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六十五章傳書信夢中見龍王 武侯計川蜀藏殺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一路上諸葛明暗藏心事,從洛河行船至華陰後,趕忙棄舟登岸,做馬車至陳倉道。

一連三日舟車兼程,總算靠近川中地界。林錚指著前方對諸葛明說道:“侯爺,前方便是陳倉道口,入了陳倉道便是西川。”

諸葛明一眼望去,果然前方山峰緊密,恐是道艱險阻,不禁想起後世那首詩來。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諸葛明不禁唸誦道,眾人鴉雀無聲的看著諸葛明。蔡邕心裡更是翻起驚天駭浪,臨場作詩就算是他也要沉吟一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快拿筆,記錄下來。”蔡邕趕忙對身邊的下人吼道。諸葛明被蔡邕一吼,也回過神來。

“侯爺,你的佳作實在太棒了,不知可已成篇?”蔡邕一臉不好意思,剛才實在是太魯莽了些,畢竟這靈感只是一時,若是打斷了就再也沒那種狀態了。如此想來,不由的有些後悔,奈何卻是意猶未盡,蔡邕不禁一臉緊張的看著諸葛明。

諸葛明啞然失笑,故作沉吟一番道:“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此行西遊何時還?畏途巖不可攀。”諸葛明將李白的蜀道難全文默誦,中途又改了幾個字。蔡邕一臉欣喜的將抄下的詩章放在懷裡如獲至寶,看向諸葛明眼神也不一樣了,彷彿看向一個漂亮的小媳婦。

眾人也被諸葛明驚呆了,太學院的學生看著諸葛明眼睛閃著光。難怪朝廷會讓對方參加儒道盛典,就憑才學,也讓諸多大院弟子望塵莫及。

過了陳倉道,諸葛明心念龍靈之事,片刻也不敢停歇,當日辭別陳倉守將步入漢中。漢中太守張魯畏懼諸葛明和朝廷大開城門,諸葛明心中甚是滿意,在漢中稍作修整,好生寬慰,張魯心中這才安心。期間二人相互論道,張魯心中更是欽佩不已,萌生出拜諸葛明為師的想法,諸葛明自然不肯允諾,張魯略微失望。

次日,諸葛明登上張魯準備的船隻,延著漢水而下朝成都而去。大船入了漢水,一連三日大雨傾盆。大船行走艱難,諸葛明方知川中天氣多變,每逢此時是雨季豐富之時。

“老人家你可知漢江在何處?”諸葛明看向大船的船家問道,對方常年在水中行走定然知道川地水系。

那老者指揮著水士搖著擼,一臉詫異的看著諸葛明。

“此處便是,川中人曰漢水,川外人曰漢江。”諸葛明心中一喜,趕忙抱拳致謝。

是夜,諸葛明立在船頭。令林錚領二十名天罡衛背身把守。諸葛明盤膝而坐,點上沉香,一時間煙霧皚皚,諸葛明念動道家真訣。片刻神魂便出了身子,卷著血書入了漢水。

水底一篇漆黑,也不知龍宮何處。好在血書上的精血指引,約莫半刻,諸葛明行至一處水宮,此地竟空無一人,諸葛明不禁奇了怪,按照指引卻是到這無疑。

諸葛明四處轉了一圈,見四下無人便將血書放置龍桌上,便轉身離去,以此同時龍桌上的血書消失不見。

回到船頭,沉香剛好燃盡。諸葛明整了整衣袍踏入艙房入睡。時至半夜風停雨住,諸葛明卻已夢遊身外。

“你是何人?”諸葛明發現自己和一名老者面對面的站在水上,天地間茫然無際。

“小友無需方,此乃我之水境也,老朽乃江漢龍王,小友千里遞小女傳信,老朽不勝感激,特來道謝。”老者趕忙開口說道。

“如今大雨已收,待明日小龍施展風雲之術,小友順風順水,不出三日便可到達成都。”

諸葛明聽後趕忙拜謝,待抬頭老者早已不見其影。諸葛明四處尋找,猛的醒來卻已是天明。出了船頭果然晴空萬里,江風陣陣,船帆飽滿。

有著江漢龍王的一番助力,船行速度大大加快。不出三日便過了江油入了成都。劉焉率領益州文武百官出城迎接,諸葛明下了船後,劉焉趕忙迎了上去。

“我等見過武鄉侯,西川道路行走艱難,侯爺一路辛苦了。”

諸葛明趕忙回禮,對方也算漢末少有建樹的皇親宗親,當年黃巾入侵冀州,便是劉焉一手抵禦的。如果不是對方野心太大,獻言朝廷下方軍政權冊封州牧,也不至於天下大亂。

諸葛明一眼掃過益州眾人,便心知自己此番前來並不受待見。雖然眾人無甚片語,不夠那冷冰冰的神色連蔡邕也看的出端倪。

自劉焉入主西川後,便道路閉塞,不與外通。一方面是避免戰火。一方面是鞏固內政,削弱朝廷的影響力。而這幾年,兩川確實變成了只知劉焉而不知天子的情況。西川素來有天府之稱,若是西川有變,則關內不得安生。

諸葛明表面不為所動。心中卻甚是憂慮,強顏歡笑和劉焉入了成都府,劉焉亦在府內設下酒宴。

宴過三巡,諸葛明藉故不剩酒力推遲而出,緊接著蔡邕亦是跟了出來。

“侯爺,心中憂慮否?”

諸葛明轉身一看卻是蔡邕,回過頭道:“蔡公不憂也?”

“何憂之有,劉焉雖有雄主之風,乃何其子堪弱不成器也。”

諸葛明聽後,眼前一亮,一時間便計上心來,趕忙向蔡邕拜謝,徑直回了驛館。

驛館內,諸葛明連夜寫了一封奏報送往洛陽。

那人領了書信後,前腳剛出成都北門,便被一箭射殺。

成都府內,劉焉閉目躺在榻上。

“董伏,書信說了何事?”劉焉開口問道。

“武鄉侯書信,並沒言其他,反倒是向主公歌功頌德,同時表彰了公子為南郡太守。”董伏趕忙說道。

劉焉笑了笑說道:“這武鄉侯年紀輕輕,卻聰明的緊,令吳懿將隱藏在驛館的刀斧手撤了吧,書信另遣人送往洛陽。”

驛站內,林錚附耳在諸葛明耳邊輕聲說道,諸葛明臉色陰沉一聲冷笑,望著成都府盡是殺機。

ps:喜歡本書的求收藏,求推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