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五年前的恩怨(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強聽完毛利國的話,笑了笑說道:“這些東西都不是隨便就能夠做到的,是要看一個人的機遇和運氣,有運氣沒有機遇也是沒有用的,但是同樣有機遇沒有運氣也是沒有辦法的,畢竟就算有了機遇但是你沒有運氣發現也是沒有用的,首先就是要將你的心態位置放正,一切都要順其自然,知道了嗎?”

毛利國點點頭想了想說道:“李主席,我記得華佗還自己建立了一種鍛鍊身體的運動就叫五禽之戲,以前都沒有怎麼注意到,畢竟雖然我們醫學者對保養方面的事情也都知道一二,但是就好象說,這五禽之戲我們都會,但是卻不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知道你對這些事情都瞭解嗎?”

李強本來不想這麼多事,直接就說不知道的,但是想了想還是說道:“五禽戲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舒展的醫療體操。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五禽戲的動作是模仿虎的撲動前肢、鹿的伸轉頭頸、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腳尖縱跳、鳥的展翅飛翔等。相傳華佗在許昌時,天天指導許多瘦弱的人在曠地上作這個體操。說:“大家可以經常運動,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華佗除系統地接受古代的醫療經驗外,還能很好地重視和應用民間的醫療經驗。他一生遊歷了不少地方,到處採集草藥,向群眾學習醫藥知識。在向民間找藥的同時,還從民間蒐集了不少單方,經常用這些單方來治病。有一次,華佗在路上遇見一位患咽喉阻塞的病人,吃不下東西,正乘車去醫治。病人呻吟著十分痛苦。華佗走上前去仔細診視了病人,就對他說:“你向路旁賣餅人家要三兩萍夼,加半碗酸醋,調好後吃下去病自然會好。

“病人按他的話,吃了萍齋和醋,立即吐出一條象蛇那樣的寄生蟲,病也就真的好了。病人把蟲掛在車邊去找華佗道謝。華佗的孩子恰好在門前玩耍,一眼看見,就說:“那一定是我爸爸治好的病人。”那病人走進華佗家裡,見牆上正掛著幾十條同類的蟲。華佗用這個民間單方,早已治好了不少病人。

華佗由於治學得法,醫術迅速提高,名震遠近。他的同鄉曹操,常患頭風病,請了很多醫生治療,都不見效。聽說華佗醫術高明,就請他醫治。華佗只給他扎了一針,頭痛立止。曹操怕自己的病再發,就強要華佗留在許昌做自己的侍醫,供他個人使喚。華佗稟性清高,不慕功利,不願做這種形同僕役的侍醫。

加上他“去家思歸”就推說回家鄉找藥方,一去不返。曹操幾次寫信要他回來,又派地方官吏去催。華佗又推說妻子病得厲害,不肯回來。曹操為此大發雷霆,專門派人到華佗家鄉去調查。他對派去的人說:“如果華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給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要是“虛詐”,就逮捕治罪”。不久,華佗被抓到許昌,曹操仍舊請他治病。華佗診斷之後,說:“丞相的病已經很嚴重,不是針灸可以奏效的了。我想還是給你服麻沸散,然後剖開頭顱,施行手術,這才能除去病根。

曹操一聽,勃然大怒,指著華佗厲聲斥道:“頭剖開了,人還能活嗎?”他以為華佗要謀害他,就把華佗關到牢裡去準備殺掉。曹操的一位謀士請求說:“佗方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曹操不聽,說:“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邪?”竟然把這位在醫學上有重大貢獻的醫生殺害了。臨死,華佗把在獄中整理好的醫著交給牢頭說:“此可以活人。”沒想到,這個牢頭害怕,不敢接受。華佗只好忍痛,“索火燒之。”

華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還永遠懷念他。江蘇徐州有華佗紀念墓;沛縣有華祖廟,廟裡的一副對聯,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總結了華佗的一生:

