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彼一時也此一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是的,就在萬長生登上航班返回江州的這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裡。

這段六分多鍾的影片伴隨那攝人心魄的樂團配合,傳遍了網路,開始還在國家電視臺的網站上免費點播,接著手機版的地址傳播,最後很快被人摘下來直接傳遞影片。

而且當這段影片被接入到國內幾大著名小視頻網站以後。

那就是以光速傳播了!

還是那句話,這段影片本身的技術含量並不高,藝術性甚至可以降低到幾乎沒有。

所有的特點可能除了萬長生那點線描和蘇沐楠的手寫經生體旁白字幕,主要的高光就是樂團的配合。

幾位研究生看過通宵搞出來的片子,只花了半個小時就攢出來曲目編排,剩下只是細節調整。

而樂團直到下午三點才聚齊,更是只花了兩小時時間熟悉這六分多鍾間雜了十幾段樂曲的串燒。

外人聽起來很難的步驟,其實在行家們看來,就是會者不難。

一千多個美院學生啊,他們已經經歷過好幾次大型會戰,嫻熟的適應了這種收放自如的大兵團作戰模式。

把龐大的專案肢解成無數個細節,哪些工作室負責分支,哪些人專注串聯。

這已經是大家愈發嫻熟的套路。

而戲劇學院的研究生,則讓萬長生對碩博有了新的認識,可能這些傢伙都是搞技術出身的,應該堪稱業界大拿,但又還沒獲得多少機會的那種深藏功與名。

各種曲目就存在他們腦海裡面,信手拈來的水到渠成。

更不用說的就是國家大劇院的樂團,能進這個編制的,單獨拿出來其實個個都是全國專業標兵。

好比梅師姐那樣,他們能進博物院的研究生,已經是同行業裡面最頂尖的存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本來只需要平鋪直敘奏個背景曲兒下班的他們,只看了一遍影片,就二話不說改工作內容,編導怎麼說怎麼來。

以這種實力和投入認真來做這個,確實是有點殺雞用牛刀。

偏偏萬長生又是個不太精益求精非得摳細節的傢伙,大概有內味兒就行,有點瑕疵或者配合上的技術難點,糊弄糊弄馬虎過去就行了。

重點是強調整體效果。

整個影片需要表現出來的舒緩入場,琵琶驚豔,展現出了藝術的深厚魅力之後,就是悲蒼悲涼的低沉,把主題拉入到史詩般的節奏中去。

童聲和嗩吶,就如同刺破烏雲黑暗的利劍,否極泰來的再昂揚推進。

這就是站在導演的角度,需要總體把握的起伏關係。

所以細節上有點這呀那的,可能有些導演會事無巨細的要求精準,萬長生沒有,他反而會要求部分細節降低存在感,不要搶了重點的存在。

觀眾們也是反覆幾刷這段影片才發現,那卷軸、那背景在畫面跌宕起伏的時候,有點模糊的退遠。

更好的烘托出主題。

也是作為一個畫框一樣的存在。

這更是美術生都知道的一個細節,一幅畫有沒有邊框,最終的效果是兩回事,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相片店洗照片的時候有個選項,就是需不需要白邊,這是可以免費選擇的。

有了白邊以後,照片的畫面感會從三分跳到八分。

所以大美的藝考生基本上都會用透明膠帶封上畫紙四邊畫色彩作業,這樣拆了以後就有天然的畫框了,分會高點。

當然大家調侃是因為紀念老大的針孔陷害事件。

說回到這個影片,真的不算多了不起。

各大影片網站上多的是。

但好就好在真實的挖掘和烘托出來這種愛國主義情懷,喚醒骨子裡難以磨滅的深厚情感。

曾經有很多理性又冷靜的聲音,痛心疾首,文化是多麼的喪失,年輕人是多麼的玩物喪志,如此下去國將不國,行屍走肉。

可此片一出。

所有人才意識到,不是大家心中沒有感情,而是文藝工作者們沒有奉獻出足夠好的東西!

別再說觀眾沒有欣賞水平了。

藝術家有沒有站在觀眾的角度,去挖掘大家需要看什麼,願意看什麼,又應該看什麼的最佳契合點呢?

這個短片之前肯定有無數做得更加精湛的混剪,之後也有無數更能體現愛國情懷的作品。

但在這一刻,熱情被引爆了。

苦難才過去幾天?

