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一首詩的爆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著這群用詩詞歌賦來打招呼的人。

孫小聖也是有些無語。

或許他的修為境界上要比在場的所有人都要高牆。

可是要是比文才的話。

那孫小聖可能是真的不是在場的這些人的對手。

無奈之下,孫小聖只能是開始回想自己在前世的時候曾經背過的詩句。

而且還要儘量的避開在場的這些人,這件事情可謂是給了孫小聖相當大的壓力了!

他在搜尋了自己的靈魂深處的記憶之後。

要是在十分焦急的情況下說出了一首由唐伯虎所寫的詩。

他現在只希望唐伯虎在這個時空還沒有出現。

而且唐伯虎如果在這個時候也出現了的話,也未必能寫出這首詩。

因為這個職工的主要職業都是修道之人。

按照唐伯虎這個人的天資來看。

想要以文入道,其實是很容易的事情。

那麼他們會只要文采入道成功了的話。

那麼他便是直接的會逆轉自己後半生的境遇。

要知道唐伯虎的後半生境遇可謂是十分悽慘的。

如今因為孫小聖的到來,應該也已經改變了他的命運。

畢竟如今這幾萬年了天下還是大唐。

所以他也未必能寫出這首詩來。

孫小聖只希望眾人聽不出來這首詩的來源。

現場的所有人提示孫小聖的這首詩。

都是有些疑惑。

他們思索了一會兒。

因為孫小聖的這首詩完全不符合他們這個時代的韻律。

這個時代的韻律主要還是以大唐風格的為主。

如今孫小聖寫出的這首詩。

是完全不符合大唐的韻律的。

所以在座的所有人都是並沒有聽過這樣的詩歌題材的。

“桃花仙人種桃樹,摘了桃花換酒錢!”

“這首詩的韻律雖然是有些奇怪,但是卻能從詩中看出一股瀟灑的風骨!”

“這首詩還真是有些特別呀!”

“是從來沒有聽過的題材的!”

“而且如今我們還在桃樹林中!”

“正好適合了我們此時此刻的景象!”

一旁的孟浩然聽著孫小聖的詩。

臉上有些意外的表情。

本來以為孫小聖作為一個東勝神州的人。

即便是再怎麼學習/大唐帝國的文化。

也不可能比他們幾個更加精通。

要知道在場的人文采都是十分斐然的。

這些人都是當朝的才子。

那他們比文才簡直就是世界上最不明智的事情。

可是孫小聖口中所說出來的詩歌。

他們從來沒有聽過的題材。

他本身所說出來的韻律,也是他們從來沒有掌握過的。

一時之間孫小聖的這首詩,便是直接引爆了全場。

在場的所有人都是開始研究。

孫小聖這首詩其中的奧妙。

就連高坐主桌的李太白。

此時此刻也是在不斷唸叨著孫小聖的詩。

他也在研究孫小聖詩中的韻律和意味。

因為這詩中所帶來的浪漫和瀟灑。

看似十分快樂,但是不知為何卻有一份悲涼。

不知道為何孫小聖一個少年郎的形象。

究竟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境?

這讓李白對於孫曉勝這個人開始產生了興趣。

這個少年郎究竟是經歷過什麼?

竟然會有這樣的心境。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這句詩詞簡直太妙了。

李白覺得孫小聖絕對是自己的知音。

因為這首詩中最為瀟灑的便是這一句。

而李白也能從這一句瀟灑之中讀出一股悲涼。

他看見了孫小聖。

眼神之中透露出了一抹佩服。

他本來以為自己的人生經歷已經夠豐富了。

他生於一個商人的家庭。

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因為犯了罪而不能從文官。

反而是只能經商。

他的童年過得十分無憂無慮。

少年時變是開始,是周遊天下。

那個時候本來是想為國做貢獻。

在官場之上闖出一番實力來。

可是後來天地之間環境開始大變。

他意外的發現自己的文采,可以幫助自己體會到一種十分奇妙的東西。

這種東西即便是他也說不上來是什麼……

只是感覺這種東西相當的奇妙。

好像自己每次寫詩的時候。

這種東西都會存在。

可是這種東西究竟是什麼?

