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秦淮河十三美【第三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那位就是克里斯蒂安.貝爾吧。”

蜜蜜坐下後,很不老實,腦袋四處轉著看著,看到一個外國人,很面熟,拉著劉思思的手臂示意著對方看看。

劉思思很無奈,明明她年齡比蜜蜜小一歲啊,為什麼老是感覺蜜蜜像小孩子,而她反而是大人呢,順著對方的目光看過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個個子不太高,沒有一米八的外國男子,高挑的鼻樑,留著鬍鬚,穿著黑色襯衫跟牛仔褲,一副頹廢造型。

“是他,我看過這部【秦淮河十三美】的劇照,他就是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貝爾。”

蜜蜜仔細的看了看這個外國男人,搖搖頭,湊到思思耳邊嘀咕起來:

“說實話,我其實不太懂張導的想法。”

“這是個抗戰片,抗日片,為什麼男主角竟然是個外國人呢?”

“這是歷史,而不是科幻片,未來,等等型別的片子,這種電影裡出現外國人,有點讓人出戏啊。”

劉思思看看四周,發現沒人,才安心,不由得橫了眼蜜蜜,低聲叮囑起來:

“少說話,注意影響,被人聽去,到時就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了,還會讓秦動以及大秦帝國公司都為難。”

蜜蜜連忙看了看四周,沒人靠近才安心:

“好啦,我知道了,我也是實在好奇啊。”

劉思思搖搖頭:

“好奇什麼,等一會就開始了,看完電影不就知道了嗎,稍微等等吧。”

其實思思自己也是很好奇的,這種抗日片子,出現一個外國人,這倒不怎麼稀奇,稀奇的是外國人是男主角,這就讓人好奇電影到底講什麼的了。

...

影廳的燈光不知道什麼時候熄滅了,大熒幕燈光亮起。

下面做著的所有圈內藝人,公司領導,記者們,以及一些影評人,都默默的安靜下來,等待著一場電影盛宴的開始。

這是國內第一部成本十億人民幣的電影。

【秦淮河十三美】正式放映:

1937年,日軍入侵京南,戰火中,六朝古都化為廢墟,眾多華夏軍民被困城中。

一支十數人的國軍德械教導隊餘部在長官李教官指揮下,從日軍手中救出了一批教會學校女學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喪失了出城的機會。

倖免於難的書娟等學生返回文徹斯特教堂,隨她們一起來到的,還有受僱遠道至此收斂神父遺體的美國人約翰·米勒。

此時的京南城中,逃難的人們蜂擁進安全區和教堂尋找庇護,十四名風塵女子強行進入教堂避難,其中精通英語的玉墨希望藉助約翰的身份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護。

教堂的牆壁,並不能阻擋日軍的鐵蹄,教堂內的人們,將面臨孰生孰死的選擇。

教會的女學生、一些風塵女子、軍人和傷兵,以及美國人約翰,他們共同面對一場生死浩劫,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

但是,教堂也不是永遠的淨土,不久日軍衝進教堂發現了女學生,殊死抵抗的軍人在千鈞一髮之際開槍救女學生,英勇犧牲。

後來,日軍又強徵女學生去慶功會為日軍表演節目。

由於女學生們不願被日軍凌辱,準備集體自殺,卻被玉墨救下。

最後,這13個平日裡被視為下賤的風塵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裡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

影片的最後,伴隨著一首戲曲:

我有一段情呀,唱給諸公聽!

諸公各位,靜呀靜靜心呀!

讓我來,唱一支秦淮景呀!

細細呀道來,唱給諸公聽呀!

秦淮緩緩流呀,盤古到如今!

江南錦繡,金陵風雅情呀!

瞻園裡,堂闊宇深深呀!

白鷺洲,水漣漣,世外桃源呀!!!

...

“嗚嗚...”

不知道什麼時候,影廳內,不時有著低聲哭泣的聲音。

這一刻曾經國人的遭遇,那鮮血淋漓的歷史,再一次好似重演般出現在眼前。

素來多愁善感的女人大多都流淚哭的很傷心,好像是替那些代替女學生,去慷慨赴死的秦淮河名妓們的命運而悲哀哭泣,又好似替曾經老祖輩經歷的苦難而哭泣。

男人們也有很多看的流淚了,男人流血不流淚,只是未到傷心時。

這一刻,看著那些女人們的抉擇,看著國人們接連慘死,那種恨不得拿起槍殺死一切侵略者的憤怒,用出胸口。

電影放完了,但是影廳內的人們,久久沒有回應,好似還沉浸再悲傷中。

....

當晚凌晨,一篇著名影評人,熬夜發表了一篇觀影後感,也是表達他心情的想法:

“觀【秦淮河十三美】,胸口有火再燃燒,有淚再眼裡醞釀。”

“學生裝的秦淮景和旗袍裝的秦淮景,一前一後,仿若就是兩個世界,兩種命運。

代表著一群女學生,跟一群青樓女,彼此本不相同命運,有了連線,但最後再次分隔。

命運,放佛是女人最難邁過去的一道坎兒。

一群十三四歲的女學生,有國軍拼了最後一命來保護,有父親不惜做漢奸去保護,能逼到一個“二流子”裝成神父站出來保護,連日本軍官都會憐惜三分。

所以妓女去替女學生侍候日本兵,這個安排在玉墨第一次提出來的時候,我心裡居然邪惡的認為這是個合情合理的決定,“這個事兒,她們做正合適啊”。

而直到琵琶一彈,換裝完畢的藍衣“女學生”一字排開,一曲吳儂軟語的《秦淮景》娓娓道來,我到此才忽然意識到,把她們替代女學生送到日本人那裡,是何等殘酷的一個決定。

才明白John為什麼要糾結於“girls or women?”

求生的勇氣,擁有不難,求死的勇氣,才真真讓人揪心的佩服。

閉上眼,抱著琵琶端坐正中的玉墨,其他十幾個女孩蘭花玉指,娓娓道來,“我有一段情,唱給諸公聽”。

這樣一個結局,我越想越心疼。不是逼到絕路,任誰也不會做到這一行,而素來秦淮名妓,又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她們剪短了頭髮清清爽爽的樣子,真的覺得John同學你怎麼忍得下心啊,換做是我,可能真的帶著玉墨遠走高飛了。

做首小詩,送給十三釵們。

君子亦惜命

婦人卻重情

商女知國恨

秦淮吟絕景。

“感謝曾經生死奮戰的先輩們,感謝張導帶來的歷史回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