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家族秘史(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完李強的話,王國偉的父親趕緊不好意思地說道:“李主席,真的很對不起,讓你幾次來救我一個老頭子,而且昨天我還那樣對你,你現在卻一點都不記恨我昨天的事情,我真的是一張老臉都不知道該怎麼放了。”

聽完老者的話,李強搖了搖頭,笑著說道:“你是我們華夏的子民,而我則是華夏的一個領導人,我有責任,也有權利來照顧你們的,保護你們的安全,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這樣吧!現在你們要回華夏也回不去,我就讓我的手下送你們回去吧!“

聽完李強的話,老者趕緊說道:“不行,李主席,這樣可真的不行,要知道,你就帶了幾個手下來,而且這裡又是十分的危險,你可千萬不能夠出事,如果你因為叫人來送我們,而遇到了危險,我和孩子可就真的成為了千古罪人啊。”

聽完老者的話,王國偉也趕緊說道:“是啊!李主席,我們都在日本呆了這麼久,也不在乎多呆幾天,等你回了華夏,如果時間有空閒的時候,再叫一個人來接我們就可以了,現在你沒有必要為了我們冒險。”

聽完王國偉的話,李強搖了搖頭,笑著說道:“你放心吧!沒有事情的,如果、我會有危險的話,我又怎麼會只帶幾個人就來日本,要知道,現在的日本和以前的日本可就不一樣,現在的日本,可以算是我們華夏的墓地,不過,很快我就會讓這裡變成是日本人的墓地的,你們就先和我的手下回華夏,我會讓你們給你們安排的。”

李強話一說完,就對著身後的三號機器人說道:“馬上、你就把他們兩個人都送到華夏去,交給我的秘書,黃鶯,讓他幫他們兩爺子,安排一下事情,就告訴她,我也很快就會回華夏,讓其餘的人不要擔心。

送走王國偉父子以後,才聽見米勒說道:“主人,現在一切資料都已經準備好了,只是關於日本家族的這些資料有一點複雜,我大約的看了一下,全部都要看,所以就沒有動,全部整理出來了。”

李強點點頭,就開始看起日本的家族資料來,“日本最開始,只有四大家族,源、平、藤原、橘,都是由天皇賜與皇族轉為朝臣的人們所使用的姓氏。

源氏:據說源這個姓是從北魏世祖的故事來的,嵯峨天皇因為皇子太多,無法全部都給予公家職,所以分出一些人轉為朝臣,並賜與源姓,之後的仁明?文?清和?陽成?光孝?宇多?醍醐?村上?冷泉?花山?一條?後三條?後嵯峨?後深草?龜山?後二條?正親町天皇也都照此辦理,最為繁盛的是清和源氏。

平氏:由桓武天皇從“平安京”一字賜與皇子轉任朝臣,桓武?仁明?文?光孝天皇的子孫皆有此姓,最為繁盛的是桓武平氏。

藤原:中臣鐮足,中臣不比等開始受賜此姓,之後分為南,北,式,京四家,不少在莊園時代跟中臣家有婚姻關系的武家,也都改姓藤原,藤原氏一直都是公家的主流,直到幕末時期,藤原氏仍佔公家高達80%的比例。

橘氏:由敏達天皇賜與其皇子的姓氏,與其他三家相比勢力較小,在武家(源,平)抬頭時期,並無顯著發展,跟歷代天皇家,藤原家常有婚姻關系,靠著這層因素,橘氏也得以名列公卿,之後與藤原氏的政治鬥爭失敗,逐漸沒落。

橘氏末裔轉任武家伊予橘(越智)氏,楠木正成便是越智氏出身。

在這幾個家族之中,只有一個家族,最後一直在延續,因為這個家族在政治上面,是一支很強大的力量,這一支家族就是日本的藤原家族。

(966-107)日本平安中期公卿。法名行觀、行覺。986-991年間曾任少納言、權中納言、權大納言等職。995年任內覽、右大臣,次年任左大臣。1000年起先後將五個女兒送入內宮,其中彰子為一條天皇皇后、妍子為三條天皇皇后、威子為後一條天皇皇后。因此,成為三個天皇的外戚,始終穩居公卿之首,與關白毫無差異。1017年將攝政職讓於子賴通,自任太政大臣。藤原道長父子任攝政、關白時期,為藤原氏專權的全盛時期。1019年因病出家為僧。10年建成法成寺,晚年居住於此;故有“御堂關白”、“法成寺攝政”之稱。著有日記《御堂關白記》,為藤原氏全盛期的重要史料。

米勒給自己的資料,十分的混亂,不過都是一些有用的東西,如果沒有這些東西,那麼就不能夠清楚的知道,山本五十一朗的整體資料,沒有辦法,李強也只好耐心的看下去,瞭解一下日本的前身。

1世紀的日本,貴族開始喪失支配政治的權力,以“國”為單位的軍事貴族崛起,伴之而來的是政治權威和土地控制權的新制度出現。隨著皇室和藤原氏之間鬥爭的加劇,新興的武士集團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武士集團的形成是和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制的瓦解和莊園制的發展分不開的。由於莊園的普遍建立,莊園之間的矛盾鬥爭日益增多。莊園主為了擴大領地,經常要去強佔別人的土地;被別人強佔土地的領主要保護自己的利益,都要訴諸武力。於是一部分莊民被武裝起來,開始時還是亦農亦武,以農為主;後來則成了職業的武士。

