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魔峰山寨與桃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個山村叫桃花落,十幾戶人家,五十多口人,世代居住於此,平日生活以農耕牧業為主。

山村向來太平,村民和睦,家家安居樂業。只因地處偏遠,外地姑娘很少嫁住此村,雖然安寧,但不興旺。

也正因為偏僻,少了戰火紛擾。唯一的一次戰亂,那是在二十年前,有兩軍在此相逢打了遭遇戰,而騷擾了村民。

全村老少遠遁山林月餘,避了戰火,此後再無戰事。

這裡是被官府遺忘的角落。只在十六年前新國建立,維科奇山城城邦派官員來過一次,登記戶籍之後,官方再也未曾來人。

官方鞭長莫及,但並非沒有人管。平日裡村莊受魔峰嶺山寨管轄,為村民提供保護。

而村莊作為魔峰嶺的前哨,山外有什麼動靜,只需向魔峰嶺及時報送。

在災年荒年,魔峰嶺會為村民提供支援,以度饑荒。

平日裡,只有零星商客路過, 村民們可以換取工具鹽巴等日常用品,魔峰嶺也會派人前來交易。多年來,週而復始,異常安寧。

因為山路難行,大型商隊無法過往。

山村東去,到安拉濱海城邦要三四天的路程,途中尚有漁村打尖。

山村西去,到維科奇山城,卻要七到十天的路程,中途再無村莊,即便乘馬,也要走上三四天。

出行不易,單人獨行很難出山。

兩個月前,過往行人多了起來,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一天要過數百人。只是最近二十天來,過往的行人才少了,偶爾一兩人而已。

陸陸續續的行人均自東向西,奔向維科奇山城。難民來自安拉濱海城邦。這是大逃亡!至少也有上萬人。

行人至此兩件事,一是住宿,二是找食物。

因平時習慣接待來往客商,村裡人都好客,對待來人熱情相迎,真誠款待。

最初人少的時候,十幾戶人家還住得下。

一開始村民還很新奇,畢竟沒有見過這麼多人。等到後來,過往行人越來越多,十幾處草房已然容納不下。

待到晚間,房前屋後,山角樹下全部是露宿的饑民。

這不是繁榮,這已經給小山村帶來了負擔。

村民家裡的越冬存糧早已吃光,行人西行,無糧可賣,更無糧可送。

即便是家裡圈養的雞鴨豬羊,亦全部殺光吃淨,家畜再無活物。

沒有糧食,村民們倒不擔心,魔峰嶺山寨會接濟村民度日。

村民們所擔心的是瘟疫,大量的人口流動,也把瘟疫帶到了山村。

頻繁的人員接觸,已經有人感染,卻又不知道如何感染的。待行人過後才相繼發病,先後有數人亡故,老少壯弱皆有。

更可怕的是,即便再無行人路過,依然有人發病而亡。

使得現在家家關門閉戶互不來往,整個山村不見人影,死寂一般。

隔上三五天,魔峰嶺山寨會派人送來糧食。

魔峰嶺上倒是有醫者,但是醫術有限,治不了瘟病。

提到魔峰嶺阿拉延宗深感興趣,便向灰衣老者,提起了二寨主魔靈青風和三寨主魔靈偃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灰衣老者見阿拉延宗竟能說出二寨主三寨主的名字,便笑道:

“看來小哥還是知道魔峰嶺的。我以及這個村莊與魔峰嶺有著不解的淵源,論輩分,那兩位寨主還要跟我喊聲爺爺。”

在阿拉延宗的請求下,灰衣老者講了一番魔峰嶺山寨的歷史來由。

魔峰嶺山寨本來只是一個小村莊,村莊裡的村民與桃花落村民同源同宗,只因後來搬遷,到山裡重新建了一個村子。

千百年來那裡更是一個世外桃源,外人幾乎不得而知,沒有受到世俗的干擾。

二十幾年前整個大陸戰亂,很多異鄉人逃至山中避難,遂逐漸聚集到魔峰嶺山寨。

山上有上千畝的平原,人們在那裡落戶,耕種勞作,自給自足,倒也相安無事。

後來人數越來越多,村莊越來越大,土地就顯得尤為緊張。村民開始為爭搶土地而械鬥,逐漸分成兩派,一派以當地山民為主,一派以異鄉人為主。

械鬥成為家常便飯,時有人受傷,打亂了山寨平靜的生活,致使山村秩序一度處於混亂狀態。

十八年前,由於當時諸侯戰爭異常慘烈,有一支軍隊幾乎全軍覆沒,統帥被不明劫殺,眾多戰將差不多全部戰死。

只剩下一名偏將,帶領不足百人的殘兵逃至此地。

桃花落這個小村子容納不下他們,當時灰衣老者就是桃花落的村長。

這位偏將,向灰衣老者苦苦求情,為了保全性命,眾將士甘願全部放下武器,迴歸農田。不願再參與亂世紛爭,明主已死,無心再戰。

灰衣老者見偏將聲淚俱下,心意誠懇,甘願為百名將士能夠生存而屈尊求情,為之感動。

便提出可到魔峰嶺息身,只說那裡村民不睦,不甚太平。

偏將表示那倒無妨,可以前去治理村莊。

灰衣老者覺得,如果魔峰嶺山寨能夠安寧下來,村民能夠安居樂業,這倒是大功一件,也算是造福百姓。這對魔峰嶺是一件好事。

便帶領偏將和眾將士去了魔峰嶺。

見有軍隊入駐山寨,村民們不敢造次。在這位偏將治理維護下,各位村民再也不敢械鬥,凡有矛盾便找偏將前來協商調解。

這位偏將處事公允,不偏不向,道理鮮明,深孚眾望。

當得知偏將欲與百名將士留駐山村長期居住的時候,全寨村民一致應允,並公推偏將為村長。

這偏將擁有很高的威望,村民對他一呼百應。逐漸的,他把村裡治理的井井有條,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村民克己復禮,再也沒有發生械鬥現象。

他所帶來的將士,有的已經安家落戶,不願意成家立業的,遂組成衛隊,保護山寨。

他立了村民公約,甚為公平,村民們推崇相守。

因為人口眾多,所有人不可能全部從事農業,便將人員分流,興起養殖果木,還有手藝加工,山寨裡差不多可以自給自足。

後來又重新整編衛隊,按軍隊標準訓練,不為圖外,只為護寨。

那些老兵教習刀槍棍法擒拿格鬥,將那些武藝練得好的,深得眾望的青年提拔為首領。

當前的二寨主和三寨主,就曾經是桃花落的子孫,論輩分跟灰衣老者叫爺爺。

也正因為有這份淵源,魔峰嶺十幾年來一直義務保護桃花落村民平安。

魔峰嶺地處險要封閉,官府不得而知,至今尚不屬任何一個城邦管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