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綠星奇遇 第十一章 樹 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食物組的收穫是很大的,我們捕獲了較多的六足蟹,巨藤壺和烏龜貝,這還是我再三提醒大家不用過量採集的前提上。這些海鮮既然在海灘上遍地都是那就應該每天吃多少取多少。並且以我的經驗,海鮮應該搭配其它食物食用,當飯吃再好的腸胃也會吃壞的。大家也接受了我的建議,第一頓海鮮每個人吃的都不多。

和食物組的豐收相比,建房的羅宇祥他們進度就相當慢了。在食物組收工完畢後我過來看一下目前的進度。建房的場地大致除草平整完畢,有一顆樹被砍倒,樹杆被截成兩三米長的樹樁,老羅他們此時正用青霜在削尖這些木樁,我一下子都不明白他們要做什麼。

“老羅,你把這些木樁削尖了做什麼?”我看著七八根已經加工好的木樁問道。

“做房子的木樁基礎啊!”羅宇祥朝我瞅了瞅,似乎在說這你都不知道。

“噢,你打算一幢房子每根立柱下面打兩到三根?”我之前告訴羅宇祥第一座房子不用太大,六米寬、七米長就可以了。每座房子四根立柱,二層,層高在3米左右就可以了。

“是啊!”羅宇祥朝我走了過來,四處打量著周圍的植被道:“木樁基本做好了,可有個問題,用什麼工具把木樁打下去呢?”

我一愣,之前倒是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羅宇祥說的沒錯,基礎對房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在叢林裡是打下幾根木樁當立柱。有了立柱再做成吊腳樓的樣子,可現在沒工具,打木樁成了個大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個問題似乎難倒了大家,正在削砍木樁的卡特和圖姆也停下了手中的活,齊頭頭看向我和羅宇祥。打木樁沒有現代化的工具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對大家建房的積極性是個很大的打擊。

我坐被砍倒的木樁上,看了看周邊的樹木,這裡的樹可能由於猛烈海風的緣故都不高,有幾顆樹撲到在地,根系都露了出來。樹高的也就十來米,矮的十米不到,樹的分枝點普遍在樹高的三分之二處到二分之一之間,留下下面一大載齊整挺拔的樹幹,這些樹到是良材啊!。看著下面光光的樹幹和嬌小的樹冠我突然有了主意。

“老羅,你也不用為打樁發愁了,找現成的就行了。”我興奮的躥了起來,為我自己天才的想法感到一陣激動。

羅宇祥此時也正低頭思索,聽我如此說抬起頭來奇道:“哪裡有現成的?”

我踢了踢樹杆:“這不是現成的嗎!”

羅宇祥雙眉一沉不明我言道:“你說詳細點。”

“其實我們完全不用打木樁的。”我笑了笑道,“我們打木樁是為了給柱子找基礎,可只要找到現在的合適柱子不就行了。”

大家都被我的言論給吸引了,各人目光全都射向了我。

“靖天,你就不要賣關子了,

說明白點。”虹音有點性急起來道。

我笑了笑,踢了踢旁邊的樹杆:“這裡的樹分枝點挺高,其實就是房屋天然的立柱,我們挑幾顆合適的樹當柱子,把旁邊其餘的樹都砍掉。砍下來的樹就地加工,或做房屋框架梁或做牆板。留下當柱子的樹樹冠部份可以砍掉但也可以留著一部份遮風擋雨。如果砍掉就留主杆當柱就行,留下一部份樹冠其實也不錯,因為屋頂也是要蓋的,樹冠留著整幢房屋顯得更天然。造好後相信會非常有意思,非常有味道。“

“好主意!”卡特大聲贊到,“小夥子腦子就是好使,我們這些老家夥造船可以,幹其它的就沒麼靈光了,看來你以後就不要去尋什麼食物了,就留在這裡造房子好了。”我被贊的有點不好意思,嘿嘿乾笑了幾聲。

我的主意得到大家一致的認可,羅宇祥還懊惱剛才怎麼沒有想到這個辦法,還費盡體力削什麼木樁。不過我告訴他木樁還是用的到的。相信這裡野獸會比較多,這些木樁可以挖陷阱後埋置在陷阱內殺傷獵物,也可以用作防護隔離柵欄。

我們選了最平坦的一片林地開始造房子。這處叢樹木有十來株,我和老羅轉了幾圈,決定選其中六株作為支柱,其它的樹原則上都砍掉。我們轉來轉去好容易才選了六株枝杆挺拔、粗細適中的樹。這六株樹的胸徑都在三十釐米左右,它們形成了天然的6乘8米的一個矩形,分支點都在七米左右,這高度足夠我們造二層的房子。大家決定先好好造一間,在積累經驗後再多蓋幾間。以這處房子為中心,我還考慮打造一個自然的庭院,為此對房子邊上的幾顆樹就不打算砍了,留著會很有意思。在商討好總體的事後天色漸暗,於是大家準備明天一旱抓緊幹。

