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兇殺》事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顧城拿出自己買的飲料,在超市沒來得及看,到家才發現,自己買了一大提酸奶,這本身就是開胃助消化的東西,看來自己閉著眼睛拿到還挺合適。

顧城美滋滋的想著,不過只是在心裡誇讚自己,沒有說出口,不然肯定又是一陣嘲笑。

在顧城先給佑佑餵養之後,又換了新的尿布,哄睡之後,才開始跟眾人一起開始動筷。

一場聚餐之後,就是滿桌子的殘羹,眾人都滿意的躺在自己的椅子上,用牙籤剔著牙。

“吃好了麼?”

顧城艱難的撐起身子,問著同樣表情的大家。

“好了。特別滿意。”

李蘭當先回答,看她隆起的小腹,就知道所言非虛。

休息了一會,在大家的幫助下,把餐桌上滿目狼藉的垃圾清理掉,才開始三三兩兩的告辭離去。

時間也不早了,已經是下午三點了,李蘭和王軍好不容易有次休息天,當然不能把時間全部消耗在顧城這裡。

而商言這幾天在顧城這裡的時間太久了,家都沒回過幾次,衣服都穿了好幾天了,他也要抽空回家一趟,應付下母上大人的想念。

轉眼之間,剛才還嬉鬧聲陣陣的房間,立刻沉寂了下來,讓顧城稍微有了一點不適應,看了看搖籃車裡面可愛的佑佑,他搬出前段時間買的小桌子,擺在搖籃車的前面,然後拿出膝上型電腦。

因為這個時空還處於平板手機的時代,科技水平遠遠達不到前世電子產品高速發達的狀態,所以顧城的筆記本雖然已經是市面上比較高檔的版本了,厚度還是讓人很不習慣的大塊頭。

想念了自己前世的那臺某水果公司出產的,超薄,性能優越的二合一,再看了下自己手裡厚度能頂塊磚頭的機器,無奈的搖了搖頭。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顧城注意到,這個世界發展的軌跡跟前世差不多,只是還沒有達到之前的地步,按照前世日新月異的狀態,離自己能用上之前差不多的電子產品也不遠了。

開啟筆記本,顧城熟練的操作著系統,雖然剛來的時候不適應,比如這個世界的程式碼語言基本都是古漢字,而不是前世的C語言,系統也是本國研製出來的,但因為更貼近華國人使用習慣,顧城很快就上手了。

開啟他經常逛得論壇,前世今生都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在這一類的論壇中,都是資深的人士。

“驚!周市浩瀚出版社居然在下個月釋出一位新人作者的偵探小說。”

顧城一點進論壇,就看到被置頂加精的帖子,心念轉動的很快,顧城立刻就知道這個帖子的內容說的就是自己。

俞齊的出版社就叫浩瀚出版社,這是一個有著幾十年裡歷史的老出版社了,經歷過很多風雨,依然佇立不倒,因為出版的大部分作品都十分優異,也培養過很多世界上都知名的作家,在文學愛好者心裡的位置還是很重的。

對於這麼一個老牌的出版社,能提前把資訊釋出在全國文學愛好者論壇上面,還被置頂,足以說明出版社對接下來要出版的書籍信心有多麼的足。

很多遊客都會很感興趣的點進來看一看詳情,顧城看著帖子後面的回帖數,已經達到了八萬樓,這在論壇已經是一等一的熱帖了。

顧城也點了進去,他比較想知道大家對於這本書的意見和評價,是否有所期待。

“好多年沒有人敢碰偵探小說這個題材了,先為這本書的作者鼓掌。”

這個回帖的贊同是最多了,名列帖子的最高層。

“不知道寫得怎麼樣,要是類似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兇殺》,那就沒什麼必要出版了。”

《兇殺》這本書雖然離出版日期已經過去一年多了,可是在很多文學愛好者心裡還是沒辦法忘卻的,很多文學評論家都認為,這本書打擊了很多文學愛好者,是所有作家的恥辱。

這本書是從海市的書卷出版社出版的,當初書卷出版社的宣傳是鋪天蓋地的,無差別的廣告轟炸,在書還沒有面市之前,所有文學愛好者都知道了這個名字,而且因為題材是文學界很久沒有閃爍光輝的偵探題材,很多人都抱著期望,等待一本驚世著作。

書卷出版社還邀請了很多文學賞析家,花重金在很多渠道上為這本書大寫讚歌,這樣就惹得大家對它的期待更高了。

等書上市之後,很多書迷第一時間衝到書店買下了剛印刷出來的書籍,拿在手上觀摩。

風平浪靜了幾日,書卷出版社還沉迷在各地傳過來的銷量捷報裡,一點都不知道巨大的風暴就要來臨。

起因是一位華國通的英倫人士,他是一位留學生,因為仰慕天朝上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奮發讀書,靠上了華國最高級別的大學,華國大學,在這裡讀古歷史院系。

同時他也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在論壇上看到了廣告,也帶著好奇的心情去買了一本《兇殺》,他翻閱了幾頁之後,就覺得這本書很多詞語都有些彆扭的感覺,一開始只是以為是自己的華語水平不夠,耐著性子看了下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等看到一半,他驚訝的覺得這本書有點似曾相識,仔細的回憶著,飯後查閱資料,終於發現了這本書裡描寫的案子,作案手法,還有偵探的外形描寫,一些獨有的小動作,都跟自己童年看的一本偵探小說一模一樣。

他找出了自己印象裡的那本書,然後逐頁對照,最後得出了結論,還把自己的發現發在了論壇上。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這個問題,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把一本銷量很少,幾乎沒有在華國出現過的英倫百年前的一本偵探小說,漢化之後改了個名字,標榜成自己獨立的作品。

這幾乎是文學界的醜聞了,憤怒的書迷發現自己被耍了,聚集在一起,在論壇上聲討,圍觀者越來越多,最後聚集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二十萬,這麼大的動靜當然引來了官方的注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