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砸場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群眾從未渴求過真理,他們對不合口味的證據視而不見。假如謬誤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謬誤。誰向他們提供幻覺,誰就可以輕易地成為他們的主人;誰摧毀他們的幻覺,誰就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烏合之眾》,古斯塔夫勒龐,1895

晚上七點鐘的京都,是一天中最繁華的時候。

數不清的車輛像雨季的水流一般填滿了每一條寬敞的馬路,時而緩慢,時而湍急地流淌。馬路邊,那些白天沉默無語的高大建築,此時紛紛亮起了如同自己外形一樣千奇百怪的燈光,照亮腳下那些同樣如水流般挪動的行人。他們或是抬頭望天,或是低頭玩著手機,或是和身邊的人熱烈地交談著一天的經歷。

夜晚,每天準時給這座都城帶來新的生機。

位於京都中央地段的國尊大廈,95層的空中會議大廳,被佈置得極富科技感,兩面十米高的巨大玻璃幕垂直而立,和弧形的牆壁一起,將整個會場圍成一個扇形。

銀白色的舞臺被安放在兩面幕牆的夾角處,坐在對面弧形一側坐席上的的觀眾們,能輕易地透過玻璃幕牆看到京都的繁華夜景,這使得臺上的嘉賓們看起來是穩坐在幾百米的高空之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每當有記者提問或者有嘉賓講解時,他的半身像就會被即時投影到房間中央的空間中,這使得整個會場如同一座充滿了科幻感的空中樓閣。

今晚這裡正在進行的,是“腦控式沉浸裝置”的技術發佈會。

記者席上,左自明眉頭微皺,嘴角下沉,他對這些如夢似幻的景象完全提不起興趣。此時,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正在回答記者問題的一位嘉賓身上。

那些同行的提問,在他聽來相當空泛無聊,有些甚至十分愚蠢。在三年多的記者生涯中,有無數這樣的同行,他們找不出事件的關鍵和痛點,對採訪物件一知半解,只會拿著擬好的通稿大綱,提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再寫出一篇無功無過的文章。

不過也好,正因為有這些同行,才能襯出自己的專業。想到這兒,他的眉頭略微舒展開來,嘴角露出一絲嘲諷的微笑。

“好,謝謝蕭教授的解答。下面請這位記者提問。”主持人看到了左自明高舉的右手,向他示意道。

左自明站起身,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上的褶皺,帶著招牌式的記者微笑說道:“蕭先生你好,我是來自南方時事報的記者,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您回答。”

他口中的稱呼從“蕭教授”變成了“蕭先生”。這種微小的細節幾乎沒有人會在意,但在左自明的心裡,卻把它當成是一個棉裡藏針的諷刺。要製造新聞,必然需要一個突破口,而在這種技術型的發佈會上,最容易突破的當然是人。

在參加這場沙龍之前,左自明對臺上的每一個人做了細緻入微的調查研究,去掉三個不能得罪的商界大佬,兩個知名媒體人,以及兩個來自業內top10公司的行業專家之外,最容易下手搞出些新聞爆點的,就是這位蕭遙,來自航空航天大學的ar/vr學院的名譽教授。

說到這位蕭教授,可以算得上是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方面的紅人,行業開發標準的領頭人之一。他所提出的一些理論非常前衛,跳出了傳統思路的制約,對當時處於萌芽狀態的行業,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

另外,他的很多文章被刊登在國內外各大知名媒體上,其中一些更是成為了行業內的學習資料。因此,才被國內虛擬和增強現實技術先驅的航空航天大學邀請成為客座教授。此後幾年,隨著腦控技術研究熱潮的興起,這位蕭教授似乎更加如魚得水。

然而左自明相信“光環之下必有陰影”。根據他的多方面查證,這個蕭教授竟然是個大學都沒畢業的學渣,只拿了張肄業證,而之後在京都做遊戲開發的10年裡,他都沒搞出什麼名堂。可是不知怎麼的,隨著虛擬現實的興起,他寫的東西十分被行業內看好,忽然就火了起來。

左自明最看不起這種渾渾噩噩小半輩子,因為有了點好運氣就混得風生水起的人。但是他又很“喜歡”這樣的人,因為這種人很容易被揭穿,是他創作大新聞不可缺少的“完美爆點”。

“根據剛才您和幾位嘉賓的介紹,腦控式沉浸裝置會是人類科技的一次飛躍性進步,特別是您提到了這項技術在模擬現實和遊戲方面的應用,會遠遠超越現階段已經趨近成熟的vr和ar技術,給人以‘完全真實’而非‘接近現實’的體驗,請問我理解的對嗎?”

