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祭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會十點上班,得晚上十一點多才回來,沒辦法,這就是我的生活。先傳上今天的一章。希望不會再掉收藏了,現在宋波決定跪下來求推薦票,求收藏。。。

太子被皇帝訓了一頓,並且被警告不能和宋波接近,可是宋波並不知道。因為宋波那時候正在自己家的房頂上吹著笛子。當然還有鄰居的三絃。好像其他的鄰居都習慣有三絃的聲音出現了。十多天的時間。很多人晚上要是聽不到三絃的聲音就睡不著覺。宋波的那些學徒和下人也是這樣。對於他們來說勞累了一天之後聽聽這三絃聲音才是真正的生活。

明天就是二十九了。也就是說明天就要祭祖了,可是說實話,宋波根本不知道該幾點那個祖宗。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紀的話,他現在應該在老爹的指揮下正瞞著煮祭祖用的肉呢。肉要白肉不能放鹽(好像是滿清時期的規矩)。

宋波倒也沒有太差。因為早在之前他就準備好了,要祭奠祖師爺的。也就是說他要祭奠老子。雖然他不知道該不該祭奠他的爺爺。因為這個年代他的爺爺,理論上是還沒有生出來呢。不過他確實應該祭奠祖師爺。因為他的鐵匠鋪子要正式的開張了。宋波並不是很懂得風水時辰之類的東西。所以一般來說,他都是自己覺得日子好就在這一天幹一些好事。比如今天開張。

年前開張並不是很好。不過宋波覺得好。那就是好。一大早宋波就起了床洗漱完畢之後,就將自己的那些學徒叫起來然後帶著他們和在自己的院子裡面開始了一天的長跑。跑完之後宋波來到自己常樂坊家的後院。這裡有事先準備好的供桌,和一幅非常大的老子畫像。其實祭祀的過程非常的簡單可是,事情卻很繁雜。就是事情太多了。

宋波既要準備供桌,準備畫像,香燭。還要準備一下沐浴更衣。這三天還不能吃任何油性的食物。齋戒沐浴現實誠心。而且還要注意自己的等級。自己是個幾級的鐵匠就的實行幾級的祭拜,還要注意傳承,等等一大堆的東西。總之這是個累心的活計。

除此之外宋波還要為他的學徒們準備一大堆的衣服。而且一般祭祀的時間都是在午時,時間一定要正。就是現代的十二點,所謂的午時三刻。因為只有午時三刻的時候太陽最毒,陽氣最盛祭奠的時候,而鐵匠是最需要陽氣之類的東西的。時間一定要選好。用迷信的說法,如果時間不好的話,鐵匠爐的溫度會不夠用的。

這就是過年前的必須準備啊。祭祖。然後才能過年。當然了,今天宋波還要去買些特別的東西。過年必備品。

在吃過早飯之後,宋波就等著自己的手下人準備完畢後,就去祭祀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中午。快要十二點的時候,宋波家的後院已經聚集了宋波家所有人。二十幾個下人,二十幾個學徒,還有宋波三父子。此時的宋波穿著十分的莊重。一身的麻布長袍。頭戴高冠不過上面是個鉤子,腳上穿著麻布的鞋子。怎麼看都像是個老道士。而他的兒子和學徒也一樣,都是一身小道士的打扮。和我們印象中的道士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穿的是白色的。而不是畫有八卦圖案的道袍。

而跟在後面的僕人們卻都是一身的黑衣服。當然不是西服。而是古代的青衣小帽。一派小二哥的裝扮。

按理說這個時候應該是要有音樂的。畢竟祭祀乃家之大事。按照孔子的說法。祭祀是真正的大事。如果祭祀都不夠莊重的話。那就不用幹別的事情了。

宋波雖然不明白這些儒家真言,但是本人他對儒家的典籍和說法還是十分仰視的。

所以他找了個草臺班子三五個人在哪裡幫他奏樂。祭祀的音樂,一般比較宏大,可是因為宋波的地位在哪裡呢。不能找太多的人。所以這三五個人的音樂就顯得有些可笑。於是出現了。一個十分滑稽的場面就是宋波等一班人正十分莊重的祭祀,而旁邊的三五個人的草臺班子正在那裡奏著孤零零的音樂。

一開始不過是準備,到正午的時候才是祭祀的開始。

準備的時候,不過是穿衣帶帽。在一起等著。當正午來臨的時候,宋波帶著自己的家人走向了祭祀神臺。只有三五個人的樂隊奏起了莊重的音樂,雖然聽起來是那麼的可笑。不過宋波不在乎。他還是一本正經的走到了老子的神像前。

十分莊重的鞠躬,上香。磕頭。然後音樂停止。宋波從懷裡拿出了一篇不知道在哪裡花錢請人寫的一篇祭文,胼四文六的開始念了起來。看起來還是十分的像是那麼一回事的。唸完祭文之後然後焚燒祭文。又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磕頭儀式。

宋波原本就是個傳統的人。也就是說宋波本來就是個善於磕頭的人(怪異。傳統的中國人真的很善於磕頭。清官來了,要磕頭歡迎,清官走了要磕頭感謝。貪官來了要磕頭討饒,貪官走了要磕頭感謝。皇上來了要磕頭,強盜來了要磕頭。總之不磕頭就是不懂得禮儀。直到今天那些情願的人依舊要到某些部門跪下磕頭。清朝的時候都說外國人的腿是直的彎不下去,可是同時也從側面說明了中國人的腿是軟的彎的)。

祭祀就是這麼簡單,按照程式一一退場就好了。根本不用亂七八糟的其他儀式(事實上也沒有,最大的儀式就是退場的順序。)。

按照祭祀的流程是要宰殺犧牲的。可是宋波留著那些動物有用(吃?)。所以他就用了兩個隨處可買的陶器代表了。用宋波的話說,下回還可以用。這本來是就是糊弄鬼用的沒必要太認真。就算是孔子看到這個情景也不會說什麼的,因為宋波這個行為算得上節儉。畢竟陶器比牛羊便宜。不過宋波上的白肉卻是做不得假的。畢竟宋波也是個祭祀虔誠的人。

“好了,現在可以吃飯了。那些白肉,沾點蘸料分給下人吧。”分享犧牲這個是祭祀的傳統。起碼是宋波家裡祭祀的傳統。祭祀完之後飲食一部分祭祀用的酒食。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用宋波的說法酒食拿多了祖宗會生氣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這群臭小子。這吃相真是不能見人。行了阿大安排一下飯食吧。下午在門口正是的將鐵匠鋪牌匾掛上。就行了。我就不去了。我還有重要的事情要辦。”宋波吩咐完之後就走向自己的屋子了。好像失去查他的‘鐵匠寶典’去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