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緣來緣去終成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果如佘老漢兒所言,營盤嶺上下盡是官軍,官店口方圓數十裡,到處緝拿白蓮教餘孽。覃聲鸞與向臘生在外圍一連轉了數日,始終無法靠近,幾次被發現行跡,幸好早有準備,兩人仗著一身功夫才得迅速脫身。

官軍在打掃戰場時,獨獨不見教匪都督覃聲鸞,趙源生驚異不已,向上呈報教匪大小頭領無一漏網,對內則加緊佈置搜捕。

營盤嶺上挖了幾個大坑,將所有屍首全部掩埋,在西側百丈崖壁之下,也挖了個土坑,將張大貴、覃聲柱一眾掩埋。獨獨將覃佳耀屍首停放在雪地裡,趙大人傳諭十裡八鄉,將教匪首領覃佳耀暴屍示眾,震懾心懷不軌之徒,以儆效尤,暗中則以此為中心層層設伏,藏著上千兵勇鄉勇,更有無數身著便裝的衙役捕快,四處遊蕩,只待覃聲鸞前來為他二叔收屍,便一網打盡。

直到五六天後仍不見絲毫動靜,估計覃聲鸞早已逃往他鄉,教匪餘孽已全部肅清。且在在趙大人心底,對覃佳耀的英雄氣概也欽佩不已,便下令尋了一副棺材,另挖一口大井,將覃佳耀埋了。隨後率大隊官兵撤離,官店口只留下小部人馬,與鄉紳大戶護院家丁一起,駐守官店口街市一帶,防止教匪死灰復燃。

確認官軍撤離,覃聲鸞這才與向臘生一道,趁夜摸到覃佳耀墳前祭拜,自是一番撕心裂肺,感天動地。

祭拜已畢,覃聲鸞長嘆一聲,懷中掏出個荷包遞給向臘生,說道:“聖教大業已成泡影,向家灣你是無法立足了,只能去那偏遠僻靜沒人認識的地方安身,這裡有些銀兩盤纏,你拿去置辦些田產房屋,安穩度日吧!”

向臘生雙手亂擺:“公子對臘生恩重如山,臘生這條命就是公子的,今生今世絕不離開公子,不管公子到哪裡,臘生都要鞍前馬後服侍,”

“這是何苦呢?”覃聲鸞又勸道:“佘老先生當日之言如醍醐灌頂,我早已厭倦紅塵恩怨,決定從此一心向道,之後也許泛舟於江海湖澤,也許獨行於崇山峻嶺,也許隱身於茅廬道觀,總之是黃卷青燈相伴,再無舒適安逸可言,你如何受得那份清苦,耐得住那種寂寞?”

向臘生撲通跪在地上,哭道:“不管什麼樣的苦臘生都受得,只求公子不要趕走臘生就行!”

“唉!一時之間你也真無適合去處!你先起來!我打算到宜都梁山,跟隨師父凌蕭真人清修,你就先隨我同去再做打算吧。 ”覃聲鸞又想了想,說道:“不過你須謹記,從此以後再無覃公子更無覃都督,你我只是兄弟。”

兩人連夜動身,避開大路官道,風餐露宿,不過數日便到梁山腳下。

白蓮教舉事之前,覃聲鸞曾到梁山看望過師父,那時的梁山依山建有許多廟宇道觀,有“七百步一廟,共一百廟”之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雄踞山頂的祖師廟即金頂和坐落叢林的觀音閣。香菸嫋嫋遮雲蔽

日,暮鼓晨鐘數十裡外可聞,前往朝拜的僧道信徒絡繹不絕。

但今日之梁山早已沒有往日喧鬧,亭閣廟宇東倒西歪,沿途盡是殘垣斷壁,山上山下一派蕭殺沉悶。

梁山也經歷了白蓮戰亂,丹陽堂張正模聶傑人洋津畈舉義後,很快遭到大隊官軍圍剿,被迫退入大山中,曾一度佔據梁山,官軍炮火日夜轟擊,把這佛道兼修的名山炸得面目全非,時過兩年,依然滿目蒼夷。白蓮教亂全部平息之後,歷經數十年,梁山上下漸次重建,才又逐步恢復到了往日盛景,此是後話。

覃聲鸞見此荒涼景象,不覺心中一驚:“不知師父可還安好?此時是否還在山上?”三步並作兩步,千餘級條石臺階,一炷香時間便已甩在身後,到得金頂之上。

遠遠見到真武大殿側面,一人負手而立,正面向西邊眺望。看那背影,覃聲鸞便知道是師父凌蕭真人,不由悲喜交加,一聲“師父……”出口,疾步奔去,如孩童受盡委屈回家見到父母一般,跪在凌蕭真人身邊,泣不成聲“師父!您還好麼?”

凌蕭真人早已得知白蓮軍兵敗營盤嶺,覃佳耀捨身跳崖的戰況,正為覃聲鸞安危著急,見得覃聲鸞回來,喜不自勝,心中一塊石頭算是落了地:“哈哈,闖蕩江湖多年的天運大軍都督,怎麼像兒時一般?快起來,你能平安回來,師父就沒什麼不好!”

