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他!是個狠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全憑此刻面帶笑意,對自己的臉下手來說,他!是個狠人!

就在他正要劃下第十六刀時,門外響起敲門聲。

“奶?您、您在、在嗎?”

林桃正要起身,澈遠居然把門開啟了。

二妮驚叫一聲,不過兩秒,二妮一把將沒有站穩的澈遠,拽下來。

手在斜挎的小包裡,翻找出藥,給澈遠抹著。

“你、你、你的、的臉、臉、臉會、會……”

澈遠瞪圓了眼,任由小女娃,把一堆不知是什麼的粉末,往自己臉上撒。

臉上的粘膩感,隨著小女娃一步步的處理,變得清爽。

傷口上的疼痛感,比方才更甚,眉眼不禁擰起。

呼!小女娃對著他的臉,吹了又吹。

嘴裡還說:“很、很疼、疼吧?吹、吹吹、吹就、就不不疼了。”

話音未落,還往他嘴裡,塞了什麼東西。

嘴裡一股清涼化開。

看著小女娃清澈的眸子,澈遠的思緒,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也是這樣的一雙眼睛,同樣擔憂的神色。

同樣幫他擦拭臉上的血。

同樣把一塊糖果,塞進了他的嘴裡。

“清……清。”

除了二妮,沒人聽見澈遠的聲音。

二妮跑開,半晌回來,手裡拿來布條,輕輕的把澈遠整個頭,包成了粽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你、你還、還要吃、吃藥。”

二妮牽起澈遠的手。

探著小腦袋對屋裡的林桃說:“奶,我、我、我帶、帶他吃、吃藥。”

林桃點頭,二妮拽著呆楞楞的澈遠離開。

簡休南指著開著的門問:“你真要留下他?”

林桃點頭,聳肩。

“也罷,有個瞭解西棲的人,也是好事。”文叔拍了拍簡休南的肩。

簡休南長嘆一聲,識趣的閉上嘴。

……

自打林桃決定趁著冬季,打造兵器。

就開始帶著村裡的男人們,在山裡佈下各種陷阱。

她需要大量的骨頭、鹿頭、野豬的獠牙等等一切可以製作兵器的東西。

為此,牲口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缺乏食物的冬季,有牲口做的活誘餌陷阱,捕獲成功率提高不少。

鹿角可是天生的兵器,稍加打磨是最理想的。

野豬的獠牙匕首,是林桃前世使過,最趁手的。

至於骨頭,可以製作弓箭的箭頭,雖不如鐵製的,但至少比木質的更具殺傷力。

而林桃最想要的,是大夥心理上的改變。

這一點,倒是因為澈遠的加入,變得容易了。

……

開春時,村裡的景像,和入冬前,是兩回事。

有人的小屋門上,掛著鹿角。

有的是野豬的頭顱。

更有甚者,還有掛老虎頭、狼頭的。

不知道的,要麼以為進了野人部落,要麼就是獵人村子。

這一個冬季,是大夥一生中,最溫暖的、最舒適的、最不缺衣少食的。

他們身上的衣物是獸皮,腳上的鞋子是獸皮,甚至蓋的被子,也是獸皮。

春季來臨,換下獸皮的村人,開始按計劃開墾土地,種下糧食。

而那些之前打算接來家人的,也在林桃那裡,領到了馬匹離開。

有兵器,有食物,現在最缺的就是人口了。

想要發展壯大,最需要的,就是人!

夏季來時,出村接人的,都陸續返回。

人口數量,從之前的不足兩百人,一下又多出一百多人。

村裡有文家爺孫兩,教讀書識字。

有大妮二妮,教女人們簡單的急救知識。

有林桃教大夥佈置陷阱和極限求生。

有澈遠教大夥使用兵器。

經過一年時間的村人們,早已不同往日。

……

一年後,一隊馬車從慌敗的張家屯子後山駛出。

馬車上坐著個三十出頭的婦人。

牽著馬車的,則是個滿臉猙獰刀疤的高挑男人。

馬車兩旁,還跟著五個大漢。

他們身著粗布衣裳,腳上草鞋卻與別人的不同。

別人的,是露出腳背腳指的。

而他們的草鞋,把整隻腳,包裹得密不透風。

經過張家屯子中央時,馬車停下,車上的婦人,把一筐野花,放到了一處山包上。

出了張家屯子,就上了往山刀子城的官道。

路上所有經過的地方,都和一年前,他們回來時一樣。

到處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和一年前不一樣的是,山刀子城和以前不一樣了。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西棲把邊關設在山刀子城,並且重兵把守。

但凡進入三刀子城的,都需要細細查過等級腰牌,才會放行。

春季時,她還來過剛剛復甦的山刀子城。

那會兒,可沒有這麼多的兵。

馬車來到城門前,幾人挨個遞上腰牌。

經細細檢視後,才得以入城。

城門邊上,貼著一張畫像。

經過時,婦人和牽馬車的男子,都側頭多看了幾眼。

如今的山刀子,沒了以前的繁榮。

南北大街兩旁的鋪子,只有零星幾家,開門做買賣。

以前熱鬧非凡的匯酒居和匯茗居,大門緊閉,朽壞的招牌,在風中搖晃不停。

馬車來到官鹽鋪子。

夥計只瞧了一眼,就熱情的跑出來。

“老夫人來了?快快,裡邊請!我家掌櫃的一早還說,喜鵲在門前叫了兩天了,是有啥喜事!合著,這鳥兒是瞅著老夫人來了。”

婦人沒吭聲,從懷裡拿出拇指大小的金子,遞給那夥計。

“夫人先喝盞茶,我這就叫人給您備貨去。”

上次來的時候,她也使的是金子。

那會兒可把這夥計,和掌櫃的看傻了眼。

山刀子城裡,使得最多的是銅板子。

繁華時,有錢人家,也只使銀子。

使金子的,還是頭一回。

要知道,百兩銀子,才兌一兩金子。

這鋪子也沒銀子找零。

於是,她只能買鹽,買糖,買糯米,足足裝了一車,才免去找零的麻煩事。

很快,馬車就裝滿了一筐一筐的貨物。

六個大男人,在馬車邊上,仔細檢查著一筐筐的貨物,清點好了,才自己抬上車去。

婦人囑咐一聲:“這回紅糖給我多裝兩筐。”

“好嘍!老夫人請放心!”夥計答應得爽快。

接連又抬了兩支筐子,去馬車邊。

這樣一車,夠村裡人,使上一季。

馬車離開時,那夥計探出頭來瞧了又瞧,和他身邊一個小廝咬著耳朵。

衝馬車這邊指了又指,那小廝點頭,轉身跑進鋪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