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亞洲與世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瀟很納悶,荷蘭在東方遭受這麼大損失,怎麼會無動於衷呢。

二話不說,在系統商城買了一套世界通史近代卷。把16世紀的歷史,翻看一遍才吐槽一聲:我了個去~

難怪荷蘭人沒動靜,搞了海軍忙活了一年,原來只是跟東印度公司發生戰爭。

而荷蘭本土的注意力,關注的是英吉利的挑釁。1652年7月8日,也就是二個多月前,英荷戰爭爆發。

這是新興的英吉利挑戰海洋霸主之戰,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1674年。最後以英吉利崛起,開創了200多年的日不落輝煌。

就這英吉利還不罷手,1780年,英國藉口荷蘭支援北美獨立,撕毀了兩國間的各項和約,再次開戰。

戰爭的最直接後果,是英吉利以戰爭賠償為由,把這百餘年間向荷蘭借貸的鉅額債務,統統賴掉~

就這一下,荷蘭兩百年苦心經營的家底,幾乎被一抽而空。世界金融中心,最終完成了從阿姆斯特丹到倫敦的跳轉。

不行!絕對不能讓英吉利成功!荷蘭150萬人口,天然的限制了這個國家的擴張。英吉利當下超過500萬人口。

這個時期英吉利人做生意,能搶絕對不會買。這可是一個國王給海盜開“私掠許可證”的強盜國家。

不過現在剛開打,等到明年荷蘭戰敗後,感覺到肉疼候,華夏帝國才好要價。

畢竟荷蘭人太有錢了,已經成了整個歐羅巴羨慕嫉妒恨的國家。第三次英荷戰爭,是在1672年高盧入侵荷蘭後,英吉利準備撿便宜才開戰的。

當時荷蘭在與高盧的陸戰中敗績已顯,只能靠挖開自家的大堤,來阻擋高盧人的進攻。就這樣荷蘭人海戰還打了個四戰四捷,逼迫英吉利簽署了和平協議。

趁著歐羅巴的目光都盯向英荷戰爭,那華夏正好清理一下亞洲的勢力。

。。。。。。

1652年11月18日,華夏帝國南海艦隊六艘城市級戰艦、十二艘魚級、以及大批運輸船,出現在呂宋嗎尼拉港口外。

呂宋西班牙總督辦公室,華夏海軍少校呈上通告:

“總督閣下,華夏帝國要求西班牙王國,對1603年與1639年,在呂宋殖民地兩次屠殺華夏帝國子民,做出道歉和賠償,同時追責當年的負責人。”

“這不可能!呂宋殖民地沒有殺害過一名華夏帝國子民。至於你說的那兩次,是桑雷人叛亂被當局鎮壓。”

“是與不是,已經無關緊要~華夏帝國的海軍就在港口外。如果24小時內,呂宋殖民地未就屠殺事件給與答覆~

那麼華夏帝國將於西班牙王國處於戰爭狀態。”

呂宋總督擦了擦汗:

“幾十年前的兩次叛亂時,混亂狀態下可能誤傷了華夏帝國子民,西班牙王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願意進行人道主義賠償。

呂宋殖民地願意拿出十萬兩~不!二十萬兩白銀,換取華夏帝國的諒解。”

“哈哈哈~華夏帝國有明確的賠償標準,帝國意外死亡的撫卹金額是一百兩。

西班牙王國蓄意屠殺超過5萬人。華夏帝國要求五倍懲罰金,也就是二千五百萬兩白銀!”

“咕冬~”

呂宋總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咽了口唾液:

“二千五百萬兩白銀?神啊~”

西班牙人也輝煌過,當然知道華夏帝國的意圖。

“我需要議會的授權。”

“當然~24小時。”

荷蘭人這一年的遭遇,在亞洲海域已經人盡皆知。開始出現的華夏風帆戰艦,吊打荷蘭人。歐羅巴人還會認為只是火炮技術落後。

可是當兩千多噸的怪異戰艦,以不弱於快帆船的速度巡航時。歐羅巴人這才明白是全面的技術落後。

(當前各國二千噸的戰列艦,撐死七八節。再快底層炮艙會進水。)

當然這是火炮改變了船隻構造,如果是前裝炮側舷佈置,也一樣跑不起來。

海洋霸主荷蘭人的炮臺和堡壘,使用的火炮算是歐羅巴頂級工藝了,就這也被華夏帝國吊打。

沒落的西班牙人城防佈置,嗯~吊打呂宋島土著。

沒有任何懸念,呂宋殖民地的西班牙人經過表決,和華夏帝國談判團磋商後。

同意放棄所有馬六甲海峽以東的殖民地,換取以上地區的自由居住和貿易權。

華夏帝國承諾以上地區的西班牙人生命權和個人財產安全。同時獲得濠鏡澳葡萄牙人同等權利。(納稅十年、漢語考核合格獲得雙國籍。)

接下來真正的戰鬥才開始~西班牙人統治的時候,呂宋島、棉蘭老島和蘇祿群島的土著

(綠教徒),與西班牙人打了整整一百年。

現在換成了華夏人翻身做主人,這讓土著們如何滿意?立馬把華夏人納入了襲擊範圍。。。

華夏帝國海軍陸戰隊,以連為單位,分駐在各個華夏人村落,開始訓練民兵。

農社免息貸款給本地華夏人,購買槍支、水泥~把村落改造成一個個堅固的堡壘。

“中村隊長,面前這個部落就是十天前,偷襲帝國子民村落的兇手~”

山坡前的樹林中,指導員谷立元放下望遠鏡,對身側的倭國陸戰隊長說道。

“嗨!請交給我們吧!傷害天朝人的異教徒,統統死啦死啦滴!”

