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算不算引狼入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北溪市對於改造鋼鐵廠的決心如此之大,是秦海始料未及的。作為一名穿越者,他當然知道這些措施再離譜,相對於後世的改革來說也不過就是毛毛雨。到了若干年後,別說搞什麼聯營、合作,就算是私企兼併國企,也是小意思,當然,更狠的也就不必說了。

省裡給秦海定下的目標,說起來也是耐人尋味,秦海必須在一年之內生產出20萬噸的計劃外鋼材,這個要求倒的確是為秦海量身定製的。

在改革以前,所有的物資都是由國家計劃控制的,一家企業生產多少,一個地方能夠分配到多少,都是從國家計委那個層面就已經規定好的,大家照著計劃指標去做事即可。

改革之後,國家開始逐步地放開對經濟的控制,許多重要物資也開始出現了“計劃內”和“計劃外”的區分。所謂計劃內的物資,就是由國家計劃指定生產,所有的原材料由國家提供,所有的產品由國家直接調撥,無論是原料還是成品,價格都由國家統一規定,企業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生產者而已。

而所謂計劃外,就是國家計劃不管理的那部分,銷售可以由企業決定,價格也有比較大的靈活性。但由於這部分物資是不歸計劃調撥的,所以它的原材料供應主要也來自於企業的自行採購,相當於企業自主經營的部分。

北溪鋼鐵廠一向是以完成國家計劃為己任,在此之外,能夠提供的計劃外鋼材是十分有限的。安河省要搞基礎建設,從國家拿不到各種物資的指標,就只能動員省內企業增加生產來滿足需要。北溪鋼鐵廠如果能夠生產出更多的計劃外鋼材,這些鋼材就屬於安河省可以自由調配的物資。無論是自己使用,還是拿去兄弟省份交換其他物資,都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要搞計劃外鋼材,一是要進行企業的內部挖潛,使企業能夠有更強的生產能力;第二則是要有辦法弄到計劃外的原材料,這需要有一個長袖善舞、熟悉市場運作的人。在楊亦赫的眼裡。秦海就是一個能夠同時做到這兩件事的能人。

“徐秘書……不對,以後是不是應該叫徐廠長了?”秦海對徐揚說道。

徐揚擺擺手笑道:“咱們之間就別客氣了,你叫我小徐就好了……呃,好像你叫我小徐也不太合適哦,要不,你叫我徐大哥吧,我畢竟大你十幾歲呢。”

“公開場合還是叫徐廠長吧,私下裡,你們愛怎麼叫都成。”柴培德給定了個規矩。

“嗯。好吧,那我就斗膽稱一句徐大哥了。徐大哥,你剛才說希望採用聯營的方式來解決北溪鋼鐵廠的問題,對於如何聯營,你有什麼考慮嗎?”秦海問道。

徐揚道:“接到市裡給我的委派之後,我倒的確是想了一下這個問題,也正想和小秦你商量一下。北溪鋼鐵廠有2座鍊鐵高爐,4座鍊鋼平爐。編為兩個高爐車間和兩個平爐車間,不過現在都處於開工不足的狀態。

我的想法是。先拿出二號平爐車間的2座平爐與你進行合作,專門用於冶煉計劃外鋼材。一號平爐車間的2座平爐,則用於維持現有的生產任務,提供計劃內鋼材。這樣一來,我們就兩頭都不耽誤了。”

不得不說,徐揚當了這麼多年的秘書。做事還是非常縝密的。他知道,自己接手北溪鋼鐵廠之後,計劃內的生產任務是不能受到影響的,否則就是自己的失職。而與秦海的合作,屬於錦上添花的內容。做成了居然可喜,做不成也可以找到理由去解釋。因此,他採取了一個“一廠兩制”的作法,分出2座平爐給秦海,留下2座自己控制,以保證計劃任務的完成。

鋼鐵廠的生產流程大致是先用高爐鍊鐵,然後用平爐或者轉爐把鐵水冶煉成鋼水,最後透過鑄鋼和軋鋼環節,生產出鋼材。高爐生產具有連續性的特點,一旦開爐,就要一直冶煉下去,中間休風和停爐都是很麻煩的事情。秦海剛剛參與北溪鋼鐵廠的生產,顯然不適合直接接手高爐的管理,所以徐揚把高爐列在了與秦海合作的範圍之外。

秦海要生產計劃外鋼材,肯定不能佔用北溪鋼鐵廠原有的鐵水,而必須自己去弄原料鍊鐵。這個時候,北溪鋼鐵廠就相當於秦海的外協單位,負責幫秦海冶煉鐵水,提供給秦海的這兩座平爐使用。

“這樣好。”秦海點頭道,他也認為這樣劃分更為穩妥,萬一自己搞的那一套出了差錯,至少也不會影響到北溪鋼鐵廠原有的生產。

“那麼工人呢,如何安排?”秦海又問道。

徐揚搖頭道:“這個問題我沒有考慮好。你向楊省長說過,要調動工人的積極性,就要有更靈活的機制。但我們是國營企業,又不能搞你說的那一套機制。所以工人應當如何調配,我還真沒有一個好的辦法。”

秦海對於這個問題倒是進行過深思熟慮的,他說道:“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就這樣做,這2座平爐,算是我租用的。我另外再從北溪鋼鐵廠招聘工人,所有被我招聘來的工人,在北溪鋼鐵廠按停薪留職處理,不發工資,工資一律由我負擔,大家自願選擇,絕不強求,如何?”

