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設計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宋秀林堅決不同意,何雨天也沒有辦法,便不再糾纏於他。“行了宋哥,既然沒有辦法,我也不逼你。”

宋秀林松了口氣,趕緊說道,“何班長,青磚送到了,沒事我就回去了。”

“謝謝了啊,路上注意安全。”

宋學林開著拖拉機帶著幾個工人走了,走的時候開的很快。何雨天和楊玲玲在後面騎著腳踏車,沒一會就看不到拖拉機的影子了。

回到了軋鋼廠,何雨天和楊玲玲也加入了發酵房的改造工作。一直幹到了中午吃飯。

“大家停下來,休息一會兒,等一下我帶著大家去食堂吃飯。”眾人聽了這話,便停了下來,然後找了個位置,靠著坐下休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何雨天主動走到了張木匠的身邊,問道,“龍叔,你這設計的怎麼樣了?要不要在這裡一直盯著?”

“我已經設計的差不多了,這些人以前跟著我做了很多這種事情,即使我不在這裡,他們也都懂怎麼做。”

“那行,正好今天下午你跟我去大青山農場,指導一下怎麼建廠部的房子,先幫我把地基給定好。那裡還有挖掘機可以使用,不用白不用,把地基建牢固一些。”

“行,下午我跟著你過去。”

何雨天看向大鵬,說道,“大鵬,去拿去廚房後廚,端那一鍋涼茶過來,分給大家喝了,都辛苦了一上午了。”

大鵬點了點頭,便走了。沒過多久,便端著一鍋涼茶過來了。涼茶變成了溫的,正適合大家現在直接喝。大家來的時候已經帶了碗筷,正好可以用碗來裝涼茶喝。

大鵬給每一個人都分了一碗涼茶,確保每個人都喝得到。

張木匠喝完涼茶之後,感覺自己確實精神了很多,也沒有那麼疲勞了,他笑著對何雨天說道,“何班長,你這涼茶簡直是神了。喝了之後人精神多了,也沒有那麼疲勞了。感覺和我們村智元家的涼茶很相似。”

何雨天笑著說道,“龍叔哪裡是相似?這就是張叔家的涼茶,只不過我買來了給大家喝。”

張木匠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說道,“我就知道是這樣,剛才我就在這麼猜了。智元家的涼茶在我們村,那可真的是一茶難求。就是草藥太難找了,價格太貴了,這才喝不起。何班長。太仁義了。”

“農場能夠賺到錢,就能辦下去,就要給職工福利。農場並不是我個人的農場,所以你也不要誇我了,我也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喝完涼茶之後,大家都精神了很多,這休息的一下子效果很好,效率很高。時間到了,何雨天就帶著大家到食堂吃飯去了。因為已經提前打好了招呼,所以沒有人質疑他們不是扎鋼廠的職工,而不給他們打飯吃。

沒有什麼裝逼打臉,也沒有什麼欺負人的事情發生,就是順順當當的把飯吃完了。工人們回到了發酵房工作。何雨天騎著腳踏車載著楊玲玲,大鵬載著張木匠,直奔大青山農場而去。

到了地方之後,張木匠帶著大家四處看一看,最終選定了靠山的一塊地方作為地基。

張木匠對著大家說道,“你看這塊地方靠近山地,這裡地勢比較高,不會受到雨水的影響。地面也是比較硬的,沒有沼澤的影響。修的路可以直達這裡,交通也方便。何班長,你覺得怎麼樣?”

這塊地,也在何雨天考慮的幾塊地之中。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做,既然人家這麼說了,他也沒有反駁。“龍叔這地方選得很好,我同意。”

他看向楊玲玲說道,“小玲,你怎麼看?”

“這地方不錯,我也同意。”

農場怎麼設計,何雨天只有一個朦朧的想法。幸好他可以隨時的穿越回現代,只是不能攜帶東西。

反正時間是相對靜止的,何雨天直接當著大家的面穿越了。

回到地球之後,他來到城裡的設計院,花了點錢,做了一個設計。花了一天的時間把它給記熟了,然後在房間裡面穿越了。

對何雨天來說是過去了好幾天,而對張木匠他們來說,只是一瞬間的事情。

何雨天看向張木匠,說道,“龍叔,如今農場只有19個人,將來肯定不止這麼多人。只有這麼多青磚,你看看我這個設計怎麼樣?”

