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就是這麼豪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察,《黃金羅盤》首映票房出來了,你猜猜有多少?”

隔兩天,格溫妮絲笑盈盈地走進了辦公室。

李察放下手中的筆,抬頭看向了她,“看你笑得這麼燦爛,《黃金羅盤》成績應該不怎樣。”

“哈哈, 是的,首映票房4784萬美元,差的一塌糊塗。”

格溫妮絲笑道。

“4784萬?”

李察皺了皺眉,“你說的首日,還是首映三天?”

“是三天,第一天拿到了3090萬票房,第二天1100萬,第三天不到700萬。”

格溫妮絲放下資料夾說道。

“這麼誇張?”

李察看了看《黃金羅盤》的資料, 12月7日上映,開畫3571家影院,比《鋼鐵俠》略少,但規模不算小。

第一天收入3090萬美元,單館平均收入8200萬美元,比《鋼鐵俠》開局差一些,但也不算太差。

可到了第二天只收入1千萬出頭,斷崖式下降,這個資料就像這部電影的題材一樣,有點魔幻。

這部電影改編自暢銷小說,算是個大IP,自帶流量。

兩家製作公司水平也不錯,電影製片成本高達1.8億,宣傳規模也很大,業界預計這部電影的首映票房在1億上下。

但現實很殘酷,上映三天連5000萬也沒有。

電影票房太差, 院線方面會自動減少電影的排片量,換上更賣座的電影, 這是院線的權力。

減少排片量之後,電影票房就會越來越差。

按照《黃金羅盤》這樣的跌勢,上映一個月大概連1億票房也沒有。

對於一部製作宣傳成本高達2億多的電影來說,這個資料太慘了。

“虧損的原因找出來了嗎?”

李察問道。

“在這裡。”

格溫妮絲又拿出一份報紙,“有三個原因一個傳聞,原因一是電影本身存在很大的問題,原因二,用人不當;原因三《鋼鐵俠》票房表現太強勢,一個傳聞是華納方面在票房上做了手腳。”

“這個傳聞很有趣。”

李察點了點頭,翻開報紙先看了第一個原因。

《洛杉磯時報》在今天的電影板塊,用了整整半個版面,來吐槽這部電影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黃金羅盤》三部曲的商業價值遠遠低於《哈利波特》、《指環王》、《納尼亞》。

《黃金羅盤》從上架之後,一路被《哈利波特》碾壓,也沒有《哈利波特》《指環王》系列擁有眾多的鐵桿書迷。

比起同期上映的漫畫角色《鋼鐵俠》,更是遠遠不如。

商業價值不高,也決定了這部電影的票房上限不高。

第二,《黃金羅盤》雖是一部兒童讀物,但內在的世界觀卻非常深刻,甚至恐怖。電影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帶著靈寵拯救小夥伴,拯救世界的故事。

小女孩被父母拋棄,沒人要她,親生母親還搶奪她的黃金羅盤,她的夥伴被關進科研所做研究,她在營救小夥伴的過程中,又遭遇了宗教的迫害。

整個故事一點也不溫馨,家庭、社會,都顯得冰冷殘酷。

這就導致了兒童觀眾和大人都不能接受,兩頭不討好。

與《黃金羅盤》相似的《哈利波特》系列,也是用小孩當主人公,但《哈利波特》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顯得美好一些,讓觀眾跟著小主人公們冒險,一起去見識瑰麗的魔法世界,也見證小主人公們的友情、愛情、親戚。

這種設定對各個年齡段的觀眾,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三,《洛杉磯時報》認為《黃金羅盤》是對原著進行破壞性改編和閹割,導致原創性和新鮮感喪失殆盡。

原著最吸引人的地方有四點:早期機械工業時代的黑暗世界觀、獨創的‘並行空間’、影射‘原罪’的精靈切割理論、‘倡導無神論’對宗教的批判精神。

第二點‘並行空間’,由於編劇兼導演的克里斯·韋茨擔心支線太多,把劇情搞得太複雜,所以很粗糙地砍掉了這個亮點。

第三、四點是對宗教的批判,由於擔心電影會被宗教團體抵制,在劇本撰寫階段刻意弱化這兩點。

在改編過後,只剩下了第一點黑暗世界觀。

對於一部為兒童拍攝的電影,只留下這一點,完全變成了恐怖故事。

《洛杉磯時報》認為上面幾條是主要原因。

下面還有兩個次要原因。

第一是用人不當,克里斯·韋茲導演對原著的解讀不夠深刻,又在拍攝前否決其它編劇的劇本,親自操刀改編劇本。

報紙上說,《指環王》系列之所以大獲成功,是因為彼得傑克遜是《指環王》的骨灰級粉絲,從小就喜歡這部小說,把《指環王》改變成電影,是他從小到大的願望,正是這份熱愛和堅持,塑造了經典電影《指環王》。

而《黃金羅盤》導演克里斯·韋茲,同時也是電影的編劇,他對原著的態度絕對比不上彼得傑克遜導演虔誠,甚至比不上普通書迷。

除了用克里斯·韋茲導演不當,還有用妮可基德曼當女主角也有不當之處,這裡的不當不在表演上,而在於運氣。

妮可在2003年成為奧斯卡影后,之後陸續接了幾部電影,票房成績很差,被認為是‘票房毒藥’。

投資1.8億的《黃金羅盤》也難以倖免。

報道中用調侃的語氣說《黃金羅盤》撲了,她的毒性又強大了幾倍。

第二個次要原因是同期上映的《鋼鐵俠》實在太強大了,無論劇情、特效、服裝、音樂、佈景、臺詞、風格,全都達到了一流水平。

鋼鐵俠的機械戰甲,高科技、功能強大、造型酷炫,不管從哪個角度比較,都比《黃金羅盤》中的魔獸更有魅力,也跟令人嚮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外在選角上,《鋼鐵俠》男主角小羅伯特唐尼,長相英俊,又拿過奧斯卡提名,拿過英國電影學院最佳男主角獎,演技精湛,在電影裡談吐風趣,魅力很強大。