“萬一沒有人願意到你這裡來呢?”柴培德在旁邊問道。

秦海道:“如果真是如此,那我就從平苑鋼鐵廠調工人進來,再從社會上招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嘛。我保證我的工人工資能夠達到北溪鋼鐵廠的兩倍,我就不信沒人願意來應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我擔心這樣一來,我們北溪鋼鐵廠就留不住人了。”徐揚半開玩笑地說道。

秦海道:“想拿我們的雙倍工資,也不是容易的。最起碼得學技術,得服從管理,違反一次勞動紀律就扣5%的工資,違反10次。就扣回到北溪鋼鐵廠的水平了。違反20次,一個月就白乾了。”

“這樣做,倒是符合商品經濟的原則,可以試試。”柴培德肯定道,“楊省長專門提出讓小秦來做這件事,恐怕也是看中了小秦在這方面的經驗。”

徐揚點了點頭。說道:“小秦這樣做,對於我們本廠肯定也會造成衝擊。等到大家看到去小秦那邊的工友掙到了錢,他們就會要求本廠也提高工資,那時候我們就可以向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就叫示範作用吧。”

“正是如此。”秦海應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陸續就把北溪鋼鐵廠與秦海進行聯營的事情商量妥當了。北溪鋼鐵廠在初期主要是提供2座平爐及相應的連軋裝置,秦海以承包的方式進行經營,向北溪鋼鐵廠支付相應的承包管理費。平爐所需要的鐵水由北溪鋼鐵廠提供,雙方以一個合理的價格進行結算。至於生產出來的鋼材。銷路是不用發愁的,現在省裡十分缺乏鋼材,將會以相當於黑市的價格進行採購。

作為聯營的一方,秦海當然不能以個人的名義出現,而是使用了平苑特種鋼材廠的名頭,這樣說出去也顯得比較正式一些。為了進行有效區分,未來北溪鋼鐵廠的本部仍使用北溪鋼鐵廠的名字,而與平苑特鋼廠聯營的部分。則稱為北溪特鋼廠。

“小秦,我覺得你是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的樣子啊。看這陣勢,未來你們如果發展起來,說不定就把我們北溪鋼鐵廠給吞併了。現在想想,我這算不算是引狼入室啊?”談完相關的細節之後,徐揚笑著對秦海調侃道。

秦海道:“大家平等競爭,共同促進。追求一個雙贏的結果不是更好嗎?”

“對,雙贏,小秦的這個說法好。”柴培德讚揚道。

合作意向商定之後,接下來還有一系列的手續要辦。秦海代表平苑特鋼廠與徐揚簽訂了協議,取得北溪鋼鐵廠二號平爐車間的經營權。年上交經營承包費100萬元,同時要保證向安河省提供不少於5萬噸計劃外鋼材,這部分鋼材要計算在北溪鋼鐵廠所提供鋼材的份額之內,換句話說,就是算在徐揚的政績之內。

有關經營承包費的問題,大家倒是糾結了一番。100萬元對於個人來說,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柴培德和徐揚都擔心秦海無法接受。但要說把兩座平爐交給秦海去經營,如果一年只收幾千塊錢,又根本說不過去。

秦海對於這個額度並沒有提出什麼異議,平苑鋼鐵廠前一段時間生產軍鏟以及向日本出口特種鋼材,已經掙到了近100萬的利潤,完全能夠支付得起這筆承包費。而且未來如果真的能夠生產出20萬噸鋼材,利潤將是以千萬計算的,100萬元的承包費又何足掛齒呢?

合作意向書簽訂之後,被迅速送往紅澤,呈交給楊亦赫及省計委、經委的有關領導圈閱。在得到各有關部門的認可之後,這個合同才算是正式生效,北溪特鋼廠的牌子也正式地掛到了二號平爐車間的門上。(未完待續。。)

ps: 又耽誤了,這兩章本來也不太好寫,要自圓其說不太容易。

書評區有不少書友對書裡的內容發表了意見,橙子都看在眼裡。有些細節方面的問題,是橙子的疏忽,大家多諒解。還有一些情節上的安排,恕橙子無法一一解釋了。

橙子勉強也算是官方智囊機構的一員,有些官場上的規則,多少接觸過一些。有些書友說橙子寫的內容不合理,可能是觀察問題的角度有些差異吧。橙子不想在正文中花太多的篇幅去解釋每一個問題的理由,這樣看起來就累贅了。

歡迎大家在書評區發帖討論,也可以加179-818-252,與其他書友一起聊聊。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齊橙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