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稽核機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守衛星城副本地圖。

遊戲體驗中封棋發現,怪物攻城的前三輪完全就是福利。

即使玩家沒有團隊配合能力,也能夠輕鬆過關,攻城出現的怪物也都是無腦莽夫的型別,沒有任何特殊能力,僅憑身體強度和武器,與守城的玩家進行對抗。

從第四輪開始,怪物的強度有了明顯的變化。

這時候的怪物型別出現了會遠端術法的型別,甚至還出現了會潛行偷襲的怪物,從第四輪開始,玩家之間的配合變得重要。

透過交流,玩家裡有一部分人分解了自己之前選擇的功法,改修其他型別的職業。

例如有部分玩家選擇成為醫療兵,也有部分玩家選擇打輔助,不斷從後方購買藥劑補充戰場需求。

伴隨怪物攻城的難度提升,每次通關都能給玩家們帶去滿滿的成就感。

每次攻城結束,近乎全場歡呼聲。

到了第八輪怪物攻城,怪物的AI得到了明顯增幅,除了怪物配置上變得更為全面,許多怪物甚至會主動躲閃攻擊,不再是傻傻站在玩家面前硬抗傷害。

防守難度升級。

但玩家群體的實力也在第八輪有了顯著的提升。

這時候基本都已經放棄了黑鐵等級的裝備、道具、藥劑,等等物品,最低配置也是青銅級,絕大部分玩家將功法等核心成長體系升級至白銀級。

對普通星城民眾而言,這是他們從未體驗過的感覺。

現實世界裡的普通人即便知曉這個世界有超凡力量的存在,但真正能夠駕馭超凡力量的終究是少數。

絕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他們接觸的都是基礎修煉功法,沒有華麗炫酷的術法,對比災變前的世界只是身體素質有了顯著的增強。

但在虛擬遊戲裡,他們可以體驗到掌控超凡力量的感覺。

一躍數十米高,一拳震裂大地……透過獵殺怪物獲得守護幣,玩家們的戰力不斷拔高。

到了第十三輪怪物攻城,難度開始大幅度提升。

這時候也有玩家攢夠了守護幣購買到了史詩級的修煉功法,裝配後戰力隨之飆升。

【守衛星城】的副本製作團隊的設計十分巧妙,後續的攻城怪物雖然戰力大幅度提升,但偶爾還是會出現低階的怪物群。

每當出現低階怪物群,無疑就是福利關卡。

玩家們開啟無雙割草模式,隨手釋放的術法就能收割大片的守護幣與經驗。

這能給玩家帶去實力碾壓的爽快體驗。

封棋主要是為了瞭解守衛星城副本的結構,體驗過程中主要以觀察為主,並未跟隨身邊的熱血玩家喊打喊殺。

在後續的防禦戰裡,封棋也發現了守衛星城副本存在的一些弊端問題。

遊戲剛開始時的功法、術法、道具,很多都是從猩紅研究院製作的素材庫中提取。

這類功法與術法現實中存在,被採集進素材庫前都經過了繁瑣的模擬資料與軌跡測試,追求更好地還原現實,所以這類功法給玩家帶去的體質增幅與現實中的差異較小。

玩家裝配熟悉的功法在遊戲裡施展自己的能力,會顯得得心應手,不會有生疏感。

但守衛星城副本除了素材庫裡的功法,還透過魔改的形式增添了許多現實裡並不存在的功法、術法,乃至道具。

這類魔改出來的東西在物理表現上存在明顯的缺陷。

例如有一門名叫《流星火雨》的術法,釋放後產生的光影效果,乃至火球的特效都顯得有些不真實,只能用炫酷的表現去遮掩物理表現上的不真實。

這顯然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畢竟製作副本地圖的玩家團隊都是新人,沒有資源與裝置進行虛擬表現上的改進。

與此同時,封棋覺得這些現實中不存在的華麗功法與術法其實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虛擬遊戲設計之初本就不是為了娛樂大眾,更多的意義在於對現實發展的輔助。

