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會進行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494章

菲爾茲獎的授獎儀式的流程是,先由執委會主席宣佈獲獎名單。接著由東道國的重要人物(當地市長、所在國科學院院長、或國王、總統)或評委會主席或眾望所歸的著名數學家授予獎章和獎金。

最後由一些權威數學家分別、逐一簡要評價得獎人的主要數學成就。

這次負責頒發菲爾茲獎獎章的是悉尼市的市長。

程諾和其餘三位數學家,被授予印有阿基米德浮雕頭像的金制菲獎獎章。

合影留念後,程諾四人退到一側。

幾位年長的數學家上臺,開始簡述四位菲獎得主的履歷和所取得的數學成就。

“程諾,男,4歲。現任清華大學數學院教授,清華大學數學研究所副所長。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研究生期間於麻省理工學院讀研,後交換到劍橋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劍橋大學讀研期間,被破格提拔為劍橋大學數理研究所正式研究員,迴歸麻省理工學院三個月後,以博士生身份畢業。同年,被麻省理工學院聘請為數學院副教授。”

“次年一月,獲麻省理工學院正教授職稱。八月,受清華大學聘請,回國擔任數學院教授。”

“重大數學成就:0年,弱BSD猜想的證明、程諾定理的提出!0年,雅克比猜想的證明!04年,程氏復環猜想的提出與證明、谷山志村猜想的證明、極小模型綱領兩大難題的解決!06年,BSD猜想的證明、阿爾貝群定理的提出、代數週期求和定理的提出、程氏虛點的提出!”

“曾獲獎項:維布倫獎、克雷數學科學獎、拉馬努金獎、晨興數學獎!”

這是一份堪稱豪華的履歷。

臺下的眾人雖然早就知道程諾成績斐然,但當這一項項成就一一列在他們面前時,他們還是驚訝的不行。

從0年,程諾展露頭角,到06年,程諾拿到菲獎獎章。

這才不過僅僅四年的時間啊!

但程諾在數學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卻要比其他幾位菲獎得主豪華太多。

十項數學成就,每一項,都在數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

來自瑞典,年近七十歲的菲獎得主約翰尼教授,對程諾做出這樣的評價。

“這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全世界最為天才的一位數學家。用短短四年時間,走到了大部分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在這個時代,所有自詡為天才的人物,都會在他的光芒下黯然失色。”

“他就如夜空中最為閃亮的一顆星辰,閃耀到誰也無法忽視他的光亮。在數學界,他已經站在了金字塔的頂端。但他還很年輕,仍舊有能力繼續向上,去追尋那些先賢的腳步。我很期待,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否還會出現一個如尤拉、高斯般的數學大家!”

約翰尼教授這兩段話,可以說是對程諾極高的評價。

高斯和尤拉這兩位,是已經在數學界封神的人物。

而約翰尼教授說,程諾有可能成為那樣的人物,這可是巨大的褒獎。

下面許多數學家無法認同,但卻找不到任何反駁的理由。

確實,程諾以現在的年紀,就已經成為數學界最頂尖的那一撮人之一。

後面如果還能保持住現在的狀態的話,幾十年後,未必無法在數學界封神!

這樣想著,下面許多人又嫉妒起來。

眼看著一座大山在他們面前迅速崛起,他們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種感覺,是最為難受的。

他們只是希望,程諾在之後的表現,不要再像之前那樣妖孽才好。

否則,在程諾的接連打擊下,他們的心臟,恐怕要承受不了。

…………

頒獎還在繼續。

拿著獎章和證書,對視上臺下丁院長的目光,程諾微微一笑。

丁院長也是豎起大拇指。

雖然早就預料,但親眼看到這一幕,丁院長還是心情無比激盪。

菲爾茲獎,這可是菲爾茲獎啊!

代表數學界最高榮譽的菲爾茲獎!

而從這個獎項設立之初,便從未有過一位擁有華國國籍的數學家獲得過該榮譽。

這也是華國數學界眾人的傷口所在。

但今天,一位地地道道的華國人,終於斬下這一獎項。

彌補了華國數學界在這一獎項的空白。

於此同時,程諾還破了一個記錄。

程諾以4歲的年紀,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菲獎得主。

而在這之前,最年輕的菲獎得主是9歲。

丁院長樂得嘴一直咧著。

程諾得獎,不僅僅是華國之幸,同樣,也是清華之幸!

去年的世界大學數學專業排名中,清華大學僅排在世界第78位。

但年底更新榜單之後,有了菲獎的加持,進入前五十應該是不成問題。

除了程諾這位清華數院的中流砥柱以外,像是張偉,諱之唯這幾位黃金一代數學家,在程諾的帶動下,成長速度也是異常驚人的。

…………

折騰了將近半個小時後,菲爾茲獎的頒獎典禮終於結束。

在一連片的恭維聲中,程諾回到自己的座位。

摩挲著手中的金制獎章,程諾嘴角浮現淡淡的笑容。

拿到菲獎,總算是了卻了自己心中的一樁心願。

也算是,自己之前的努力拼搏,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菲獎頒獎結束,那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開幕式也算是宣告尾聲。

馬奈爾主席走到臺上,再次說了一些鼓勵的話後,便結束了開幕式的程序。

從下午開始,一直到一週後,總共有41位邀請報告人,分會場進行學術報告。

程諾也被邀請進行學術報告。

拿到菲獎之後,他現在也可以算是大佬了。

向他這種層次的大佬進行學術報告的話,報告時間一般會安排在前幾場或者後幾場。

所以,程諾學術報告的時間是一週後的下午。

時間充裕的很,況且程諾早就有了準備,因此不用太過於著急。

正好,還可以趁這個機會,多聽幾場講座。

上次國際數學家大會,他學術報告都沒有聽幾場就被迫提前跑路了,這一次,他一定要聽夠本。

於是,從下午開始,程諾的身影就來回穿梭在不同的分會場。(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