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求知慾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上學?“

看著女兒有些疑惑歪起的小腦袋,顧城也知道對方對於這個概念可能不是那麼的明確,所以在網上尋找了一些學校裡的圖片和大家學習的樣子,然後分享給自己的女兒觀看,希望對方能夠大概明白學校和上學意味著什麼,也趁著這個機會可以讓對方瞭解一些世界和知識。

“這裡就是學校,你看這裡面有很多小哥哥小姐姐,在上學學習上面的這個是老師,老師來陪著孩子們一起成長,教導你們學習更多的知識,然後課間的時候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玩耍,這個場所就叫學校,現在你的小沫姐姐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了,所以在學校裡跟一群不認識的小哥哥小姐姐聚集在一起,希望能夠儘快的長大,學習到更多的東西,最後幫助到你的孫阿姨。”

顧城覺得自己講解的過程已經足夠耐心了,而女兒在自己講述的過程中也始終瞪大了眼睛,看得出來,他聽的也是十分認真,但是隨之來的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當建設完學校的圖片之後,反而引申出了一個自己根本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寶寶的小腦袋瓜裡,爸爸給自己講述的學校的概念已經十分清晰了,學校的存在就是把很多小孩子集結在一起,大家一起玩耍的場所,雖然自己瞭解不了更加深刻的含義,但是自己現在的認知和直觀的感受就是如此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麼一個好玩的地方,既然已經小莫姐姐也去了,那麼自己也要跟隨著對方的腳步一起去,所以當下他就開始向自己的爸爸尋求著幫助。

“爸爸我也想去學校玩,我不要去遊樂場了。”

本來自己只是單純的想讓女兒多瞭解一些知識,同時也能夠明白自己最終學校的含義,但是沒想到居然引發起了這麼一個訴求,這讓顧城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你還小,學校現在不要你這麼小的學生,你要等長到跟小沫姐姐一樣大了才能夠去上學。”

儘管如此,他還是十分耐心的向自己的女兒解釋具體的意思,希望能夠讓對方打消這個想法,或者是這個問題就此得到終止,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任何一句話都有可能引起寶寶的追問和引申出另外的問題,看來自己之後的行為還是需要小心一點的。

“我不小了,我都已經長大了,寶寶都能自己吃飯了,今天早上的襪子也是我自己穿的,我是大孩子了,所以我也要去上學。”

對於爸爸說自己是小孩子的事情,寶寶瞪大了眼睛開口反駁,在自己的認知中自己已經掌握了那麼多的技能,已經不算是一個小孩子了,很多時候孩子都嚮往著快快長大,而我們長大了之後又嚮往著我們的童年,這完全是相駁的一種理論,你所在意的東西只是對方不太想要的,而你是對方隨手丟棄的,世間的事情就是如此,總是充滿著戲劇性。

“你雖然行動上已經是一個大孩子了,但是你的年齡還沒有達到這麼個標準,而且你跟小沫姐姐的身高差別那麼大,怎麼能夠算得上是大孩子呢?你什麼時候長得一樣高了才算是可以上學的年齡?”

“再者來說,如果你去上學的話,可能又一整天看不到爸爸跟阿姨,也沒有人陪著你一起吃飯,睡覺也沒有人陪著你一起做遊戲,你不會想爸爸吧?”

雖然知道自己這樣安慰和講解會引起一些難以想象的問題,比如說可能到了女兒真正上學的年紀,想要得到安靜的送進校園是一個十分困困難的事情,不可能自己這些話語會給女兒留下一定的陰影和反感的情緒,讓對方對學校產生一種排斥的感覺。但是眼下似乎也顧不了這麼多了,現在先把女兒的疑問給打消了才是最主要的事情,等到對方到了上學的年紀的時候,自己應該會有別樣的解決辦法。

站在原地仔細思考了一下,寶寶才算是停止了無休止的索求,因為在寶寶的印象中,雖然說學校對自己的吸引力比較大,畢竟能夠跟這麼多的小孩子一起玩耍,但是自己的爸爸和阿姨似乎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整天見不到大家的身影的話,他覺得自己一定會哭泣的。

不過很快就找到了另外一個解決的辦法,繼續歪著小腦袋詢問自己的父親。

“那爸爸可以跟我一起去學校呀,阿姨也可以去。”

“那不行,爸爸已經是一個大人了,大人是不能夠進學校的,阿姨也不能進,只有像小沫姐姐這樣的小大人才能夠去學校。”

顧城講完了這些具體的原因之後,立刻彷彿逃離一般的,離開了客廳,把自己的女兒一個人留在這裡,一邊擺弄著玩具,一邊思考著這些問題的含義,有的時候他覺得自己的女兒十分的聰慧,但總是不能夠把這個聰慧的效果用到正確的地方,總是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有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很難解釋和解答,但是又不能夠用搪塞的態度去面對。

小孩子的求知慾望,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再加上自己的女兒本身就聰慧一些,這種問題發生的次數就變得更多了。就像剛剛那個事情,自己明明已經覺得已經塵埃落定了,但是反而被對方想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帶著自己的爸爸和阿姨一起去學校,這很難相信是一個兩歲小孩子能夠想到的辦法。

在面對孩子成長中遇到的這些問題,他一直是既幸福又覺得有些痛苦,有的時候甚至覺得自己每天看書所學習過的知識面都面對不了女兒提出的問題,女兒沒有提出疑問之前,他從來不覺得這些問題會是值得讓人思考的,甚至自己的思想有些固有的認知。

比如說貓咪為什麼會有尾巴?這個問題可能大家從成年人的角度上來考慮的話,大部分時間都是講述尾巴的存在是為了平衡身體,或者是別樣的解答,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即便講解的再清楚,依舊不是一個好的答桉,因為他們很難理解其中的含義,上次自己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就有些束手無策,一邊思考著一個能夠讓孩子理解的答桉,一邊也在思考著具體的解答。

但是這個詢問被旁邊的姜寧聽到了,他簡單的搜尋了幾秒鐘之後就給出了自己的答覆。“嗯,可能小貓有尾巴是為了可以更好的在樹枝上面盪鞦韆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