中央負責行政與保護機關的衰敗,使得私人攜帶武器自衛的現象普遍存在。而且由於實行徵兵制度,國司家族成員或莊官階級充當軍役時,也有私人攜帶武器的行為。逐漸,國司貴族自己變成武士階級,接受軍事訓練,參與戰事,為現有的權威體制服務,以遏止地方上的動亂。隨著被召集參加密集的軍事行動,武士們有漸漸形成集團、部隊的趨勢。他們大都簇擁著某一領袖人物在“國”中,一個人的威望來自本身武藝和地位的結合。因此在國中能夠嶄露頭角者,多為朝中顯貴家族外放至國衙的後代子弟。他們搬出京城來到地方,就是為了尋求出任地方官吏的機會。新生武士集團中,以藤原氏、源氏和平氏的威信為最著。

寺院和神社的莊園組織自己的“僧兵”,也加入紅塵的紛爭之中。僧兵藉助神佛的威勢,予取予奪,甚至和武士集團一起,介入到對抗朝廷的權力之爭中去。地方政權為了維護秩序,也著手武裝自己,網羅地方豪族組成地方武裝,稱為郎黨。貴族們不敵僧兵的橫暴,只好依靠武士的力量,在這種種因素的刺激下,武士獲得進入中央政界的機會。

武士出現後,逐漸從分散走向集中,聚集在一地區最強大豪強貴族的旗下,形成武士集團。武士集團的結合有家族和宗主兩種關係,都是以嚴格紀律和絕對服從為第一要務,漸漸形成了盡忠、獻身等所謂“武士道精神”的倫理觀念。一個西方人以旁觀者的眼光這樣描述武士道:“為榮譽而殺戮,對受懲者和失敗者寬大,對卑鄙和營利的人亳不留情,主要欣賞生活中人為的詩情畫意的藝術美和死後冥府的月光般的清幽世界,這就是武士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武士集團最後集中在源氏和平氏兩大家庭之下。

看到這裡,李強才算清楚,為什麼藤原會發展起來,不過為了山本五十一朗的資料,還是要繼續往下面看,源氏和平氏都是皇族之後。源氏起源於814年,嵯峨天皇向諸皇子的賜姓,稱源朝臣。自此之後,從淳和到三條的14代天皇都相繼向子孫賜姓源氏。諸多源氏中以清和源氏最著名,這一支源氏始於961年清和天皇的孫子源經基,長期以關西為基地。平氏也是皇族的賜姓,有桓武、仁明、文德、光孝等四支平氏家族。其中桓武平氏勢力最強,其始祖起源於桓武天皇曾孫高望王,世代居住在關東地區。

1068年,後三條天皇即位,這是自宇多天皇以來170年間,唯一和藤原氏沒有血統關係的天皇。他自幼就和生母一起備受藤原氏的欺壓,成為太子後的二十多年裡,地位也並不穩固。所以,後三條天皇不願再充當藤原家族的傀儡,即位後即致力於恢復已中斷一個世紀的天皇親政,他著後改革宮廷的禮儀制度,減少宮廷費用,沒收未經天皇頒發地契的土地,於是反藤原的各種勢力集合在他的周圍。後三條天皇打破門閥限制,起用地位較低的中下層貴族參與朝政,改變了藤原氏獨霸的局面。1069年,後三條天皇著後整頓莊園,他在中下層官員的支援下,準備對藤原賴通的莊園加以限制。可是礙於攝關政治的成例,天皇還不能隨意貫徹自己的旨意。況且,他還有幾個藤原家出來的妻室。因此後三條天皇即此年之後,即讓位給太子貞仁親王,即白河天皇。

後三條上皇退位後,繼續與藤原氏的勢力抗衡。他設立院廳,任命院廳官員,試圖以院廳取代攝政、關白政治體制,實現還政於皇室的願望。但是出家剛一個月的後三條上皇很快病逝,使他的偉大的抱負成了空想。

白河天皇的母親和妻子都是藤原家的女子,但他的妻子尚未生子。於是立後三條天皇與源氏女人所生的實仁親王為太子,並且約定,實仁親王的同母弟輔仁親王為下一代太子。這樣,皇室很快就可以與藤原氏脫軌。不過,這是後三條天皇一廂情願的如意算盤。

然而藤原根本就不會甘心,最後為了麻痺世人,逐漸演化出了一個新生的家族,那就是山本家族,一直到今天,山本家族都不是很引人注意的,因為他們都很會隱藏,不到萬不得以的時候,他們都不會出現的。

李強很清楚,藤原家族的始祖是中臣鐮足(614-669),是當時日本的實際統治者。7實紀早期,蘇我氏已經完全把持朝政。645年,中臣鐮足和後來的天智天皇(即中大兄皇子)發動政變,殺死蘇我氏的首領蘇我入鹿。天智天皇登基後,任命中臣鐮足為內大臣。他上任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稱大化改新。這次革新的主要內容就是把中國的政治和社會制度移植日本,包括制定法律;丈量土地;登記戶口;把全國分成若干個國(省),由朝廷中央派人治理;發展交通,建設新的道路和驛站;還有就是採取統一的稅制。中臣鐮足死時,天智天皇賜姓藤原。從此,中臣家族便以藤原為姓。(全本小說網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