女主角小辣椒是鋼鐵俠的助手,精明能幹、性感迷人,飾演小辣椒的格溫妮絲,膚白貌美,又帶著優雅的書卷氣,本身演技也不錯。

她的表演給角色增添了三分魅力,受到影迷們的喜愛。

除了選角很成功,還有電影的宣傳做的同樣成功。

《鋼鐵俠》在上映幾個月前,就開始了大規模的造勢。

第一階段分階段曝光劇照,在之後四個多月,先後釋出了四款預告片。

第二階段在電影上映前做鋪墊,先啟動周邊產業,在6月份與玩具公司‘孩之寶’共同開發並推廣了鋼鐵俠系列玩具,又聯合世嘉遊戲公司則推出了《鋼鐵俠》線上遊戲。同時又跟7-11連鎖店合作,發行周邊產品。

第三階段就是上映前的大規模宣傳,狂轟亂炸,各種電影廣告,深入到城市的各個角落,讓人不管在哪裡都能看到。

這樣做宣傳有點鋪張浪費,但確實很有效果。

《鋼鐵俠》上映五天拿到了1.68億美元票房,表現十分豪橫。

相比之下,《黃金羅盤》投資1.8億,沒有商業贊助,票房成績稀爛,既悽慘又可憐。

原本的‘重金屬之戰’,在上映首周就分出了勝負。

“鋼鐵以碾壓性的優勢戰勝黃金!”

《洛杉磯時報》最後寫到。

李察輕輕一笑,“有關那個傳聞,知道的人的多嗎?”

“非常多,電影圈裡差不多都知道了。”

格溫妮絲正在櫃檯泡茶,回頭看著他笑道,“聽說新線和維恩斯坦高層的人昨天跑去華納兄弟影業討要具體資料,華納給出了資料,兩家不相信,還說要起訴華納兄弟。”

“這樣做對華納的形象有很大負面的影響,為了幾千萬分成搞壞了公司的招牌,明顯不划算,華納不會不知道這一點。”

李察摸著下巴沉吟道。

大電影公司經常在票房資料上做手腳,這是一種司空見慣的事情。

但平時做的比較隱蔽,不會搞得太離譜,也不會讓人爆出來。

這一次《黃金羅盤》的票房資料垮得太厲害,觸目驚心,如果真是華納的手腳,那也未免太貪心了。

如果沒有做手腳,那電影票房就是真的很差。

到底是華納不顧臉面,硬吃票房,還是電影票房資料本就那麼爛?

這個還需要時間去瞭解。

“喝杯茶,看我泡的怎麼樣。”

格溫妮絲端著兩杯紅茶,遞了一杯給他。

“謝謝!”

李察接過來聞了聞,抿了一口笑道,“很不錯,以後有時間了常來給我泡茶。”

“好的,我的大老闆。”

格溫妮絲眨著眼睛微微笑道。

——

《鋼鐵俠》在第二個週末又拿到了8702萬票房,上映十天累計在北美拿到了2.41億美元票房,連續兩週票房冠軍。

而海外地區,主要是歐洲地區,上映一週拿到了1.53億美元票房,成績不比北美地區差多少。

相比《鋼鐵俠》的紅火,《黃金羅盤》的資料顯得很爛,上映一週只拿到5477萬美元。

太慘了。

慘到讓人對新線和維恩斯坦產生嚴重同情心。

一部投資1.8億的電影,宣傳規模又非常大,票房怎麼會差到這個地步?

有人認為電影質量太差導致的結果。

更多的人認為,這件事跟華納兄弟的常規操作有關。

人人都知道華納想早些把新線收歸旗下,但新線影業方面一直想保持獨立性。

這兩者的關係就像是丈夫與小妾的關係,早些年華納收了新線當小妾,還給了彩禮,新線也答應了,但條件是要住在外面,不回到華納集團那個大集體裡,華納暫時答應了,但還是想找機會把新線收回去。

只是之後幾年新線自立自強,慢慢發展壯大,靠著《指環王》系列,比好萊塢七大影業還強大,甚至不比華納集團旗下的正房夫人華納兄弟盈利少,這讓新線強勢了起來,甚至想擺脫華納的控制。

華納當然不允許,一直在等機會完全收服新線。

這一次《黃金羅盤》真是個好機會。

業內人士猜測,這部電影本身資料不理想,加上華納的暗中操作,票房變得更差,才會變成現在的局面。

但華納完全否認了這種猜測,表示很冤枉,這一次沒得到好處,還惹了一堆麻煩。

華納方面在週五召開了一場公證會,把公司所有原始數據和資料,交給第三方製片人工會仲裁,一旦發現問題,華納方面願意承擔所有法律責任。

製片人工會和多家律師事務所在調查了所有資料,調查了所有院線的票房流水資料,並在多家院線實地調查,還抽樣採訪了多個城市的觀眾。

得出一個結果,這部電影票房成績是真的很差,華納方面給出的資料有問題,但問題極小,跟票房資料差沒一點關係。

這個結果由製片人工會和幾家大型律師事務所共同給出的,可信度非常大。

調查結果出爐,圈子裡稍稍平靜了一些,但猜測依然有很多。

不管猜測怎麼樣,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新線影業和維恩斯坦影業虧大了。

特別是連續虧了兩部大製作的維恩斯坦影業,還能繼續堅持下去嗎?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