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觀音,你不行,就別來找事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國王一時沒有說話,而旁邊幾個大臣卻憤憤不平起來,“那佛寶本是我祭賽國之物,高僧此舉,卻是要將它賣給原主人?”

唐生哂笑一聲:“那它怎麼又跑到碧波潭龍宮去了,而且幾年了也沒見你們去尋找?我只知道,它是我辛辛苦苦奪回來的。”

那些大臣層怒道:“高僧此舉,可是過了。”然後左右示意了一下,那些侍衛便開始聚過來,開始拔刀亮劍。

想動武?我可沒有金光寺那些僧人好說話!唐生氣勢暗放,頓時一股威壓席捲而去,那些侍衛以及指使的大臣紛紛吐血倒地!

對我不敬?給點顏面瞧瞧,好讓你們認清一下形勢!

全殿震驚,不敢說話。國王忙顫微微地叫道:“高僧請留手!”

唐生淡然說道:“他們都活著呢,略施薄懲而已。現在,國王你如何說?”

國王委頓下去,嘆了口氣,“也罷,高僧你要看看之王宮有什麼看得上眼的吧?”

這佛寶對祭賽國太重要,若是能打得過,自然強行奪回便是,可對方如此實力如此強大,只能交換了。

佛寶對於祭賽國來說,萬不可放棄。對於唐生來說卻可有可無,也就那樣,無堪大用一法寶而已。

最後,國王以國度裡三分之一的購物將它交換回去,自是心痛不已。

唐生幾人也告辭而去,繼續踏上西行之路。那金光寺僧人受累之事,他提也沒提。對於除掉他們身上枷鎖而自己又主動撿起重新戴上的人,唐生也不想過多操心。

[宿主讓祭賽國國王以購物換回佛寶舍利子,改變劇情,影響因果,獲得功德點:2000!]

出了祭賽國,大家都沒怎麼說話。

唐生笑道:“怎麼,你們可覺得我此舉不妥?”

陳茵茵回道:“我相信夫君自有道理。”

幾位徒弟也說道:“我們也沒覺得沒什麼不妥,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有點……意外。”

唐生笑了笑,“好了,你們的想法都擺在臉上了,有什麼想法就直說吧。我又不是不能接受意見的人。”

“我們真的沒什麼想法。”幾人都紛紛搖搖頭表示。

唐生便再強問,“這事,你們好好想想吧,以後有機會,大家再公開討論。”

“夫君,要不你現在就說吧。”陳茵茵說道。

“現在得抓緊走路。”唐生回道,現在他們還在情緒當中,說了效果也不太佳,得鴿會,說不定之後他們自己就想通了呢。

往前沒走多久,觀音菩薩攔住了去路。

幾人就停下腳步,唐生愕然問道“觀音菩薩,你來此何事?”

觀音菩薩不悅地看了唐生一眼,這唐生,對自己越來越沒有敬意,說話越來越隨意了。

她根本就不願來此,可如來佛祖知曉祭賽國發生的事情之後,非得叫她來點醒一下唐生,讓她來也罷,還特意交待對唐生要好好說話。

唐生這張嘴,自己又哪能說得過,而且,萬一動起手來,打也打不過。既要我來勸這犟驢,還得讓我好好說話,佛祖的要求太高了。唐生這麼好對付的話,怎麼自己不來?

沒辦法,佛祖交待的事,還是要做的。且先說幾句試試,萬一不成,就當走個過場。

於是她盡力壓下內心的不痛快,擠出一絲笑容,“三藏,祭賽國一事,你處理得可能有點不妥。”

原來觀音菩薩是來問罪的。

“哪裡不妥了?”唐生並不認為自己處置有什麼不當之處。

“你將佛寶給那國王,不應收錢財的。如來一來,不顯得佛門有貪財之意?”

“菩薩此言,可是本座收取錢財這事本身並不失理,只怕導致別人對佛門的誤解,壞了名聲?”唐生問道。

竟敢在自己面前稱本座,真是越來越無法無天了!觀音菩薩暗罵道。不過,她還是選擇將這稱號忘掉,仔細想了想,覺得唐生這話裡並沒有坑,便點頭回道:“正是。”

“佛門的名聲很重要。”唐生問道。

“當然重要,你難道不這麼認為?”觀音菩薩詫異起來,唐生會問這麼幼稚的問題?

唐生笑了笑,“本座看來,這只是佛門的虛名。”

“虛名?三藏,你可不要妄言。”觀音菩薩眉頭皺了起來。

接著,唐生侃侃而談,“除了收取錢財一事,本座所為,本質上是做了件好事是不?”

觀音菩薩點點頭,“確實。不過收了錢財之後,但不算好事了,只能算是一樁交易,而且,別人還不情不願的。”

“就算是一樁交易,那國王也重新拿回了佛寶,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不是?”唐生又說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觀音菩薩又想了想,“確實。不過,不收錢財,不是能讓他更感恩?”

感恩?唐生心裡搖搖頭,輕而易舉得來的東西,別人未盡會感恩。就算當場感恩一時,沒過多久後便會忘掉。

“另一方面,我從萬聖龍王那奪回佛寶,也是出了一番大力氣是不是?”

“這確實是你的功勞,不過你不應別人用錢財來償還你的功勞。”觀音菩薩說道。

“為何不能?”唐生問道。

“你這是恃恩圖報。”

“恃恩圖報又什麼不好?”

“這……有失佛門慈悲了。”觀音菩薩嘆道。

“本座卻以為,出了力,有了恩,就應當獲得報償。”

“三藏,你可不能講歪理。”

“歪理?菩薩你狹窄了。我奪回佛寶,這是做好事。而國王需要佛寶,用錢財來換,也不虧。大家各得其所,又有何不可。若我辛辛苦苦而來的東西,得無償給他,看似大度,卻做了壞事。”

“如何又變成壞事了?”觀音菩薩不解。

就是孫悟空等徒弟與陳茵茵也全神貫注,靜聽起高論來。

“世上都知,出力就得有報償,這是一個最樸素的道理,也是一種平衡。若我不收國王錢財,就違背了這種平衡,並做出一個不好的示範,讓人覺得做好事是不應該收取回報的。而那些想做好事的人也會被這種觀念裹挾,漸漸也不收取回報。但是,長此下去,他付出就會越來越多,並難以得到報償,久而久之,也就變得不想做好事了。”

觀音菩薩一愣,又是歪理!不,不無道理!可是,我又該怎樣反駁,又要落我面子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