“是的,你理解的完全正確。”蕭教授雙手十指交叉,微笑著回答。

“那麼請問這種真實性可以達到什麼程度呢?與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又在哪呢?”

蕭教授本想簡單地對這個問題加以說明,但是對方似乎屬於那種有意願深入研究問題的型別,這讓他來了興趣。

“大家都知道,人類對於外界的感知,都來源於大腦進行的最終處理。這個過程中,存在一個‘資訊採集’的步驟,比如看,聽,聞,觸控等等。”

“對於一個事物,是要綜合多方面的資訊,才能形成最終的認知的。比如--”

他從桌上的瓷碗裡拿起一塊巧克力,舉在面前。

“我們看到它的形態,觸控到它的光滑,聞到它的味道,最後,我們把它放進嘴裡,品嚐到了苦中帶甜的味道。根據這些資訊的綜合處理,讓我們得出結論:這是一塊真實的巧克力,而不是...那什麼做的巧克力,或者巧克力味的...”

蕭教授停頓了一下,故意賣了個關子,現場立刻響起了低低的一片聲音。

“屎...”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所有人都為這個老梗笑了起來。等到笑聲散去,蕭教授繼續說道:

“以往的人機交互裝置,只是視覺上的感官刺激,即使是已經成熟的vr和ar裝置,也只是把視覺刺激變得更加真實。然而,缺失了其他方面的綜合性的資訊,大腦依然會覺得‘這東西是假的,帶來的沉浸感也是有限的。”

他拿起遙控器按了幾下,半空中他的半身投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巨大的螢幕,播放著一段科普式的演示影片。

“新的腦控技術,可以將原本需要採集的資訊直接輸入大腦,讓大腦告訴我們:‘這是真實的’。”

“想象一下,你可以足不出戶地周遊世界,或者在幾分鐘的時間裡感受四季的風景,可以盡情地品嚐美食又不用擔心發胖。那些風的吹拂,雪的冰冷,陽光的熾熱,都是真實的。然而,在這之後,你忽然發現---”

他忽然停下,掃視了一圈。現場的所有人都屏息著,目光看著他,等待著他繼續說下去。

“你發現自己還在原地,但是,你卻已經擁有了整個世界。”

隨著蕭教授一字一頓地說出最後四個字,現場爆發出一片熱烈的掌聲。真正讓人們興奮的除了他那具有煽動性的描述,而有對那個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

掌聲久久不散,左自明禮貌性地跟著鼓掌,卻並沒有坐下的意思。等到掌聲逐漸平靜,他又開口問道:

“那麼,我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在加入這個行業之前,您是做遊戲開發行業的,我說的對麼?”

“不對。”

左自明一楞。

“應該說,一直都是,現在也是。”蕭教授帶著調侃的微笑回答。

左自明定了定心神,對方的幽默感差點打亂他的思路,他不想一開始就弄得過於鋒芒畢露。

“那麼您會有將這種技術應用到遊戲開發行業的計劃麼?”

“當然會。而且,一定會。”蕭教授向前探了探身子,雙手十指交叉放在身前,等待著即將到來的糖衣,或者是炮彈。

“根據以往的經驗,越是真實的遊戲,越容易讓人沉迷。以往的大型3d遊戲,只是實現了畫面的低程度模擬和基礎的使用者互動,就造成了很嚴重的青少年沉迷現象。如果用這種新技術製作遊戲,您覺得這種負面的社會現象,會不會更加嚴重呢?”

現場一片譁然!

“請大家安靜……請大家安靜!!!”

主持人馬志宇努力地平息著現場的騷動,這種情況有些出乎他的預料。這個記者是怎麼回事!這可是現場直播!居然不按臺本走。

現場的混亂平息下去,但竊竊私語聲仍不絕於耳。馬志宇保持著職業式的笑容,試著重新控制場面:

“這個問題很好,但是涉及的因素太多,涉及面太廣,並不適合在我們這個現場進行討論。如果各位有興趣,可以私下裡和各位專業人士進行交流。下面,我們有請...”

“對不起,主持人,我覺得這個問題完全可以在這裡討論。任何一種技術可能給人類和社會帶來的影響,都應該被列入嚴肅考慮的範圍。”

左自明不再隱藏鋒芒,大聲說道:“更何況是這種已經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的問題。”

馬志宇此時只覺得心裡有一萬只羊駝奔騰而過。

這是來砸場子的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