麼會想到弄一個渦扇6回來?”

“有用。”

“你不知道當初我師傅恨透了這個東西嗎?”

“知道。”

“你最好是有唾面自乾的心理準備。”

“好的。”

程凱龍朝王步安點點頭。

王步安自信的點點頭。表示發動機的質量肯定沒有問題。

趙策的師傅叫做陳大廣。它和渦扇6的淵源也是非常深的。當初,就是他拒絕在虛假的測試數據上簽字,鬧出了一場大風波。

現在,那些曾經弄虛作假的人,都已經是受到了處理。陳大廣也成了測量所的主任。

很難想象,陳大廣再次看到渦扇6會是什麼樣的表情。

會不會用棍子將他們都攆出去?

或許是直接避而不見?

事實證明……

他們都猜錯了。

陳大廣出現了。

他不是一個人出現的。

也不是只帶著自己測量所的人。他還帶著好幾個老頭子。

“完蛋!是771研究所的孫潮生,772研究歲的苗人鳳。”程凱龍臉色微微一變。

“都是怪物啊!”王步安也是暗暗的皺眉。

難怪程凱龍要色變。

因為這幾個人,都是反對者。

確切的來說,就是他們強烈要求將渦扇6下馬的。他們感覺渦扇6太浪費錢了。

771研究所的孫潮生,是負責高溫耐蝕合金研究的。

772研究所的苗人鳳,則是主攻渦輪葉片。

科研工作者有不同意見,是正常的。

渦扇6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充滿了爭議。贊成、反對雙方都力量強大。

毫無疑問,孫潮生和苗人鳳,都是反對方。

他們當初曾經向中央領導寫信明確反應,說渦扇6的測試數據是假的。

這些信件,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現在,看到渦扇6死灰復燃,他們怎麼受得了?

這不,興師問罪來了。

以他們的身份地位,程凱龍絕對是扛不住的。

王步安反而不怕。

既來之則安之。

說技術,咱不怕你。

說黑歷史,你們同樣有黑歷史。

既然大家都拉開了架勢,那就好好的說道說道了。

“程凱龍,他是誰?”陳大廣的態度還算和藹。沒有居高臨下。也沒有咄咄逼人。但是他的語氣已經表明他的態度。

不歡迎渦扇6。

不想再次看到渦扇6。

這就是陳大廣的態度。如果你們識趣,最好是趕緊走人。

“他叫王步安。”程凱龍介紹。

“你自己不會說話嗎?”苗人鳳不滿的說道。

其實,他的名字並不是叫做苗人鳳。

他是叫做苗永豐。後來被人叫著叫著,就成了苗人鳳。

可見金庸小說的“毒害至深”。連他們這一代人都深受影響。倒是九零後、零零後可能不知道金庸是誰了。

“我會說話。”王步安鎮定自若的說道。

“那你為什麼自己不回答?”苗人鳳咄咄逼人的說道。

“你是研究什麼的?”

“你這是什麼態度?”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的學識未必差過你。”

“你!”

苗永豐怒極反笑。

好囂張啊好囂張!居然敢這樣和他說話。

和他比賽學識?

你幾年級畢業?

然而,王步安絲毫不給他面子。

他本來就不是什麼好人。本來沒事就要惹事的。

你是專家教授又怎麼樣?

我現在不鳥你!

不,我現在有百分百的資格鄙視你!我現在可是擁有100級的科技學識!

既然你為老不尊,我又何必客氣?