翌日,迎著初升的太陽一行人歡歌著朝林地走去,到了林地我們首先清理六棵樹的分枝。對於低矮的枝條我用青霜一劍就削了下來。此時我在塞爾塔和絮扉練劍的成果就體現出來。每處枝條我都能貼著分枝底乾乾淨淨的把整條分枝都削下來,斷口也整潔的很,既不傷了主杆也不留半點殘枝。而操斧的卡特枝條處理的就沒那麼乾淨了,經常把主杆砍傷還時常留下殘枝來讓我修理。看的卡特他們一愣一愣的。

六根天然的木柱很快加工完成,於是我們開始準備梁板。梁板取材就另外伐樹了,由於青霜劍太好用了於是伐樹的任務全交給我了。二三十公分的樹一個橫切就解決,再粗點的樹先來個對穿然後轉一圈也就完成了。很快我們就把房屋邊上該伐得樹都給砍了。

砍下來的樹我們照例砍掉分枝,由我削成一段一段合適的長度。這就樣我們一共粗加工了十二根大木料,十二根大木料是用來做房屋的橫樑的,每層六根。這些梁表面只作單面削平,這又交給了我,我一手握住劍把,一手緊緊捏住劍鋒,青霜就像一把刨子一樣把橫

梁一面刨成二十釐米寬的平面。

其他人也沒閒著,一些人清理移除砍下的枝條,逐漸清理出一片可供施工的場地。大家在這片場地上開始做起活來。圖姆和老羅拿著鋸子一邊嘆氣一邊使勁的來回鋸其它的枝條,雙眼盯著青霜直冒光。雖然青霜很好用,但也不能什麼事都讓它去做,日子還長著呢!能少用它就少用吧!那些砍下的樹木先被堆放在旁邊,米嫩法萊爾和虹音拿著小斧砍著細枝,細枝砍下來後準備編成牆板和樓板,綁紮編排的工作女士更加擅長。好在飛船上繩子還是相當的多,這也省了我們很多功夫。

大家幹勁實足。女士們對這些粗重的木活也毫無怨言,在度過了讓人煩燥的太空等待生活後,腳下踏實的陸地感覺讓我感覺無比美好。

十二根橫樑初部加工完畢,接下來就要把它牢牢地固定到樹杆上。這一部很重要,如果固定不好整個房子就不穩定。雖然沒有釘子等固定的工具,但我早已想到了辦法,地球上東亞一帶的古建築都是木結構據多,它們建房時基本不用釘子而是採用隼卯連線。這次我們也採用這種方法。

我小心翼翼的把青霜刺穿樹杆,挖出寬十釐米,高二十五釐米左右的樹洞,然後把橫樑兩端加工一下,尺寸上比樹洞要小一些,這樣方便安裝。加工好後眾人通力合作,好不容易才把一條梁安了上去。有了第一條的經驗,第二條安裝就更方便了。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在日落之前終於把十二條梁都安裝到位。

“啊!”大家看著安裝到位的房屋框架不禁歡聲高呼起來。框架既成,人們的幹勁又都起來了,這框架頂部六顆樹冠把此時正微微搖曳著,似對我們的創意表示讚揚。

按下來幾天大家繼續施工房屋,大家主要把砍伐下來的木材進行表面平整加工。加工好的將作為樓板和牆板。幾天幹下來房子已經有了大概的模樣。房子兩層底板率先鋪好,牆板也在有節奏的製作著,只不過隨著進度的加快,我們對牆板的要求越來越高,最早編制的基本由天然樹杆綁紮而成的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審美要求。最早編制的要麼棄之不用,要麼重新拆了加工。

一層層的牆板被立了起來,房子的樣子越來越完整。自然生長的樹冠也被我們修整了很多以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觀。

三天後房子終於基本全部完成。它是個兩層平頂小木屋,依偎在六叢大樹底下,好像天然生就一般。每一個看到這個極富創意和自然極為貼近的房子都會對我讚揚一番,贊得我都有點不好意思。船長對這個房子也挺滿意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樹屋。樹屋周圍除留了幾顆樹外其餘的雜草已被我們徹底清理乾淨,露出黑黑的土壤,宋明生計劃在這裡種點什麼東西。一條通往海邊的小路也漸漸形成,這兩天主要還是靠大海給我們提供了額外的食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