“聲鸞沿途上山,到處是火炮殘跡,真為師父擔心!”覃聲鸞站起身來,又問道:“不知師父如何躲過官軍進剿,而今又還敢在這金頂之上清修的?”

“師父已退出江湖數十年,並未參與世間爭鬥,自顧自在這金頂清修,何懼之有?”凌蕭真人笑道:“實不相瞞,當初為師已料到張正模聶傑人會退到梁山,便將山上弟子盡數遣散,為師隻身雲遊,去武當、峨眉、華山轉了一圈,數月前才回來。好在這金頂地處梁山之巔,炮火損傷略輕,聽聞為師回來,當初一起清修的道友與弟子,又漸漸回來許多,經過這段時間修繕,金頂之上已恢復大部。只是可惜了沿途和山腳那些亭臺廟宇,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現昔日風光!”

“師父!聲鸞母親與二叔……”覃聲鸞欲言又止。

“唉!不用說,為師都已知道,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定數,你也不必太過傷心,需懂得放下才行!”凌蕭真人勸慰一陣,又問道:“不知今後你有何打算?”

“聲鸞現今已經沒有家,師父是我唯一親人!”覃聲鸞說罷雙膝一跪,再說道:“過去聲鸞是俗家弟子,師父只教授內外功夫,數年江湖闖蕩,歷經過無限風光,也經歷過無數生離死別,早已厭倦那血雨腥風的生活,求師父將聲鸞收做入室弟子,從此遠離塵世跟著師父潛心清修!”

凌蕭真人盯著覃聲鸞注視片刻,才問道:“浩渺江湖,無非是情仇二字!或許你已將仇恨放下,但你確信已經勘破

那情字?”

“這……”覃聲鸞目光遊離一陣。

原來,在官店口逗留其間,覃聲鸞帶著向臘生去漆樹灣尋訪馮秋雲。馮家與白蓮教已勢同水火,對自己是何態度亦不知情,若貿然前去,馮家老二老三率家丁發難,自己想要脫身不難,難免會再傷及馮家之人,如何對得起秋雲?即便是馮家不為難自己,人多眼雜,訊息傳到官府,只怕也會給馮家惹下麻煩。

不敢直接去門前打聽,兩人躲在屋旁林中兩日,才看準個機會,馮福正好出門辦事,趁著沒人注意,將他拉到僻靜處。

覃聲鸞深深一揖:“福大伯!么小姐一向可好?”

“啊!傳言說雲盤嶺上走了公子主僕二人,你們果真沒事啊?謝天謝地!”看見覃聲鸞,馮福也是吃了一驚,見他問起馮秋雲,不禁嘆了口氣,說道:“可憐的秋雲,雲盤嶺大戰的次日就失蹤了,馮家百十人四處尋找,還請官府兵勇衙役一起留意,可這許多天過去,仍然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有人說在照京巖看見過她,馮家便巖上巖下搜了兩三天,卻又聽見幾戶山民說起,近日看見一位女真人帶著個俗家姑娘出現過,有一家人更是認得那俗家姑娘就是馮家么小姐!馮家這才確信秋雲是平安的,但二少爺三少爺又更擔心起來,就怕么妹兒劇變之下心灰意冷,從此遁入空門了,那可如何是好啊!”

“福大伯,馮家遭此大難又害得秋雲有家難歸,在下難辭其咎,您放心,就是把這方圓百里翻個底朝天,我也要找到秋雲將她送回家中!”

“以秋雲的秉性,哪怕是十二分在乎你,也會因父兄之死斬斷情絲的,即便你二人相見也是枉然!或許正因無法面對才會如此,知道你在找她,便越發不肯露面了,若是一年半載都得不到你的訊息,反而回心轉意重返漆樹灣也未可知!”馮福直搖頭。

“覃公子,聽老伯一句勸,秋雲之事你幫不上忙的,你若執意下去只會適得其反!”見覃聲鸞沉思不語,馮福又說道:“此地不可久留,官軍常來常往,若是撞見了免不了又是一番爭鬥,於馮家於公子都不方便,那樣的話,只怕秋雲更不會出現了,公子還是快走吧!”

覃聲鸞告辭黯然離去,再在官店口尋訪多日,終無結果,想到馮福所言,或許秋雲真是因為無法面對自己才不現身,只好先去梁山再作打算。

此時師父問起一個情字,覃聲鸞嘆了口氣,說道:“緣來緣去終須散,花開花敗總歸塵。說不上勘破,只是今生情緣已無法挽回,斷不會另做他想,不過藏在心底留個念想吧!”

“看來你已有所覺悟,既如此,為師就收你為入室弟子,道號玉清,從此跟隨師父專心悟道吧!”凌蕭真人頷首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覃聲鸞謝過師父,再說道:“玉清還有一事相求,萬望師父應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