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當初的壞人變老了。

誠然,渦扇6的確是有諸多的問題。但是,背後檢舉揭發,卻也是當初大運動的卑劣手段。

苗人鳳,就是當初大運動時期的產物。

依然是引用深度文章的話:我國作為一個後起的工業追趕國家,不可否認在科研工程、工業生產中普遍存在很強的結果論、功利投機心態,往往是只要措施有效,便無所謂機理不明。這種得過且過的心態必然在未來發展中招致巨大的損失。

航空發動機研製這種結構精密複雜、工況殘酷惡劣,重量體積控制苛刻的大型工程就是典型,諸多因素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機理不清楚下憑藉淺薄經驗和主觀猜測提出的設計方案、改進措施,其效果如何幾乎只能取決於運氣。

事實上這些還不是最為糟糕的問題,渦扇六真正災難性的影響在於對科研風氣和人心的敗壞。每個人都知道渦扇六指標太高、設計嚴重不切實際,最後根本不可能研制成功。但是渦扇六必須成功,因此就只能吊著、拖著,然後不斷瞞報故障缺陷,篡改甚至憑空捏造試驗結果,讓研製工作看起來仍然可以繼續,渦扇六仍然成功有望。學術造假從頭到尾貫穿了渦扇六的研製過程始終,最後連研製單位的人自己都搞不清哪些資料是可信的,哪些不可信。

從60年代到80年代,橫跨近20年,整個國家不僅在渦扇六上燒掉了海量的金錢和物資,整整幾代豪情勃發的航空發動機人的青春和熱血也就此浪費。更重要的是它壟斷了我國航空發動機20年的時間,這20年裡,再也沒有其它的自研發動機型號能得到生存發展的空間,而這20年,正是國外發動機突飛猛進的黃金20年。渦扇六工程就像一個毒瘤一樣,在20年裡吸乾了母體能提供的所有營養;而20年以後,國內幾乎什麼都沒有得到,只剩下一群變得油滑世故,擅長弄虛作假的航發人。

文章的觀點非常激烈。

直接將渦扇6比如做毒瘤。可見對它的憤慨。如果有可能,簡直是恨不得將渦扇6挫骨揚灰。

然而,渦扇6絕對不是一無是處的。

畢竟,有很多人為此付出了太多。

如果是沒有渦扇6的話,就不會有後來的崑崙、太行。

如果沒有崑崙,沒有太行,就不會有“國產”發動機。

先不管它的質量如何。至少,它是實現了國產化。在危險降臨的時候,它是能夠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的。

可是,另外有一小撮人,自己不做事,還不給別人做事。

比如說,這個苗人鳳。

他檢舉渦扇6,絕對不是出於公心。

他當時主管的就是渦輪葉片的研究,耗費了大量的經費,卻是始終沒有拿出像樣的產品來。

眼看自己的責任越來越大,於是乾脆破罐子破摔,背後舉報。

舉報什麼呢?舉報某人的生活作風問題。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生活作風問題是一把致命的劍。

結果,他成功的達到了目的。

如果是讓他來主持渦扇6的開發,恐怕資料造假的程度會更嚴重。

任何一個團隊,都有害群之馬。

苗人鳳就是其中的一個。

“你懂得昭列常數嗎?”

“你懂得皮索涅的反面曲線分佈函式嗎?”

“你懂得梅里索梅集中點嗎?”

“你懂得特拉隆安齒輪的力學基本點分佈原理嗎?”

“你懂得埃列羅的金字塔溫度係數嗎?”

“你的羞恥兩個字怎麼寫嗎?”

王步安絲毫不給對方面子。

吵架有什麼?

咱不和你吵架。

咱和你學術辯論。咱直接用100級的數學碾壓你。

扮豬吃老虎?

不存在的。

咱上來就是懟。直接懟。

“你……”

果然,苗永豐傻眼了。

他完全沒有聽懂王步安在說什麼。或者說,不願意聽懂。

沒辦法,王步安提到的數學或者物理知識,他都是一頭霧水。不明覺厲。

他很想說,你根本就是在忽悠。根本沒有這樣的數學或者物理知識。可是,話到了嘴邊,卻又縮回去了。

卻是他無意中看到,陳大廣居然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顯然,陳大廣是聽懂了。

孫潮生似乎也是聽懂了一些,臉色慎重。

王步安提到的幾個問題裡面,涉及到了數學、物理、化學等三方面的非常偏門的知識。

化學?

哪裡有化學?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