李太白自己也不知道。

可能這就是他口中所說的“落筆驚天地,詩成泣鬼神。”!

長久以來,李太白一直摸不到那東西。

可是忽然有一天。

他突然融會貫通了。

他覺得自己心中的一道壁壘彷彿被什麼東西擊碎了。

從此之後,他的詩句便再也不是描繪那些平凡的物件。

他想就要去描繪整片天地的景象。

要將這世間所有壯麗的景觀都融匯於自己的詩句之中。

他要把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景象全部寫出來。

李太白這時才明白,他悟道了。

這便是老子口中所說的道!

“我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那個時候李太白便是不再將自己的心思放在官場上了。

他覺得自己的眼中應該去看一些更廣大的東西。

而且在這個世界上也有更廣大的東西值得他去關注。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其他有意義的東西,值得他去看,去寫,去聽。

所以他便是直接放棄了官場上的生活。

直接成為了一名以文字入道的修道之人。

而他的家庭也因為他的入道。

而提升了自己家庭的地位。

在大唐帝國如今的環境之中。

李世民很早便已經簽發了聖旨。

只要家庭之中有一個人是修道之人。

那麼便是可以免去家庭之中所有的錯誤。

也就是說因為李白本身的修為強大。

他父親和祖父的賤籍如今也已經被平反。

如今他的家裡面所有人都可以作為正常人去學習。

也可以進入官場。

而李白的地位也在家庭中直線提高。

如今他的生活比起原本應該在正常時間線上的李白。

已經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

而如今已經過了幾萬年的時間。

隨著自己修為的慢慢提高。

李太白也知道這個世間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這麼小,在這片世界之外,一定有更加廣大的世界!

所以他便是開始逐步的遊歷天下。

他的第一步便是將整個的南瞻部洲給走了一個遍。

隨後他又是將整個西牛賀州給走了一遍。

至於東勝神州和北俱蘆洲。

東勝神州本身擁有著孫小聖的名號。

所以天下的各個族群對於東勝神州來說都是比較忌憚的。

他們不敢肯定孫小聖有沒有留下什麼後手來保護東勝神州。

畢竟孫小聖的故鄉,花果山還在東勝神州的傲來國之中。

所以對於東勝神州的這片土地。

天下萬族都是不敢靠近的。

而至於北俱蘆洲,本身則是因為太過於兇險。

這裡如今時常有強大的妖族出沒。

而妖族和人族之間所爆發的戰爭,已經不是用恩怨兩個字就可以形容的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世民很早之前就已經想要嘗試將北俱蘆洲,也納入自己的帝國之中。

可是他征討了幾次發動了很多大戰。

可是到最後傷亡都不小,收穫卻不大。

無奈李世民只能放棄了自己這個計劃。

李太白看向了孫小聖的眼神,那是一種認可的眼神。

在場的所有人都是討論不出來,孫小聖的詩,究竟算是一種什麼樣的題材!

“孫小兄弟的文采果然是厲害!”

“竟然是完全使用了一種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韻律!”

“而且這首詩其中看似快樂,看似十分瀟灑!”

“可是下半首詩之間卻透露出了無比的悲涼!”

“尤其是結尾的那一句,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簡直就是點睛之筆啊!”

一旁的人都是十分高興的誇讚著孫小聖。

他們感覺自己正在見證另一個李太白的誕生。

孫小聖的文采絕對不輸給在座的李太白。

眾人都感覺,自己眼前的這個少年絕對是大唐帝國文壇中的一顆新星。

他的文采從這一首詩之中便可以足夠看得出來。

一首詩之中,道盡了人間苦楚。

從中可以看出少年時代的意志迸發。

也可以看出中年時代的市井妥協。

更可以看出到老年實則瀟灑,其實悲涼的情況。

沒想到自己眼前這個看似年輕的少年。

既然是擁有這樣無與倫比的文采。

這讓眾人都是有些意外的。

因為他們都是有些感嘆。

他們平時所羨慕的李白。

也正是因為那種無與倫比的氣質。

才是讓他們羨慕。

如今竟然是又出現了一個少年擁有這李白的氣質。

這樣的情況讓他們怎麼能夠不興奮呢?

所以他們便是覺得孫小聖,便是世間的第二個李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