“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

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華佗還是一名能運用心理療法治療疾病的專家。一次,一位太守請他看病,華佗認為經過一次大怒之後,他的病就會好。於是他接受了許多財物,卻不給他好好看病,不久又棄他而去,並留下了封書信罵他。太守大怒,讓人去追,他的兒子知道事情的真相,便悄悄攔住了去追趕他的人。太守在極度憤恨之下,吐出了幾升的黑血,病很快就好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關於華佗醫術記載還有,他曾經替廣陵太守陳登治病,當時陳登面色赤紅心情煩躁,有下屬說華佗在這個地方,後來他就命人去請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先請他準備了十幾個臉盆,然後為他診治結果陳登吐出了幾十盆的紅頭的蟲子,為他開了藥,說陳登是吃魚得的這個病,告訴他這個病三年後還會復發,到時候再向他要這種藥,這個病就可以根治了,並且臨走告訴了他的地址,那年陳登6歲,結果果然陳登三年後舊病復發,並派人依照地址尋找,可是華佗的藥童告訴陳登的使者說華佗上山採藥還沒回來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能回來,結果陳登9歲時就是因為這個病去世的,其實華佗的醫術是很好的,只是那個廣陵太守運氣不好,沒能等到他採藥回來,這是華佗醫治的所有病人的唯一的一個例外,

華佗還十分提倡導引養生。他創編了“五禽戲,”就是模仿五種動物的形態、動作和神態,來舒展筋骨,暢通經脈。五禽,分別為虎、鹿、熊、猿、鳥,常做五禽戲可以使手足靈活,血脈通暢,還能防病祛病。他的學生吳普桑用這種方法強身,活到了90歲還是耳聰目明,齒髮堅固。

曹操患了頭風病,每次發作都十分痛苦,聞得華佗醫術超群,就把他召來,留在身邊。每次發病時,華佗就用針刺他的鬲俞穴,頭痛馬上就停止了。但華佗心繫百姓,不願侍候王公貴族,便稱妻子有病告假回家,又久不回朝。曹操十分生氣,派人前去追查,發現他妻子無恙,便將華佗關進牢房,處以死刑。

臨刑前,華佗將一本書拿了出來,交給獄卒說:“這本書可以用來救人。”獄卒不敢收,華佗也不強求,便將書燒了。華佗被處死後,曹操頭風病犯了的時候,無人醫治,就越來越重,十分痛苦,但他仍在怨恨華佗,說華佗明明能根除他的病,卻不一次治好,藉此來抬高自己,就算不殺他,他也不會為自己治好病的。直到他的愛子倉舒病危時,才嘆息道:“我後悔把華佗殺死了,否則我的孩子也不會死了。”

華佗是我國醫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傑出外科醫生之一,他善用麻醉、針、灸等方法,並檀長開胸破腹的外科手術。外科手術的方法並非建立在“尊儒”的文化基礎上的中醫學的主流治法,在儒家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主張之下,外科手術在中醫學當中並沒有大規模的發展起來。有些醫史學家考證出,華佗所用的治療方法在印度醫學中有所記載,他使用的麻沸散中主要藥物“蔓陀羅花”也是印度所產,因此他們提出華佗一生遊歷於中原各地,他很有可能是來自印度的天竺醫生。這種說法雖不可考,但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中醫外科並不是不存在,而且遠在漢代,就曾經達到過相當高的水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醫學在理論和實踐方法上的不斷進步,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透過針灸、藥物等治療方法達到治癒的效果,而這些痛苦大、損傷重、傷經斷絡的外科方法就漸漸被更加“文明”和“簡便”的內治法取代了,這並不是一些人認為的中醫的缺陷。

相反,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化造就的文明,華夏特殊的文化氛圍造就了中醫學的特殊研究方法,在這種條件下,中醫學同樣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許多其它醫學只能使用外科方法解決的問題在這裡卻可以使用內治的方法達到同樣的效果,不得不承認它超越的科學性和其理論的精妙深遠。同時,這也是中醫學一直以其理論凌駕於其他醫學,經久不衰的根源所在。