學府學員可以透過虛擬遊戲來體驗掌控不同功法與術法的效果,然後在現實裡挑選修煉,這才是他賦予虛擬遊戲誕生之初的意義。

但守衛星城副本地圖,後續的功法已經完全偏離了現實。

這就嚴重影響了虛擬遊戲的初衷,娛樂性逐漸大於訓練意義。

是否決定讓守衛星城製作團隊修改副本內容這個問題上,封棋短暫思索後放棄了這個想法。

現階段正是虛擬遊戲發展的初期,需要大量地圖製作玩家與團隊的參與。

設計太多的條條框框反而會壓抑玩家的創造力,讓很多本該誕生的奇思妙想被扼殺在搖籃裡。

這是封棋絕對不想要看到的結果。

就像是家長嚴厲地管教下孩子,被制定了太多生活上的規則,這會嚴重壓抑孩子的積極性與創造力,讓孩子逐漸適應在規則裡生活。

但很多奇思妙想都需要打破常理才能發現。

被壓抑的想法如果得不到釋放,就會難以萌發出創新。

守衛星城副本地圖的體驗,封棋最終打到了第22輪關卡,後續的戰鬥已經完全偏離了現實,給他的感覺就像是未來戰場,各種術法之間的華麗轟炸,戰鬥表現也是徹底脫離了現實。

這與研發團隊對戰力的瞭解淺薄有關。

但製作團隊也讓封棋看到了,副本編輯地圖的未來發展潛力。

城市水晶被擊碎後,封棋退出遊戲。

睜開眼睛,他發現不知何時原本睡在沙發上的小幽正趴在透明的遊戲艙蓋上,此時正在酣睡,小嘴微微張開,嘴角還掛著一絲晶瑩。

“小幽,醒醒。”

封棋伸手在透明艙蓋上拍打,發出沉悶的鼕鼕聲響。

“老大,我再吃一口……我保證,絕對不吃撐。”小幽眉頭微皺,表情略顯痛苦的開口道。

“小幽,醒醒。”

封棋再次拍打艙蓋,這次小幽終於被吵醒,睜開了迷茫的雙眸,隨後用雙手撐起身體,傻乎乎地環顧四周,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他的身上。

伸手擦去嘴角的晶瑩,小幽緩緩漂浮懸空:

“老大,你醒了,小幽今天又完成了一個空間手環。”

說這番話的時候,小幽的表情逐漸變得驕傲,就差把“快誇我”三個字掛在臉上了。

封棋這時伸手按下左側的按鈕,遊戲倉蓋外翻緩緩升起。

從遊戲倉裡走出,他伸手揉了揉小幽的腦袋:

“不錯,值得表揚……你吃午飯了嗎?”

“沒有吃,一直在這裡等老大醒來,感覺自己沒有吃午飯都餓瘦了。”

說著,小幽捏了捏自己粉都都的臉頰,表情頹廢地望向他嘆氣道:

“老大你看,我都餓脫相了。”

封棋:……

“走吧,我們去吃飯。”

“好耶!”

接過飛撲過來的小幽,封棋邁步朝房間門口走去,轉頭望向窗外,他發現外面天色已暗。

抬頭望向掛在牆壁上的電子時鐘,時間已經來到了凌晨三點。

封棋也在此時感受到了強烈的飢餓感。

犧牲線上的普通身體需要每日入睡,也需要定時進餐,無法像現實線上的特殊體質那般可以長久的不睡覺不進食。

帶著小幽來到餐廳,對這裡已經很熟悉的小幽當即飛至餐盤處,抱著餐盤表情雀躍地在食物區來回飛舞。

對小幽而言,美食是她生活中最快樂的享受。

睡覺是迫不得已,美食才是真愛。

進食期間,封棋總會聯想到未來世界。

現在與未來相比,存在著各方面較大的差異,食物上也是如此。

現代人的食譜主要以養殖的牲畜與種植的穀物為食物。

但未來人類逐步拋棄災變前的飲食習慣,畢竟災變前的食物對千餘年後的人類而言起不到滋補身體的作用,每日攝入的量也要大幅度的增加,普通食物已經無法滿足未來人的身體對能量的需求。

