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殿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入朝為官?”

柯雲峰一臉不屑道:“你乃是萬罪魔窟當代聖子,月雲飛豈能任由你加入大夏。”

月雲飛乃是萬罪魔窟當代魔主,一直坐鎮萬罪魔窟,已有數萬年未曾行走與玄元大陸了。

“這就不是柯兄所要關心的了。”

黃元禮輕笑一聲,又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倒是有點意思。”

楊不歸饒有興致,又叫了一桌飯菜。

他的動作雖然慢條斯理,可吃起來速度卻極快。

“陛下,他們可能別有用心,可需要把他們剔除?”

王朗神色肅然,輕聲開口道。

“不必。”

楊不歸放下酒碗,淡淡道:“我大夏海納百川,又豈能把送上門來的人才拒之門外,況且,他們也翻不了天。”

……

皇城,殿試所在之大殿。

數百士子專心致志的答著考卷,或是深思,或是皺眉,或是面帶微笑,或是神情嚴肅。

黃元禮處於其中,雖然在不停書寫著,心思卻一直放在四周。

此次前來大夏,他最重要的目的卻是見一見那位大夏溫侯呂布,入朝為官,反而是其次。

儘管與呂布素未謀面,可這段時間,溫侯呂布之名卻也令他如雷貫耳,其一身魔功,出神入化。

他們萬罪魔窟,號稱萬魔之祖,自然對呂布多了極大的興趣。

殿試過半。

他心中突然一動,只見四周諸多文武百官已經齊齊跪倒在地,三呼萬歲。

整個大殿,氣氛也為之一變,空氣一下子變得粘稠起來了。

繼而,一個穿著黑色龍袍的青年走了出來。

其龍行虎步,身形不高不矮,但一經出現,周圍所有人,乃至於一切都變得黯然失色了。

黃元禮餘光掃過一眼,心中就是一驚。

在這位大夏人皇身上,他感受到了一股莫可形容的魔氣。

這股魔氣隱藏極深,若不是他體內魔氣也跟著顫抖起來,恐怕他根本就看不出,這位大夏人皇,居然也修有魔功。

這股魔氣之浩瀚,簡直比他們萬罪魔窟那口魔源噴吐出來的魔氣還要來的恐怖。

心念轉動之際,他身心一顫,只覺得身軀本能的開始顫抖起來,他微微抬頭,就看到一道平靜的目光。

這目光很是平靜,似沒有任何力量,但僅僅只是看著,他就覺得頭皮發麻。

他乃是萬罪磨窟當世聖子,一身實力,已經不比東州一些聖地長老差多少。

可在這目光之下,他卻感覺到自己彷彿渺小如螻蟻。

楊不歸緩緩坐到蓋著黃色綢緞的龍椅上,他的身前王朗垂首立在下首。

他環視四周一眼,擺擺手道:“起來吧!”

這一次科舉,他極為滿意。

儘管下首眾人一個個自以為隱藏極深,可又如何能瞞的過他。

雖然這屆參加科舉之人,大多都是別有用心之人,可既然入了大夏,他就有把握能把他們轉化為他們自己人。

至於他們的出身與來歷,就從來不再他考慮之中。

“謝吾皇。”

諸多官員齊聲道謝。

楊不歸掃過大殿,懶洋洋的坐在龍椅之上。

在場之中,大多數都是世家聖地喬裝而來,可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是散修,沒有任何來歷與背景。

這類人才,雖然想要讓他們完全臣服大夏,可能不太現實,可楊不歸本也就沒打算讓他們一開始就對大夏忠心耿耿,因為這本身就不太現實。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相信,這些人一定會開始認同大夏。

當然,更令他看重的則是,此次參加科舉之中,還有不少他們大夏境內的本地人士。

雖然修為比之來自其他各地的人士差了不少,

他面色平靜的坐著,開始閉目養神,諸多官員也都不敢打擾,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好似泥塑般無言。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監考的諸多官員也儘量放緩腳步,生怕打擾了他。

這時,突然傳來一聲不和諧的聲音:“學生已答完考題,請幾位大人斧正。”

諸多官員皆是一怔。

就看到黃元禮自座位上起身,捧著試卷走上前來。

“這便答完了?”

有官員一皺眉。

大夏殿試雖然只需要寫一篇策論,用時也是最短的,可自大夏舉行科舉以來,最快也用了小半日的功夫。

雖然在場大多數人都有可能不用一個時辰,就完成了這篇策論。

可他們一路經過鄉試,縣試,俯試,最後才走到了這殿試,自然慎之又慎,往往都是改了又改。

但此時距離殿試開始不過一個多時辰,更有陛下親臨,這便交了卷,是大夏舉行科舉以來,迄今為止,從未有過的。

“哦?”

龍椅之上,楊不歸也有了一絲興趣,目光定格在黃元禮身上,輕笑道:“這般快便答完了,將試卷呈上來。”

他一擺手,身旁的洪四走上前去,接下試卷。

殿試答卷一般要經過諸多考官審批之後,擇優而選十份呈上去,由楊不歸親自確定狀元,探花,榜眼。

但如今楊不歸破了規矩,自然沒有人敢說話。

一眾士子更是羨慕的不得了,就連柯雲峰也不例外。

他雖然武道修為不錯,可這策論他卻遠不如黃元禮。

楊不歸接過試卷,漫不經心的閱讀起來。

良久,他才放下手中試卷,滿意的點點頭。

殿試所考之策論,寫的無非就是治國平天下之言,當然,歷屆策論裡,大多都夾雜著對於他的吹捧。

但這篇策論,卻是完美的根據大夏人人如龍的意願,切實際的指出,大夏不僅僅只是普及教育,還應該開闢武道學院。

其實,這也是楊不歸一直打算做的事。

只是以前時機不太好,大夏自立國以來,百姓大多都愚昧無知。

楊不歸那時候的首要任務,就是普及漢語漢字,進行掃盲工作。

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就單以武道而言,若是不識字,別說是傳授了,就是把一本秘籍放在你面前,也不可能學會。

那時候,他儘管沒有開闢武道學院,卻在扶持著大夏境內所有小門小派,鼓勵他們廣收門徒。

只是,這麼做也有很大的弊端,門派培養出來的武者,雖然還是以夏人自居,可對門派遠比朝廷更為親切,的更為忠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