毛利國聽完李強的話,笑了笑沒有說話,聽見身後王秋風有所響動,趕緊轉頭過去看,仔細的檢查完之後才說道:“李主席,現在看他臉上露出痛苦的神色,應該是逐漸的回憶到了過去的事情,相信再過一段時間,自然就能夠全部都恢復過來的。”

李強聽完毛利國的話也松了一口氣,笑了笑說道:“再給你說一個關於華佗的神話故事吧!華佗,字元化,是沛國憔縣人,又名剪。曾在徐州地區漫遊求學,通曉幾種經書。沛國相陳矽推薦他為孝廉,太尉黃琬徵召他任職,他都不就任。華佗懂得養生之道,當時的人們認為他年齡將近一百歲,可外表看上去還象壯年人一樣。又精通醫方藥物,他治病時,配製湯藥不過用幾味藥,心裡掌握著藥物的分量、比例,用不著再稱量,把藥煮熱,就讓病人服飲,同時告訴服藥的禁忌或注意事項,等到華佗一離開,病人也就好了。如果需要灸療,也不過一兩個穴位,每個穴位不過燒灸七、八根艾條,病痛也就應手消除。如果需要針療,也不過扎一兩個穴位,下針時對病人說:“針刺感應應當延伸到某處,如果到了,請告訴我。”當病人說“已經到了,”隨即起針,病痛很快就痊癒了。如果病患集結鬱積在體內,扎針吃藥的療效都不能奏效,應須剖開割除的,就飲服他配製的“麻沸散,”一會兒病人就如醉死一樣,毫無知覺,於是就開刀切除患處,取出結積物。病患如果在腸中,就割除腸子病變部分,洗淨傷口和易感染部分,然後縫好腹部刀口,用藥膏敷上,四五天後,病就好了,不再疼痛。開刀時,病人自己並不感到疼痛,一個月之內,傷口便癒合復原了。

府中官吏倪尋、李延同時來就診,都頭痛發燒,病痛的症狀正相同。華佗卻說:“倪尋應該把病邪瀉下來,李延應當發汗驅病。”有人對這兩種不同療法提出疑問。華佗回答說:“倪尋是外實症,李延是內實症,所以治療他們也應當用不同的方法。”馬上分別給兩人服藥,等第二天一早兩人一同病好起床了。

一天,華佗走在路上,看見有個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東西卻不能下嚥,家裡人用車載著他去求醫。華佗聽到病人的呻吟聲,就停車去診視,告訴他們說:“剛才我來的路邊上有家賣餅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買三升來吃,病痛自然會好。”他們馬上照華佗的話去做,病人吃下後立即吐出一條蛇一樣的蟲,他們把蟲懸掛在車邊,到華佗家去拜謝。華佗還沒有回家,他的兩個孩子在門口玩耍,迎面看見他們,小孩相互告訴說:“象是遇到咱們的父親了,車邊掛著的‘病,就是證明。”病人上前進屋坐下,看到華佗屋裡北面牆上懸掛著這類寄生蟲的標本大約有十幾條。

廣陵郡太守陳登得了病,心中煩躁鬱悶,臉色發紅,不想吃飯。華佗為他切脈說:“您胃中有好幾升蟲,將在腹內形成毒瘡,是吃生腥魚、肉造成的。”馬上做了二升藥湯,先喝一升,一會兒把藥全部喝了,過了一頓飯的功夫,陳登吐出了約摸三升小蟲,小蟲赤紅色的頭都會動,一半身體還是生魚臉,病痛也就好了。華佗說:“這種病三年後該會復發,碰到良醫才以救活。”按照預計的時間果然舊病復發,當時華佗不在,正如華佗預言的那樣,陳登終於死了。

