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9.溝通和搭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顧城和姜寧兩個人的感情早就在很久之前,剛剛確定下來的時候全家人都已經知道了,雖然大家不太理解,為什麼對方會找一個單身奶爸來作為自己的伴侶,但是在老年人眼中只要自己的外孫女覺得合適和喜歡,這些事情似乎都不是什麼太過於難以接受的問題。

從那個艱難的年代走過,在生活中和閱歷中見識了太多的生死離別,跟身體健康和生命相比,些許的事情似乎根本不算是什麼太過於難以理解的事情。甚至還遇到過兩個家庭生存不下去,互相湊在一起艱難求生的遭遇。

當你的人生中真正遇到和碰到過這種類似情況的時候,再加上自己本身已經到了這個年紀,對很多問題已經看得很開了,也不會太過於計較和在意這些細枝末節,畢竟只要還能夠活著,就已經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了,又何必去奢求什麼太過於完美呢。

顧城雙手提著滿滿的包裹,婉拒了對方想幫忙提一些的建議,畢竟跟對方相比自己可是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自己都覺得有些沉重的東西放到對方的手上去不是更加糟糕,所以他這點堅持和原則還是有的,跟隨著腳步一起走進了院子裡。這裡的院子不光收拾得乾乾淨淨,甚至還能夠看到院子一角有這棘龍的存在,另外一片可能是廚房旁邊的土地則是被開墾成了一個菜園,方便隨時種植一些應季的蔬菜。

因為提前已經瞭解了情況,所以至於彼此雙方的身份,已經不需要再過於詳細的去介紹了,按照對方的指引,把自己提的物品放到廚房冰箱的位置,然後朝著整個院子唯一的客廳走去,一進入客廳就看到了姜寧的外公,正在躺椅上面,一邊看著電視,一邊笑的十分開心的歡迎著自己後輩的到來。

光是從面容上進行分析,能夠感受到兩位老人都是比較和善和慈祥的,不要小看相由心生的道理,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內心和性格的緣故,即便是到老了之後看起來依舊是有些兇惡的,但是那種與人為善的人的面容慢慢的也會跟著自己的性格發生改變,甚至光是從氣質上就能夠感受到對方大概的行為方式。

顧城曾經認識過一個,在生活和社會上都不是那麼受歡迎的人,對方那副樣子不光皮膚菌黑,甚至如果真的去一些影視劇中充當角色的話,根本不需要太過於多的演技,依靠著自己的本性的發揮,就能夠成功塑造出一個人人唾棄和厭惡的反派角色。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方的長相越發的讓人覺得不是那麼的適應,甚至你可能完全不瞭解他,光是依靠著剛接觸的,感覺就能夠從對方的五官上面感受到一些想要逃避或者是躲閃的想法。

而且這個看相的事情已經在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流傳了這麼久,確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最起碼能夠從五官的搭配上分析出很多的東西,不要小看這些傳統的學問,古代人的智慧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

“來了,坐坐坐,喝點茶,開車來的嗎?我們這裡每隔兩天會逢一次集市,每到集市的時候人和車都會很多,所以可能會有一些堵車。”

看到顧城跟隨著人群之後進入到了客廳,姜寧的外公連忙招呼著他在旁邊坐下,雖然看起來家裡的裝修有些簡單,甚至跟自己家裡的裝修比起來能夠算得上是十分的簡樸,但是依舊可以讓兩位老人生活的十分舒適,他們也不太習慣,家裡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電器,甚至太複雜的電器,對於他們的生活也沒有任何的幫助。

大的房間裡放著很多帶有一些年代氣息的物品,比如說牆壁上貼著國家偉人的畫像以及旁邊,貼了幾幅看起來年代比較久遠的畫軸,雖然不知道這些花是否名貴,但是擺放的卻十分的貼切,甚至十分符合這個房間的風格,如此簡單的房間,看起來似乎十分的節儉,但卻充滿著生活的氣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用忙活,不用忙活,外婆我不渴不用倒茶。我是開車來的,還好吧,走的大路倒也沒怎麼堵車。”

面對兩位老人的示好顧城連忙十分拘謹的拒絕,因為他沒有經歷過類似的場合,所以也不太清楚該用一個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類似的接洽和溝通,只能夠保證自己盡量少說話,同時把態度放得謙卑一些,相信這樣能夠收穫很多的好感,儘可能把自己表現的體面一些,不要在這些事情上面暴露出什麼缺點來。

“沒事沒事,來到家裡不用客氣,就當自己家一樣,小顧,我聽說你是周市的是吧,是老家就是哪裡的嗎?”

因為跟自己的女兒和女婿已經十分熟悉了,所以也不需要怎麼太過於詳細的瞭解和溝通,甚至日常生活中也經常保持著電話的通脹,再加上顧城是今天第1次上門面對這個陌生的客人,總要體現出作為主人的熱情來,所以慈祥的老人開始儘可能找些話題跟顧城聊一下,同時也更加深入的瞭解一下對方的家庭情況,希望透過這種對話的方式,讓雙方儘快的熟悉起來,最起碼氛圍不要那麼的拘謹和緊張。

“好的好的,謝謝外婆,我住在中石,現在戶口也是周市的,但我老家不是,我老家在別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我具體祖籍是哪裡的,因為我是孤兒院出身。大學畢業了之後,跟著幾個朋友一起來這個城市工作,後面在城市裡買了房之後就把戶口遷到這裡了。”

顧城一邊十分恭敬的接過了外婆遞過來的茶水,一邊回應著外公詢問的話題,畢竟自己的簡歷和背景還是比較簡單的,所以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的情況介紹的差不多了,讓彼此之間有了一些更加深入的瞭解。

“這樣子啊,沒關係,好男兒四海為家,我們以前發生饑荒的時候,也是拎著包,帶著全家人走走停停的,也不知道該去些什麼地方,反正只要不餓肚子在哪裡停下就在那裡生活,老一輩的人都是這種生活的觀念,有資產的還好,如果家裡沒有田地的話,那幾乎也算是四海為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