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要想著回報社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頓酒,劉傑喝得很是痛快,最後已經是有幾分醉意了。他打發司機小鄧去結賬,不過服務員告訴他,黑子已經悄悄去結過賬了,這樣一個細節,讓劉傑更加感覺到了秦海的誠意。他答應秦海,第二天就去與於克岫等人聯絡,商討一個與秦海合作的方案,然後幾家一起到市政府去談。

秦海和黑子回到賓館的時候,已經是晚上9點多鐘了。黑子到柳耀忠的房間去看了一下,看到柳耀忠已經從外面回來,便把他請到了秦海的房間。

“秦總,你來了。”柳耀忠客客氣氣地向秦海招呼道,他的歲數比秦海大不少,但在秦海面前,他還是擺足了作為一個下屬的姿態。

“柳廠長,這些天你辛苦了。”秦海趕緊起身讓座。黑子則乖巧地沏好了一杯茶,端到了柳耀忠的身邊。

“剛才聽小傅說,秦總一來就去找了紅光廠的劉傑?”柳耀忠一邊向黑子點頭道謝,一邊對秦海說道。秦海見劉傑的事情,原本也不打算瞞著柳耀忠,所以剛才黑子去請柳耀忠過來的時候,已經把這件事簡單向柳耀忠介紹了一下。

秦海道:“我們從火車站來賓館的時候,恰好坐了紅光廠一個下崗工人的三輪車。老劉聽到訊息,就跑過來了。”

“還是你秦總的面子大啊。”柳耀忠半是恭維半是嫉妒地說道,“我約這些人見面,他們可沒這麼殷勤。現在知道秦總你來了,他們居然這樣急不可待地跑來了。”

秦海笑道:“哈哈,可能是因為我認識他們在先吧,畢竟還有一些朋友交情在內嘛。對了,老柳。你在這邊談的情況如何,有沒有適合開展合作的企業?”

“不是太順利。”柳耀忠道,“劉傑應該也跟你說了一些吧?我找了幾家廠子,條件談不攏,他們都希望我們能夠把他們的負擔都接過去,我很明確說了。我是來談合作的,這企業的負擔我管不了,這樣一來,大家就談不到一塊了。”

“就沒有能夠談下去的?”秦海追問道。

柳耀忠自嘲地笑了一下,說道:“當然不是,也有的廠長很好說話,什麼條件都能夠答應,甚至暗示我說廠裡還有一些原料,可以隨我處置。我看過了。光倒賣這些原料也能掙不少錢呢。”

秦海也笑了,他當然知道事情不會這樣簡單,能夠把條件說得這麼好的廠長,顯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在內的。照柳耀忠的描述,這些廠長幾乎是在出賣廠子的利益了,俗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果然。柳耀忠接著說道:“可是,我對這些企業沒什麼興趣。那幾個廠長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直接開口就跟我談回扣的事情,根本就不是想搞合作生產。和這樣的廠子合作,我也不踏實。”

“你的想法是對的。”秦海肯定道,“有這樣的廠長,廠子裡的風氣也好不到哪去。和這種企業搞合作。以後的麻煩絕對不會少。”

“是的是的,秦總說得太對了。”柳耀忠連連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所以這樣的廠子我不會去碰的。相比之下,老於那個金南化工廠確實不錯。裝置雖然陳舊了一點,但保養得很好,工人的素質也很高,有技術,也守紀律,是一個好的合作物件。”

“既然如此,那麼難處是什麼?”秦海明知故問。

柳耀忠道:“我瞭解過了,這個廠子有400多職工,其中有100多屬於閒雜人員,做不了什麼事情的。另外,他們還有200多退休工人,每個月的退休金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於克岫希望我能夠把所有的在職工人和退休工人都管起來,我只想要那200多個能做事的工人,其餘的閒雜人員我不想要。至於退休工人,和我更沒什麼關係,我肯定不會管的。

“我雖然今天剛到金塘,可是看到金塘的情況,好像是不太樂觀啊。這麼多下崗工人,都靠蹬三輪車來掙錢餬口,哪有這麼多的客人?聽他們說,這些下崗工人的生活狀態非常拮据啊。”秦海突然似乎說起了一件其他的事情。

柳耀忠與秦海相識多年,對於秦海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都有所瞭解,他聽得出秦海這句話裡的潛臺詞,不禁苦笑道:“秦總,你不會是又想做好人了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秦海笑道:“做好人也沒什麼不好的,我也是在工廠裡呆過的,知道工人的苦處。尤其是那些退休工人,一輩子都獻給了企業,如果老了卻拿不到退休金,晚年實在是太淒涼了。”