曹操聽說華佗善治病,就把他召去,讓他常守在身邊。曹操被腦神經痛所苦,每當發作,就精神煩亂,眼睛昏花。華佗只要針刺膈俞穴,應手而愈。……

華佗卓絕的醫技,大都象以上所說的那樣。然而他本是讀書人,卻被人看成是以醫術為職業的,心裡常感懊悔。後來曹操親自處理國事,病情更加嚴重,就讓華佗專門為他個人看病。華佗說:“這病近乎難以治好,不斷地進行治療,可以延長一些壽命。”華佗長期遠離家鄉,想回去看看,就對曹操說:“剛才收到家中來信,正想短時回家一趟呢。”到家後,用妻子有病為藉口來推託,多次請求延長假期不肯回來。曹操幾次用書信召他,又命令郡縣派人遣送華佗返回。華佗自恃有才能,厭惡吃侍候人的飯,還是不上路。曹操很生氣,派人前往檢視:如果他妻子確實生病,就賜贈四十斛小豆,放寬假期;如果他虛假欺騙,就逮捕押送他回來。因此把華佗遞解交付許昌監獄,拷問要他服罪。荀或向曹操求情說:“華佗的醫術確實高明,關係著人的生命安危,應該寬容赦免他。”曹操說:“不用擔心,天下會沒有這種無能鼠輩嗎?”終於判決了華佗死罪。華佗臨死前,拿出一卷醫書給守獄的官吏,說:“這書可以用來救活人。”獄吏害怕觸犯法律不敢接受,華佗也不勉強,討火來把書燒掉了。華佗死了以後,曹操腦神經痛仍舊沒有好。曹操說:“華佗本來能夠治好這種病。這小子有意留著我的病根,想藉此來抬高自己的地位,既然如此,如果我不殺掉他,他最終也不會替我斷掉這病根的。”直到後來他的愛子倉舒病危,曹操才感嘆地說:“我後悔殺了華佗,使這個兒子活活地死去了。”(另有曹操因頭痛找華佗醫治,但華佗用針灸給曹操治療時惹怒了曹操,曹操遂殺之之說)

廣陵人吳普、彭城人樊阿都曾跟華佗學過醫。吳普遵照華佗的醫術治病,許多人被治好救活了。華佗對吳普說:“人的身體應該得到運動,只是不應當過度罷了。運動後水谷之氣才能消化,血脈環流通暢,病就不會發生,比如轉動著的門軸不會腐朽就是這樣。因此以前修仙養道的人常做“氣功”之類的鍛鍊,他們摹仿熊攀掛樹枝和鵑鷹轉頸顧盼,舒腰展體,活動關節,用來求得延年益壽。我有一種鍛鍊方法,叫做“五禽戲,”一叫虎戲,二叫鹿戲,三叫熊戲,四叫猿戲,五叫鳥戲,也可以用來防治疾病,同時可使腿腳輕便利索,用來當作“氣功。”身體不舒服時,就起來做其中一戲,流汗浸溼衣服後,接著在上面搽上爽身粉,身體便覺得輕鬆便捷,腹中想吃東西了。”吳普施行這種方法鍛鍊,活到九十多歲時,聽力和視力都很好,牙齒也完整牢固。樊阿精通針療法。所有的醫生都說背部和胸部內臟之間不可以亂扎針,即使下針也不能超過四分深,而樊阿針刺背部穴位深到一二寸,在胸部的巨朗穴扎進去五六寸,而病常常都被治好。樊阿向華佗討教可以服用而且對人體有好處的藥方,華佗便拿“漆葉青黏散”教給他。藥方用漆葉的碎屑一升,青黏碎屑十四兩,按這個比例百淵,說是長期服用此藥能打掉三種寄生蟲,對五臟有利,使身體輕便,使人的頭髮不會變白。樊阿遵照他的話去做,活到一百多歲。漆葉到處都有,青黏據說生長在豐、沛、彭城和朝歌一帶。

對於這樣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人,毛利國也只有從心裡面感覺到敬佩,而真正讓毛利國敬佩的人則是李強,別人都說,身在一個位置,自然要領悟那個位置該瞭解的事情,就好象你讓一個院長給你說軍隊裡面最詳細的事情,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身為國家軍委主席的李強卻做到了,而且還很優秀,連自己這個醫學行業的人都有些自嘆不如。 (全本小說網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