何雨天自己花了一天時間牢記下來的設計圖,用撿起來的樹枝在地上畫了起來。

張木匠看了許久,說道,“何班長,你這是有高人相助啊。我大概算了一下,這樣做的話,可能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到了這些青磚。”

“那按照這樣設計,你能做出來嗎?”

張木匠十分有信心,肯定地回覆道,“沒有一點問題,你放心吧。”

“那行,麻煩龍叔你趕緊把地基給畫出來。反正這裡有挖掘機,可以讓挖掘機去打挖地基。”

“行,你放心吧,要不了多久。”張木匠帶了建房子用的測量工具,何雨天他們在旁邊協助,沒多久就把地基給確定了下來。

他對著何雨天說道,“何班長,這幾根木樁,還有繩子不要動,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了。”

何雨天點了點頭說道,“行,我這就去叫一輛挖掘機過來幫忙。”

何雨天走到了正在挖池塘的挖掘機旁邊,大聲的喊道,“郭師傅……”

郭師傅把挖掘機停下來之後,開啟了門,對著何雨天說道,“何班長,你這有什麼事呢?我這正忙著呢?”

何雨天拿著準備好的香菸,打了一支過去,說道,“郭師傅,能不能幫我去挖一下地基,建宿舍用的地基?”

郭師傅一聽,這也是公事,就點了點頭,說道,“行吧,你指路,我馬上過去。”

聽了這話,何雨天笑得很開心,然後走在前面給他指路。不一會兒,挖掘機就開到了地基旁邊。

郭師傅開啟車門,看著何雨天說道,“何班長怎麼挖,你跟我說一下?”

何雨天看著張木匠說道,“龍叔,具體怎麼挖,挖多深,挖哪裡,要挖什麼,應該怎麼挖?你跟郭師傅詳細的說一下。”

張木匠點了點頭,看著郭師傅說道,“就圍著我畫的地基來挖,都打了地樁的。你看地面都有劃了的痕跡,就在這個範圍內挖就行了。”

“挖多深。”

“有半米深就行了。還有我在那邊做了記號,要挖排水溝。你就這樣挖吧,遇到問題我再跟你提。”

“好。”郭師傅關上了車門,開著挖掘機就開始作業了。

一輛挖掘機要挖幾百平米的地基還是很快的。一個小時過去了,不但地基挖好了,連排水溝都做好了。

郭師傅開著挖掘機繼續去挖水塘去了。何雨天對著張木匠說道,“龍叔,你們幾個人做完了泡菜發酵房的事,這些天還是要來幫忙建房子。這裡離你們村也不是很遠,以後每天7點鐘到這裡集合就行了。工錢不變,中飯和晚飯也會有人送過來這裡。龍叔,這段時間總有空閒吧?”

“何班長你放心吧,我們這些人現在根本就沒有活幹,一定會來的。”

“那就好,明天他們還是繼續去發酵房工作。你過來這裡指導大家建房子。”

安排好事情後,何雨天又來到了挖水塘的地方看了一下。他對著站在旁邊的張木匠說道,“龍叔,這個池塘修在這裡,沒有問題吧?”

“要說比較好的地方,這旁邊這兩個地方都不錯。不過看起來,這下面更好施工。”

“我也是這麼考慮的,這不是正好有挖掘機,就把下面這個水塘先建起來,以後再考慮上面這兩個水塘。”

何雨天建水塘的計劃,得到了專業人士張木匠的認可,這讓他心裡倒是更加的放心了一些。在現場看了一會兒,沒有什麼問題,便帶著他們離開了。

回去的路上,正好遇到了一個熟人。剛剛從清溝公社回來的縣長梁大牛。兩人在農場的出口公馬路這裡相遇了。

牛縣長看著何雨天說道,“同志,你看起來有些眼熟啊。”

“你是帶紅袖章的同志?”

