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都護上任,任命群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參見殿下!”

“參見大都督!”

同樣的呼聲,數日之後在營州城內響起。

意味著,成立了大半年的安東都護府終於迎來了真正的主人!

大都護府前,衛軍、官員還有百姓,在街道兩旁如潮水般跪下行禮。

一時間,聲浪此起彼伏,竟有種山呼海嘯之感。

眾人跪拜時的原因和心態,自是各有不同。

本就是東宮一系調任安東的杜荷、胡一刀、狄知遜、上官儀等人,自是真情流露。

原營州府的文官和武將,無疑以猶豫、觀望居多。

他們此前沒見過這位新任大都護,不知道其喜惡性格,難免對前途心生彷徨。

至於普通百姓,大多為遷徙遼東的災民,倒也發自真心地擁護。

若不是太子殿下,他們中不知有多少人會餓死。

就算活著,也只能當流民流離失所。

來到營州後,不但保證了每日的基本口糧,還真的發放了安家費,讓他們得以重建家園!

對於這些百姓而言,他們的需求其實很樸實。

首先是餓不死,保證自己能活下去。

其次是成家立業,傳宗接代。

一個是活下去,一個是繁衍……

只要能滿足這兩點,他們就是世上最好的子民!

“都平身,無須多禮!”

李承乾在前來迎接的太子妃武照攙扶下,走下馬車,而後在左右兩列文武百官的簇擁下,走進都護府大門。

今日他正式就任安東都護府大都護,建牙開府!

標誌著安東都護府真正登上歷史舞臺,成為大唐東北邊疆最高行政機構。

事實上,哪怕太子妃武照將都護府的各項政務處置得再好,安東都護的定海神針也永遠只可能是李承乾。

因為武照的權威,也是從李承乾這裡延伸出去的而已。

這就是正名大義!

都護府議事廳中,文官武將分列左右。

眾人內心都隱隱激動,目露期待之意。

早有訊息傳出,今日大都護會正式冊封眾官。

“諸位都是我安東都護府的肱股之臣,本宮想和你們說幾句推心置腹的話。”

李承乾來到殿首,沒有坐下,而是負手看著眾人。

“我李承乾為什麼會來遼東,諸位應當聽說過一二,但未必知道全部。”

“本宮也不想解釋什麼,只一句話——你們若不信本宮,可立刻請辭,我李承乾厚禮相送絕不為難。若是信本宮,我們便並肩披荊斬棘,平定遼東,開疆擴土,建萬世之功!”

……

“我等願誓死追隨殿下!”

文武眾官立刻表態。

想走的,早都已經走了。

留下的,自然都是因為各種原因不想走,或走不了的。

“接下來,由太子妃公佈都護府各級官員的任命!”

李承乾說完,便在大都護的官椅上坐下,居高臨下靜靜俯視眾人。

武照站在他身旁,手中端著冊封簿念道:“擢任侯君集為從三品安東都護府副都護,拜平東大將軍,統領都護府十鎮邊軍,負責對高句麗的一切軍事!”

其實這些任命,本該由宮無後念。

但李承乾既然這麼安排,自然是為了豎立武照的威信,讓眾官員習慣武照處理政務。

至於李承乾自己,自然還是和在東宮時一樣……

只把控大方向,抓住軍權即可,剩下的時間全都用來修煉。

話音落下時,議事廳內許多人皆面色微變。

現在的安東都護府,正規大軍主要就是營州時代留下的兩萬邊軍。

剛才的任命,等於將之全部交給侯君集統帥。

這種信任,不可謂不驚人。

毫不誇張的說,侯君集就是安東都護府當之無愧的軍頭!

“臣,謝過大都護!”

侯君集單膝跪下,行禮受封,臉上的神情顯得十分滿意。

整個安東都護府的軍隊,幾乎全都交到他手中了,還要怎麼樣?

不少文官看著這一幕,眼眸深處都閃過一抹擔憂之意。

侯君集性格乖張跋扈,眾所周知。

一開始就賜予如此大權,將來真的還能約束他嗎?

眾人之中,唯有上官儀和狄知遜少數幾個東宮嫡系,神情平靜。

甚至看向侯君集的目光中,隱有一絲冷意。

他們自然比旁人知道的多一點……

大都護和太子妃,為什麼敢這麼做?

答案就在編練新軍!

兩萬邊軍雖然是整個安東都護府現在的全部大軍,但夠什麼用?

編練新軍是必然,而且刻不容緩。

而這些新軍的統領,可就不是侯君集的人了。

只需兩三年,等新軍練成,侯君集那兩萬人自然就翻不起浪來。

而且以玉刀衛為模板的新軍,必然只會比現在的兩萬邊軍更強!

更何況,侯君集只有軍權。

財權在都護府,他就等於被栓上了韁繩的猛虎。

武照繼續念道:“擢任原營州都督薛萬淑為從三品安東都護府副都護,兼任營州太守,另負責文教及對外撫慰、聯絡事宜。”

“臣拜謝大都護!”薛萬淑心裡受命,亦面露喜色。

這個任命,等於在保留了他原官職的同時,提升了品階,成為安東都護府的實權巨頭之一。

其實,他並非東宮嫡系,武照本不想將他安排在如此高位。

但安東都護府初建,必須穩定人心,還要仰仗過去的營州官員,所以對薛萬淑以安撫為主。

“擢任故萊國公之子杜荷為正四品安東都護府長史,協助大都護處理本府一應內政,即監督官員任免、財稅徵繳、軍資發放、工程建造等……”

太子妃尚未說完,廳內眾人就朝杜荷流露出羨慕之色。

這樣的任命,可謂一步登天。

論實權,猶在薛萬淑這個副都護之上。

甚至連侯君集,都隱隱有所不如。

說白了,大都護李承乾基本不可能親自處理政事,太子妃至少在名義上要隱於幕後。

而長史,就相當於大都護幕僚之長,財政、人事、工程等幾乎所有具體事務他都可以過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說安東都護府是一個小朝廷,那被任命為長史的杜荷,就是當之無愧的影子丞相。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