到了1500年後的未來世界,人類已經用靈食取代災變前的食物結構。

靈獸肉、各種靈植,才是千餘年後的人類主要食材。

飲食結構的變化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好的飲食能夠顯著促進人類對血脈潛力的開發與成長。

封棋查閱過災變前的歷史。

人類的飲食其實經歷過多次升級,每一次文明的進化都代表著飲食的結構隨之升級。

蠻荒時期的人類茹毛飲血,透過捕獵的方式來獲取食物,且對食物基本不做處理便直接食用。

學會使用火焰後,人類的飲食方式變為了炭烤,學會了對食物進行處理。

再往後香料的使用讓飲食文化邁向了現代化。

人類接觸靈氣後,正在朝著嶄新的文明形態發展,各方面都需要搭配新時代的環境來進行升級。

例如他規劃設計破曉城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適應新時代的建築強度需求。

飲食也是如此。

人類的身體強度一代更比一代強,對食物質量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想要從食物裡攝取到足夠的能量就必須將食物的質量進行升級。

家禽牲畜的養殖在未來變為靈獸養殖。

延續至今的耕種穀物,在未來改為耕種高產量的中、低階靈植。

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

星城的發展起步較晚,飲食方面還未得到明顯的變化,比星城發展更好的精靈城基本已經改變了飲食習慣。

精靈城的靈性食物近乎完全取代了災變前的食物結構體系。

飲食結構的改變,也已經被他劃入下一個百年計劃當中。

這也是封棋較為頭疼的一個問題。

想要發展的體系非常多,奈何資源著實貴乏,很多構想中的計劃只能是計劃,無法得以施行。

轉頭望向身旁的小幽,此時小幽正在大快朵頤,表情滿足,鼓起的腮幫子顯得十分Q彈。

“老大,給我剝大蝦?”

發現自己正在看她,小幽伸手抓起身前燒紅的大蝦朝他遞來。

“帶殼吃。”

小幽聽聞,短暫遲疑後張嘴朝帶殼的大蝦咬去。

封棋:……

……

破曉12年。

守衛星城副本地圖推出的第二年。

這一年虛擬遊戲發展在星城的普及率達到了29%,其中各大學府的普及率達到了100%。

與此同時,破曉遊戲裡的隱藏功能,虛擬實驗功能也陸續在各大研究機構裡上線。

只是這方面的功能完全保密,不對外界有任何的洩露。

使用虛擬實驗功能的人員也都被限制出星城,前往其他城市,防止虛擬實驗功能洩露。

虛擬實驗功能的出現,讓很多實驗可以在虛擬環境裡模擬進行。

這項功能極大節省了各種研發開支,避免了很多實驗浪費。

與此同時,破曉遊戲的高速發展激發了星城民眾的戰鬥熱情,導致報考戰鬥學府的學員數量暴漲了兩倍,討論戰鬥技巧的帖子更是每天各大論壇的熱門話題。

這正是封棋想要看到的景象。

虛擬技術帶來的發展效益,遠比他想象中來得高。

這一年來,封棋最關注的還是《破曉》裡的領域副本地圖情況。

除了官方的副本地圖外,現階段領域副本模式裡新增了387個由玩家製作的副本地圖。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小遊戲模式的副本地圖,製作週期普遍不長,在破曉遊戲裡的熱度也都不高,卻也誕生了不少有意思的玩法模式。

例如熱度第二的副本地圖【死神注視著你】。

這個38人為一組遊玩的副本,地圖是在一個古老的城堡裡進行,進入遊戲後其中一名玩家扮演死神,需要在規定時間裡擊殺其他玩家贏取勝利,其餘非死神玩家則作為逃亡者需要保證自己在1小時內不被殺死,死亡則代表遊戲結束。

