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過去的春晚無數經典,現在的春晚糟點滿滿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春晚意味著什麼,大家心裡應該都一清二楚。

雖然現在年輕人雖然很少看春晚了,但是老一輩的人對於春晚的情結很深,每年的春晚是必須要看的。

春晚對於華夏的百姓來說已經不是一檔單純的節目,而是十數億華夏人民的一種精神信仰。

另外,春晚不知捧紅了多少人。

雖然如今移動網路發達,過去大年“必備菜”央視春晚早已不是每個人的“必選題”,成為了許多人的“吐槽時刻”。老一輩也覺得沒有“年味”,年輕一代總覺得“沒勁”,不管舞臺效果多麼炫目,一大家子守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等待春晚的年代已一去不復返。

不過難以否認的是,自1983年首屆春晚誕生以來,這個舞臺上造就了無數明星,見證了無數藝人一戰成名的過程。

1983年:

在國家相關部門的關懷下,第一屆春晚和全國觀眾見面了。

當時國內唱歌的人少,李谷一算是裡面最出名的,當時的春晚開通場外熱線,有些節目由場外的觀眾來決定。結果不曾想,大部分觀眾打電話來就想聽李谷一唱歌,唱了一首不過癮,一口氣李谷一被觀眾“點名”唱了9首歌,其中最出名的是《鄉戀》,這首歌也被稱為“新時期華夏的第一首流行歌曲”,而她也被稱為“華夏新民歌之母”。

1984年:

張明敏《我的中國心》紅了。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張明敏一開口就俘獲了全國觀眾的心,他成為第一位登臺春晚的香港歌手,他從此被刻上了中國人的烙印,從一個業餘歌手成為了全國觀眾心目中的巨星。

陳佩斯,朱時茂的《吃麵條》紅了。

小品的藝術形式自此被全國觀眾熟知並喜愛。

20世紀末和央視鬧翻後,陳佩斯退出春晚,一直到今天,無數觀眾仍迫切希望在春晚舞臺上見到他們。

1985年:

這一屆春晚因場館效果大打折扣,導演組備受批評,後來沒辦法,在春節11天后,央視在《新聞聯播》中向全國觀眾道歉。

雖然春晚效果不行,但是這屆春晚的董文華卻以一首《十五的月亮》唱出了軍人和軍屬的心,成為本屆春晚唯一火了的新人。她在後面還推出了諸多經典作品,歌曲見證了華夏改革開放以來的重要轉變,被譽為“時代歌唱家”。

1987年:

所有人都圍著“一把火”如痴如醉,因為這一年,費翔帶著《冬天裡的一把火》上春晚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費翔用他飽滿的熱情和美妙的歌聲征服了全國觀眾。

春晚前,費翔的專輯幾乎賣不出去;上完春晚後,他的卡帶狂銷160萬盒,可謂變化巨大。

1988年:

所有人都在“思念”。

思念誰呢?

正是唱《思念》的毛阿敏。

1988年的毛阿敏25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當時她的身份是南京前線歌舞團獨唱演員。春晚導演鄧在軍偶然聽到毛阿敏的聲音後,覺得她的聲音正是春晚舞臺需要的,於是從這樣一個普通女工出身、名不見經傳的歌手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流行音樂大姐大人物。

1989年:

相比前幾屆春晚,1989年可謂群星薈萃。

趙麗蓉自是不必言說,為觀眾留下了《如此包裝》《打工奇遇》等均為膾炙人口的佳作,成為趙本山之前的“小品王”。可惜老太太2000年因肺癌去世,著實一下子讓春晚舞臺暗淡許多。

同年春晚還誕生了叱吒小品舞臺的宋丹丹,小品《懶漢相親》讓全國人民記住了這位日後的小品女王。

韋唯一首《愛的奉獻》讓無數觀眾熱淚盈眶。此後,《愛的奉獻》不僅成為春晚經典歌曲之一,更成為歷年來公益歌曲的標籤,成為一個時代的特定經典。

1990年:

一位湘妹子的清亮嗓音在春晚舞臺上環繞,這就是唱《小揹簍》的她。她連續24年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帶來《好日子》《愛我中華》《辣妹子》《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等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成為許多人心中的“民歌天后”。

同年嶄露頭角的還有被稱為“中國第一笑星”的趙本山。

1990年,趙本山第一次上春晚,同黃曉娟合作表演小品《相親》,獲得當年最受觀眾喜愛的春晚節目小品類一等獎。此後,趙本山多次登入春晚舞臺,成為無數觀眾的“必備菜”。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沒有趙本山的春晚,很少再看了吧?!

1993年:

所有人都在等一張“舊船票”。

這一年,廣東歌手毛寧用“一張舊船票”登上了春晚這艘大船,一首《濤聲依舊》讓自己成為“金童”的同時,也讓無數人愛上了這個溫潤有力的聲音,而他和楊鈺瑩的“金童玉女”形象早已映入那代人的心裡,直到今日,難以忘卻。

2005年:

很難用言語表達我在第一次看到《千手觀音》的震撼,當被介紹這是一群聾啞人共同演繹的時候,我相信無數人和我一樣紅了眼眶。

第二天的媒體報道中,很多人用“激動、流淚”的評價形容《千手觀音》。

此後,《千手觀音》還走出華夏,面向世界,引來無數人模仿。

2006年:

一家人合唱的曲目《吉祥三寶》橫空出世。

其實,這首歌的蒙語版本早在前一年就開始大紅,但被填上普通話在春晚舞臺表演後,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成為許多人的溫情記憶。

2009年: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劉謙。

他在春晚上,以長達八分鍾的近景魔術表演征服了所有人。

戒指進雞蛋、硬幣進入玻璃杯、橡皮筋的小魔術……他獨特的表演風格,讓人在大笑的同時也陷入思考謎團:這個魔術,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

“這個真沒有。”

——小瀋陽

這一年,趙本山帶著徒弟小瀋陽共同演繹了《不差錢》。

小瀋陽穿著蘇格蘭裙子、頭戴髮卡、娘娘腔的模樣讓人捧腹。當中“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過去了”的爆笑臺詞更是成為接下來很多年人們最津津樂道的“梗”。

小瀋陽也在春晚後爆紅,一夜之間成為全民模仿的物件,更登上美國《時代》雜誌。

過去的春晚,奉獻了無數經典。

現在的春晚,看兩眼槽點滿滿。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