“對對對,是我。你叫我牛同志就行了。你們怎麼從大青山裡面出來了,現在山裡可不安全。”

“牛叔,大青山裡面正要建設一個大青山農場,我們是農場的職工,剛剛從裡面出來。”

“哦,這事我聽說了。大青山平原裡面確實很好,有很多的土地。只要用心開墾,能弄出來將近上萬畝的土地。”

“是啊,所以我們的工作還是很有意義的。”

“你們現在做到哪一步了?可以陪我進去看一下嗎?”

何雨天並不認識牛縣長,不知道他的身份。倒是旁邊的楊玲玲,曾經看過他。牛縣長也早就認出了楊玲玲,所以才會過來跟他們打招呼。只是他跟楊玲玲不是很熟,他只對這個農場有很大的興趣。

何雨天本想拒絕,沒想到楊玲玲卻答應了下來。“牛叔,既然你有興趣去看一看,反正也花不了多長時間,那你就跟著我們來吧。”

牛縣長笑著說道,“那麻煩你們了。”

沒有多長路,也沒有騎腳踏車,而是推著腳踏車走了進去。因為牛縣長連修的路,都要仔細的看一下。

何雨天看到牛縣長腳踏車後座裝著一個雞籠,感覺有些奇怪,便詢問道,“牛叔,你這是從村裡買了幾隻雞回來嗎?這雞和我買的那4只雞,長得好像,應該是同一種雞。您這是打算養幾隻蛋雞嗎?”

“這雞和你買的那4只雞是同一戶人家賣的,我回家才知道賣給了我媳婦兒。人家拿著錢找她退雞,她沒有退。這不,我知道了以後,就把雞拿過來,想要找到賣主還給她。結果在公社各個村裡面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人。”

“怎麼會找不到人呢?那應該不在你去的那個公社。”

“對呀,我打算明天再去清溝公社看一看。”

“龍叔不就是青溝公社的嗎?你問一問他,說不定就知道了。”何雨天轉頭看向張木匠,說道,“龍叔,這種雞你看過嗎?”

大家的目光都看向了張木匠,他走到了牛縣長腳踏車旁邊,觀察了一會兒裡面的三黃雞蛋雞。“這種雞應該是最近上面分發下來的高產蛋雞,我們公社每個村都有。實在不好說是哪一家的。”

“對了,我記得是一個年輕女的和一個年紀大的女的,應該是她的母親,兩人來賣雞。好像是為了籌集他父親的藥費才把雞賣了,這應是一個突破點,這家有一個男的病人,並且家庭比較困難,張叔你知道有這樣的人家嗎?”

“這個就要具體去問了,現在誰家都比較困難。誰家生病了我也要回去去問一下,不然我也不太清楚。”

見這麼張木匠也提供不了什麼有用的資訊,眾人便不在這個話題繼續的說下去。推著腳踏車就往裡面走著。

牛縣長看著這條路,有些感慨的說道,“還是軋鋼廠有實力,想修路,幾天就把路給修起來了。大青山農場,我看行。”

“承您的吉言。”

“我這可不是恭維的話,你們這個辦事的效率和成績都不得不讓人佩服。”

牛縣長繼續往前面走著,看著挖好的地基,說道,“你們這地基做的好啊,俗話說的好,打的地基好,房子也牢固。”

何雨天笑著給他解釋,說道,“廠裡給我們安排了三輛挖掘機,做事的效率確實很高。如果全靠我們一鋤頭一簸箕的,來挖這個地基,那不知道要花多久才能建完。這全是廠裡的功勞,我們也就是一個監督者和參與者。”

“何班長,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你們這事,做的好就是做的好。”牛縣長看向遠處的挖掘機,說道,“何班長,那是在做什麼?”

“那是在挖水塘,準備用來養魚。”

“養魚好啊。”牛縣長看著平整出來的土地,有些羨慕。要知道,現在全縣,每個人的平均口糧只有10斤,他被群眾稱之為“十斤縣長”。

他在全縣的大會上面發了誓,一天不把這個平均口糧提升到60斤,一天不摘掉“十斤縣長”這個帽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