“中村隊長,在北方農作物一年一熟,所以百姓足夠的有農閒時間,來修建道路、水利。

可是在呂宋,一年三熟的土地,把百姓牢牢的困在了土地上。哪裡我們從哪找工人來修建道路,水利?還有獎勵給諸位的村落、田莊?”

“谷君~我的明白了~這些土著就是我們免費的役夫!”

谷立元拍了拍中村次郎的肩膀:

“也不要太過於仁慈,土著蠻夷畏威而不懷德,只有讓他們心懷恐懼,才能老老實實的幹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嗨!”

中村隊長一磕後腳跟,立正敬禮~轉身走到陸戰隊員們面前:

“諸君!我們努力訓練,跟隨皇帝陛下的艦隊來到南洋,希望透過自己的功勳獲得名田。可是帝國太強大了!南蠻一戰即潰,我等全無用武之地!

今天!這些土著異教徒,就是證明我等武功的靶子!就是我等開墾名田的役夫!努力吧諸君!”

“嗨!”

穿著橄欖綠熱帶作訓服(漂亮國越戰版),帶著奔尼帽端著步槍,腰帶上別著長柄手榴彈的,足輕和姬武士們,狂熱的點頭稱嗨~

“出擊!”

兩個300人的倭國陸戰隊,六個帝國陸戰連四處出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清繳攻勢。三個月在各島的平原地帶,抓捕近五萬青壯的“職業役夫”。

眾所周知的原因,只有當華夏人成為本地的主體民族後,這個地域才能成為自古以來的疆域。

這樣的役夫抓捕工作,會持續進行下去。一來讓戰士們獲得功勳,騰出土地。二來本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礦區開採,需要大量人手。

在機械化工具普及之前,這樣的抓捕工作,會持續幾十上百年。

直到有一天,陸戰隊員們衝進一個村落,正準備抓捕時,村民們用純正的漢語告訴士兵:

“我們是華夏人。這裡是華夏的村落,現在從我們的村子裡滾出去。”

。。。。。。

倭國大坂自奈良時代起,就因其臨海的地理位置成為貿易港口,並曾在此建立「難波京」,使得大坂一度成為日本的首都。

江戶時代因為德川幕府鎖國政策,只允許在長崎一地從事海外貿易。使得大坂的經濟迅速衰落。

直至1650年菊花朝廷,與華夏帝國簽定協議,成為倭國與華夏帝國的特許貿易港後。大坂才再次煥發青春。

菊花朝廷居然私下和華夏籤訂協議,德川幕府當然不樂意。要知道後水尾天皇,就是被德川幕府,派遣乳母當使臣羞辱,才會退位,讓5歲的女兒明正登基。

這樣的事如何能忍,德川幕府立即聯絡譜代大名和外樣大名,準備在秋收後聚兵,表示強硬態度。

正好華夏帝國的,城市級首艦鬱州號入列,鬱州號率領十二艘魚級巡洋艦,在九月十八日,以蠻橫的姿態衝入江戶灣。

一個營的黑衣陸戰隊,在橫濱登陸後立寨,擺出一副長居的樣子。

五天後德川幕府集結了二萬軍隊,氣勢洶洶的過來了。

雙方相隔五里還沒開打,華夏帝國遞上國書曰:

華夏帝國從鬱州起家的時候,就與德川幕府友好通商,對此華夏帝國非常感激。

正好帝國新艦入列,特地來江戶拜見將軍,進行一次會操表演。以此感謝德川幕府對華夏帝國的友誼。

親征的第三代大將軍德川家光,與家老們商議後,同意華夏帝國軍人會操。

大將軍和家老們,在高地上用華夏人送的望遠鏡,觀看著華夏陸戰營撤出了修建好的木質營寨,在一裡外列陣。

兩顆綠色信號彈升空後,艦隊對駐紮的木質營寨進行了火力覆蓋。。。

送出去的二十個望遠鏡,當場摔壞了三個。

會操結束後,德川幕府同意大坂開埠。在江戶畫了一塊地送給華夏帝國,允許帝國在江戶設立使館。

因為華夏帝國軍艦外殼,都是塗刷煤焦油。倭國歷史上記錄這次,華夏帝國在橫濱會操為:黑船事件。

今天在大坂港口靠岸的船隻上,下來三十多位,穿著橄欖綠熱帶作訓服,腰上掛著刺刀,揹著雙肩被包的男女軍士。

“諸君!我們就在這裡分別吧~”

“嗨!中村隊長一路保重。”

“記住現役軍人的紀律!一個月後不管招募夠不夠,願意殖民的名額,都要回到大坂集合。”

“放心吧中村隊長,一戶五十畝土地,三年免稅,以後只交十一稅。我只怕去的人太多!”

“越多越好!自己的150個名額用完,還可以分配到天朝人的村落。”

“會不會被天朝人欺負?”

“要我說直接把150個名額也與天朝人混居,這樣我們才能跟好的融入天朝。”

“對!汝蓮殿下(明正的兒子)作為天皇繼承人,我們遲早和天朝是一家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