遊戲裡非死神玩家需要透過聽聲、觀察、氣息感知等方式躲避死神的追殺。

整個遊戲過程緊張刺激,非常適合用於培養偵察兵。

又例如熱度第三的副本遊戲【術法小能手】,這款遊戲的內容很少,也沒有刺激的玩法。

玩家需要跟隨系統給出的提示與節奏快速勾勒術法,每次勾勒完成視為得分,然後不斷淘汰末尾玩家,透過術法勾勒的質量與速度來贏得勝利。

但現階段最熱門的副本地圖,仍是當時的第一個副本地圖“守衛星城”。

現在守衛地圖的副本製作團隊已經被招募進了虛擬技術部門,成為正式編制的虛擬技術人才。

到了今天,守衛星城副本一共經歷了3次大版本的更新,24次小更新。

在玩法上,得到虛擬部門的幫助,遊戲裡後期的物理表現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封棋十分看重守衛星城副本地圖的後續發展。

這個副本讓他想到了未來人族與墨的最終戰,覺得守衛星城副本的未來更新方向或許可以朝著模擬未來最終戰的方向進發。

即使這次無法戰勝墨月,也能夠透過在戰場收集的領域生物資訊,將這部分領域生物的資料載入下一條時間線的守衛星城副本裡,將虛擬的最終戰環境逐漸真實化。

虛擬技術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封棋也遇到了不少頭疼的問題。

當初他決定開放領域模式的地圖編輯功能,並全面開放地圖編輯素材庫,是為了讓玩家隨意自由發揮,只要有想法都可以在地圖編輯功能裡變為現實,製作出各種腦洞大開的玩法地圖。

但有些地圖編輯作者的腦洞著實開得太大了些,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

就在兩個月前,有個名叫辛博元的玩家耗費數月時間製作了一張新副本地圖,取名叫:千姿百態。

這張新副本地圖的出現,短時間內熱度直線飆升。

當時看到虛擬技術部門發來的後臺資料時,封棋頓時有了興趣,當即決定測試遊玩一番。

測試開始前,他的內心充滿了期待。

認為這或許會是下一個【守衛星城】,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裡的玩家熱門遊玩副本。

可等他進了遊戲才發現事實並未自己所想。

剛進遊戲時是可調整引數的三維捏臉模型,當時封棋就感覺到了不對勁。

製作地圖的玩家在捏臉方面設計得非常詳細,甚至連某些功能都能夠進行引數調整,這讓封棋感到十分疑惑。

隨機捏臉後進了副本場景,他才意識到這個新副本地圖的製作者竟然公然搞顏色。

進了遊戲,他看到的是夜色下虛的擬城市,整個城市到處都是各種顏色的霓虹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沿途走去還能看到大量虛擬建模出來的男男女女。

更過分的是,玩家在副本地圖裡還可以自由選擇遊玩的模式,自定義搞顏色的場景以及所扮演的角色,滿足各種XP需求。

瞭解遊戲內容後,封棋當即通知虛擬技術部門關閉這個地圖。

與此同時,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該如何完善地圖編輯功能。

新技術的出現,預示著新的規則體系的建立。

現階段的虛擬遊戲正處在發展的蠻荒初期階段,很多規則都還未制定,也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更沒有完善的稽核體系。

這會讓地圖編輯的功能逐漸偏離他既定的目標,朝著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為此,他當即讓虛擬技術部門成立了副本地圖的稽核小組,往後每次上線的地圖都需要透過稽核才能夠進入領域模式可選的地相簿。

至於之前上線的地圖,全部人工重新稽核。

這次稽核持續了一週,正如他猜想的那般,果然有很多地圖在某些方面過於奔放。

這類副本地圖無一例外,全部被下架領域地相簿處理。

至於千姿百態副本地圖的製作者,當時由於沒有相應的懲罰措施,封棋暫且放過了他。

但在下架千姿百態後,封棋當即推出了副本地圖的違規懲罰措施。

其中搞顏色的副本地圖被視為處罰的重點,一旦被發現將處以副本地圖製作者,或是製作團隊5年以上的拘禁處罰。

虛擬法桉的頒佈,有效遏制了搞顏色的副本地圖出現,也讓玩家製作的副本內容重新回到了玩法設計上,不再是以人類的慾望作為唯一的吸引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