“可是,這件事應當是政府去管的。”柳耀忠爭辯道。

秦海道:“政府也不可能憑空變出錢來,政府的錢還不是企業交的稅?不管怎麼說,咱們算是先富起來的人,能夠幫別人一把的時候,還是儘量幫別人一把吧。做企業不僅僅是要掙錢,也要想著回報社會的。”

柳耀忠不吭聲了,他想起當年東耀塑料廠陷於困境的時候,秦海也是這樣幫助了他。當時秦海與他素不相識,完全是出於一片好心,給東耀塑料廠注入了資金,又幫他們開發了新產品,這才有了他柳耀忠的今天。到這個時候,秦海提出要同樣幫助一下金塘這些企業,柳耀忠實在找不出拒絕的理由。

其實,在柳耀忠與於克岫商談的時候,他也不是沒有評估過把金南廠的所有退休工人都接管過來的成本。200多退休工人,按每人每月50元錢退休金計算,一個月的成本也就是1萬多塊錢。如果他能夠與金南廠進行合作,1萬多塊錢的額外成本並不算很大的負擔。

先前他只是出於事不關己的心態,不願意去背這個負擔,但經秦海這樣一說,他覺得真把這個負擔背下來,也並無不可,最起碼,他還能夠落一個樂善好施的名聲,這對於他與金南廠進行深入合作也是有幫助的。

“秦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明天我就再去和老於談一談。對了,既然秦總你也到金塘來了,我們就一塊去談吧。”柳耀忠說道。

秦海擺擺手道:“不急,這件事先等劉傑去聯絡一下再說。”

接著,他便把今天與劉傑商談的情況向柳耀忠做了一個通報,柳耀忠驚詫道:“秦總,你這是想在金塘大幹一場啊?”

秦海道:“既然來了,就不能光談一家金南化工廠吧。金塘的化工產業有一定基礎,裝置和工人都是現成的,好好利用一下,完全可以建成一個化工材料基地。其實,你說的那些閒雜人員,我們也不能白白養著,他們也有兩隻手,要讓他們去做一些他們能夠做的事情。

這兩年全國的經濟狀況都不太景氣,但這個情況很快就會改變。我們要抓住現在這個機會,把這些企業盤活,同時牢牢地控制在我們自己手上。等到全國經濟開始全面復甦的時候,這些企業都能夠變成聚寶盆的。”

作為一名穿越者,秦海對於國家的整體經濟走勢是非常瞭解的。他知道,90年代的前兩年,國內市場疲軟,企業大面積停工停產,情況十分糟糕。但在南巡講話之後,全國的經濟就會重新回到快車道上,並進入一個長達30年的高速增長期。隨著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國內的原材料需求將會出現井噴式的上升,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屬於未雨綢繆之舉。

對於秦海的眼光,柳耀忠是十分信服的。時下許多民營企業家都對國家的政策心存疑慮,不敢輕易投資。但秦海卻告訴柳耀忠,國家的政策只會越來越有利於民營經濟的發展,所謂政策要“收”的說法,只是毫無根據的民間謠傳而已。柳耀忠正是因為相信了秦海的這個判斷,才會跑到金塘來洽談合作的事情。以秦海的意思,現在談的是合作,等到政策寬鬆一點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兼併了。

“秦總,你說該怎麼做吧,我全力配合你就是了。”柳耀忠向秦海表著忠心。

秦海道:“我們等劉傑的安排吧,他畢竟是金塘的老人,關係很熟,等他幫我們把線接上,我們再往下操作。”

接下來的兩天,劉傑幫著秦海聯絡了七八家企業的領導。與秦海上次來調研不同,這一回這些企業領導都是主動到市裡來與秦海磋商,省去了秦海奔波於金塘市郊之苦。秦海向這些廠長經理們瞭解了他們所轄企業的經營現狀,也與他們探討了合作的模式。由於秦海的開誠佈公,雙方的討論十分深入,也商定了若干與市政府溝通時候的要點。

與聯絡企業的同時,劉傑也開始到市政府進行遊說。金塘這麼多企業停工停產,市政府早已是滿腦門子官司。聽說有民間大款要來與金塘的企業合作,市裡各個部門都非常積極,恨不得早點把這些包袱甩出去。

三天之後,劉傑前來通知秦海,金塘市分管工作的副市長沈傳明表示要接見秦海。參加這次會談的,還包括了市裡幾個主管部門的領導,以及劉傑、於克岫等企業領導。照沈傳明的話說,這是一次三方會談,重點就是要解決各家國有企業經營的問題。(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齊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