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大運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酒過三巡,楊子墨坐在院子中看著天上的月亮靜悄悄的。來到大秦已經十幾年了,靜下來的時候他常常會看著夜空中的明月發呆,他會想到故鄉的親人是否安好,他熱愛的國家是否成為了世界的主宰。

他會想念手機、電腦,也會想念炸雞、闊樂;更會懷念喧囂的夜市。那裡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只有到了晚上才會開始真正的生活。

真懷念啊!

"父親,你怎麼唉聲嘆氣的。"

性子活潑的二女兒璇音端著一盤楊子墨做的小吃,湊上前來,並排坐在一起看著夜空。

大女兒璇璣則很是乖巧的給楊子墨拿來了外套披在了身上,然後靜靜挨著楊子墨的身邊坐下,父女三人經常這樣坐在一起,陪著自家的父親。

"想家了,也想爹爹自己的父母了!"

看著身旁兩個亭亭玉立的女兒們,楊子墨的語氣中充滿了對父母的思念,自己的孩子已經這麼大了。不知道二老現在還是否健壯。

"爹爹的父母,一定在遙遠的地方吧。我們能看見嗎?"

璇璣嚮往的說道,這些年來她們也知道自己父親的來歷很是神秘,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璇音也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把雞爪放回了盤子裡面,安靜的看著自己的父親。

"不知道,或許能,也或許不能。他們在遙遠遙遠的地方,就連我也找不到回去的路。"

這麼些年來,楊子墨也曾試著尋找回去的方法,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

老家,一個多麼遙遠的名字啊!

"在爹爹的故鄉,娶媳婦可不簡單呢。房子、車子、票子......"

"什麼是票子?"

"什麼是鑽石啊?"

"網紅是什麼?".....

兩姐妹就像好奇寶寶一樣,對很多新奇的話很感興趣。時不時抓著自家爹爹的衣服,讓他好好講仔細一點,有些東西她們好半天都沒聽懂。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子墨則一手端著酒壺,摸了摸閨女們插滿髮飾的腦袋。一字一句的講到自己故鄉的事情。

瞥了一眼隱藏在暗中的某人,楊子墨繼續繪聲繪色的講道。他知道那人是陛下手中誰都不知道名字的暗衛。

但是這些都跟他沒有關係,他已經在秦國生根發芽了。他已經為這個帝國付出了自己的心血。

為了讓暗處的人聽得更加明白,他還提高了聲音,就怕他們聽不清楚。

"陛下,國師講......"

一名暗衛在始皇帝面前低著頭稟報道。

聽完暗衛的話,始皇帝沒有任何的表情,眼睛還盯著手裡的奏書批閱。

"朕知道了。"

"安頓好家中妻兒親人便去吧!朕會厚待的!"

始皇帝對面前的暗衛說道,揮了揮手示意他離開。

"諾!"

男子當即應道,完全沒有任何的感情的波動。

"影子!"

"陛下!"一道黑影閃過。

"就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僕人吧。"

"諾!"

影子知道陛下的意思便是讓潛伏在國師府中的探子,從今以後的身份不再是密探,而是作為僕人的身份生活在國師府了。

......

"各位大人早!"

"國師早!"

"這冬至節喝上一萬羊肉湯可真是暖和,老夫現在渾身都是暖洋洋的額。"

"那不是,昨日吾府中可是宰了五隻羊。今日回去準備再吃上一回。"

麒麟殿旁的偏殿裡面,諸位大人們紛紛打著招呼,等著上朝。

楊子墨與眾人打完招呼便來到了鄭國的面前。

說起鄭國,或許大家不知道,但是鄭國渠確實如雷貫耳。

秦**元年(公元前246年),韓國因懼秦,遂派水工鄭國入秦以疲秦,獻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資財,削弱秦國軍隊。未曾想此舉適得其反,促使秦國更加強大。

《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滷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鍾(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隨著後面的部門改革,鄭國就順利成為了秦國建設部的部長,今年已五十有七。

這些年在鄭國的領導下,秦國許多的大型基建專案都是由他主持修建的。特別是水利設施的建設,更是少不了他的存在。

"鄭大人!"

楊子墨靠近鄭國身旁,打著招呼。

"見過國師!"

鄭國起身回禮,滿臉不解的看著楊子墨。

"本君有一個想法,想要詢問鄭大人一番。請您幫著參考一下。"

"國師但說無妨,老夫定當知無不言。"

知曉了國師的來意,鄭國捋了捋鬍鬚,自信的說道。

其他注意著楊子墨身影的大臣,此刻也靠了過來,準備旁聽一番。

"本君計劃在黃河與長江之間修建一條大運河,把這兩條大河貫通起來,促進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加強南北之間的聯絡。您看是否可行?"

嘶!嘶!嘶!

楊子墨話音剛落,整個偏殿裡面頓時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響起。

國師的想法,可真是膽大至極啊!

"國師,吾秦國修築三百餘裡的鄭國渠可是動用了數十萬人,足足修築了十年才完工。現在要是連通黃河、長江兩處河流。兩地可是足足相距千里,工程太過浩大啊!"

馮去疾聽到楊子墨的想法,頓時被驚呆了。國師近些年看來是有些飄了。如此浩大的工程,至少要動用工人上百萬,所耗費的時間更是不敢想象啊。

楊子墨也知道工程太過浩大,但是在這之間,春秋時期已經修建了不少的運河,再加上途中會經過很多的湖泊已經河流,從可行度上來說,還是可以的。

"國師此舉,也不是不行。不過工程所耗費的人力、物力、時間都不是小數,以老夫的估算,或許會影響到秦國的發展。整個國內到處都缺人,若是修建運河的話。至少需要百萬的工人,老夫認為還是有些不妥!"

鄭國想了想,還是說了實話。

修肯定是能修的,最主要的還是人手不足。其他的都還能想辦法的。

"如此,本君便有數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