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四十章衣帶詔董國舅獲俘 諸葛明罵死楊太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辯臉色黑青,一拂袖案臺上的奏章落了一地。四周宮女侍從瑟瑟發抖,諸葛明示意宮女們退下,慢慢將地上的奏章撿起來放好。

“陛下,與其生悶氣,不如先剪除內黨。”

劉辯聽後,捏了捏拳頭。自是諸葛明當日之言以為戲爾,今日果真應驗,更可恨的是,朝臣竟有一半要謀反,難道他的帝位真的名不正言不順。

“孔明,朕莫非不如協弟。”劉辯嘆了嘆氣,一臉沮喪。

“陛下,先帝百官有反呼。”諸葛明反問道。

“先皇,先有黃巾之亂,後有西涼董賊作亂。”劉辯一臉詫異的回答道,不知諸葛明何意。

“百官矇蔽聖聽,宦戚專政故先皇不查,官逼民反。今陛下有漢武之姿,朝中焉有人不懼。”諸葛明寬慰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辯聽罷不由怒拍桌子,著令諸葛明剪除西涼黨羽,同時籌備糧草。諸葛明心中瞭然,怕是又要西征了。

出了宮門,諸葛明領了聖旨。著張搜查董府,張遂領甲士兩千往董重府上而去。

國舅府的董重還未發生何事,便被張帶兵團團包圍。

董重見狀暗道不妙,欲要藏匿脫身,卻被眼尖兵士一把抓住,架到張面前。

董重臉色變了變,張一臉冷笑。對身旁的軍士問道:“可有搜到什麼”

“回將軍,府中並無異狀。”

張眉頭緊鎖,忽然眼睛看向董重的衣帶,似乎與常人略微不同。

董重心裡一慌,一把掙脫甲士束縛怒道:“張此番太過了,莫說你個從五品將軍,就算是陛下也得叫我一聲國舅,別以為諸葛亮護你,你就可以屈辱當朝大臣,我要見陛下。”

張哈哈大笑,懷中掏出明光聖旨,董重如遭雷擊。

“還有何話說。”張向前逼近一步說道。

董重把心一橫,咬了咬牙。忽然猛的上前,雙掌拍在張的胸口。四周甲士,被董重突如其來釋放的氣息震飛出去。

“儒道三境,筆若驚風雨,沒想到堂堂國舅,竟然是身懷不露的儒道高手。”

“這是你逼我的,我董家儒聖之後,豈無底蘊。”董重惡狠狠地說道,氣息猛的灌入。

張身上衣袍盡碎,一陣光芒,諸葛明緩緩走了出來。

董重一臉驚疑的看著地上碎布倒退了幾步。

“剛才不是張是你?”

“國舅爺,好掌力,張給國舅爺一個見面禮。”

只見張從門外帶著一個青衣侍女進來,董重大驚失色。

“你不是死了嗎?”此女正是董府侍女,衣帶詔當晚,此女正是那晚侍奉的小翠,那晚過後董重就令人暗殺,奈何此女又突然出現。

“很意外”諸葛明戲膩道。

“原來你們早就知道了。”董重一臉死灰,自小翠出現後,便知自己的一舉一動全部在對方眼皮底下。眼睛看向諸葛明,這個一臉笑意的少年竟然讓他感到驚恐。

洞察如妖,修為深不可測,那掌十層的掌力,竟只能逼其現出原形。張一把上前抽出董重的衣帶,撕開後果然是董太後的親筆詔書。

“洛陽城門是否把守住了。”諸葛明問道。

“回侯爺,叛逆插翅難飛。”

諸葛明看了一眼癱倒在地的董重,令張好生看壓。便手拿衣帶詔,緝拿同犯。不一會連同太尉楊彪等十一人全被拿下。

次日大朝會,朝堂上空出好幾個位置,眾人不由的一陣驚疑。

隨後劉辯從後室走入昭和殿端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昨日諸葛明將衣帶詔呈上後,他徹夜失眠。一太尉一國舅還有一甘重臣,連同太皇太后親祖母。劉辯心裡不難受是不可能的,縱使是天子也是十二歲的孩子心性。

諸葛明站在朝堂上,忽然看見劉辯身旁的小黃門有點眼熟。仔細一看竟是小七,在看看劉辯精氣神十分的差,不由的想歪了,不由咧嘴一笑。

“武鄉侯何樂乎?”劉辯正心煩,看見諸葛明心情比他還順暢,不由的生氣道。

眾人見劉辯生氣,不由冷臉旁觀。若有機會踩上一把,甘之如飴。

“臣為陛下賀。”諸葛明整了整朝服,出列說道。

劉辯一臉詫異,諸葛明裝作一臉眼熟,暗自朝小七擠了擠眼,小七趕忙低頭,劉辯順著諸葛明的方向看去後,尷尬的咳了咳。

“今陛下獨居未央,還需長樂,臣提議當徵選一女子入主長秋,以正後宮。”諸葛明看了看劉辯,心中暗笑,假裝順水推舟。

“臣附議”諸葛明一看原來是尚書盧植。

“臣也附議”諸葛明看去,正是近日班師的皇甫嵩。

“臣等附議”

劉辯看了眼百官,偷偷的瞧了眼小七。看到始作俑者諸葛明後,心裡已經將其千刀萬剮。

劉辯清咳一聲,選後一事由武鄉侯去辦,今日還有一事告知臣工。

諸葛明心中一稟,退回班列。

“傳董逆。”隨著劉辯一聲令下,張押著董重楊彪一干人等進入大殿。

眾人看後一臉失色,今早不見這些人還詫異來著,沒想到他們卻深陷牢獄。

“武鄉侯,稟明因果。”

“諾,”諸葛明站列出來,手執衣帶詔,痛斥董重等人食君恩不報國,通叛逆等數十條罪狀。一時間人證物證具在,百官譁然。

“奸臣誤國,昔有晁錯亂國以致七王之亂,今陛下聽信孺子,乃自取滅亡,我等死不足惜,可惜孺子治國,我大漢江山終悔陛下手上。”太尉楊彪喊道。

“本侯奸臣,楊太尉焉是治世能臣?食君祿叛其君,不忠也,不能繼父志,無功於廟堂,不孝也,輔兩朝不能開聖聽,無才也。如此不忠不孝無才之輩焉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詞。”

楊彪聽後,怒氣攻心,雙手顫巍巍的指著諸葛明。旋即面朝殿外跪道:“我楊彪有愧於先父,有愧陛下,有愧漢室。”說罷,便朝殿住撞去。

劉辯大驚,忙令人拉住,終究晚了一步,一時間血濺當庭,死於柱下,百官無故哀嘆。諸葛明一臉懵逼,還未反應過來就罵死了一個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