就開始忘乎所以了?

好的不學,刺激享受、好逸惡勞倒是朝著人性必然的方向滑過去。

是時候給各種嚷嚷抱怨的人打針強心劑或者清醒針了。

那麼多人拼命尋求的安寧,捨生忘死的打破禁錮,現在能不能用生在福中不知福來形容?

換句話來說,這個上下五千年來最美好的時代,抱怨的人們又奉獻了什麼呢?

瞬間到處一片高速升溫。

同樣就是這麼一條影片,如果放在別的時刻出現,也絕對達不到這個高度。

恰好在電影節頒獎典禮上。

哪怕只是圈內人在看,可這已經代表了高度。

換做成熟的老油子,是絕對不敢在這種時候搞這種不怎麼成熟的東西,甚至會有喧賓奪主搶了頒獎典禮風頭的嫌疑。

可現在看起來,這不亞於影視圈的自我宣言!

我們做了很多了!

我們一直在表達傳達這種情懷!

只是因為少數流量明星,就讓整個社會提到我們演藝界就是各種撕逼,炫富,譁眾取寵!

更是在表達一種更深層面的思考。

接下來該怎麼做,社會責任、歷史擔當,這些文藝界應該考慮的重點,被非常清晰的擺明在全社會面前。

就像大美社的小夥伴們那麼自豪自己是參與者。

演藝圈這一刻也腰桿子硬起來,特別是那幫在影片裡面露過臉的演員,紛紛發博髮圈感謝自己有幸出演。

那些當初出演的時候帶著強烈行政意味的鏡頭,原本從來都不會在他們的履歷表裡面出現,這一刻才明白有什麼意義。

有人這時候才意識到,萬長生這招可真是給他刷了好多業界好名聲!

幾大官方媒體都在搶著第一時間點贊和肯定了這段影片,有些業務能力比較強的媒體,還能順勢擴充套件一波愛國解讀。

有了這幾個金牌加持,其他媒體自然是紛紛跟上,等自媒體蹭熱度的秉性發作,開始推波助瀾的一股腦參與進來。

基本上就是全網覆蓋,並且衝出國門、走向亞洲、延展海外了。

比上次《人間不拆》電影的熱度都強了多少倍。

這個免費嘛。

看一遍又只要幾分鐘時間。

標準的碎片化資訊傳播模式。

還給了一個通宵發酵的時間,讓各方都來得及準備蹭熱度。

“超燃愛國影片混剪影片,青年藝術家萬長生一戰成名!”

“《人間不拆》導演新作,原來是他!”

“人間不拆,人間值得,盛世更值得”

不聲不響的這些主題爬上了熱搜榜。

最好笑的是,居然有個一線末,二線頭的女明星在頒獎典禮上豔壓群芳的熱度也擠在前三。

一看就是提前下單,連買帶送還有添頭的炒作大禮包套餐。

下單的工作室智商欠費,不會審時度勢的在這種局面下趕緊撤單。

接單的推手也有點頭鐵的要維護商業信譽,既然收了錢那就要把事情做到位。

雖然拼了命都沒能擠上頭條,卻也如願以償的出名了。

這麼一條充滿了娛樂圈浮華氣息的標準八卦訊息,在這一刻顯得無比可笑!

特別刺眼!

圍觀不嫌事大的網友們,點選翻看混剪影片的時候,還紛紛點贊這個訊息,感謝這位明星捨己為人的樹立起反面形象。

也許這就是恥辱柱上的那種存在吧。

原本就引爆網路的眾口一詞,還有各方的聯手推動,局面可想而知。

等萬長生在江州機場落地的時候。

果然要承認那位紅眼圈空姐的業務能力夠強。

萬長生剛從座位上站起來,就被公務艙的乘客認出來,立刻有人情不自禁的鼓掌:“萬導演!電影很棒!愛國影片更棒!支援你!”

這事兒吧,只要有一個人認出來,那就是群情激昂的局面,本來就在降落以後紛紛起身拿行李的旅客,由近及遠的馬上轟動擁擠!

“真的!真的就是那個影片導演?”

“臥槽,上飛機之前,我在廁所哭得紙都擦沒了!”

“導演!好看!”

“這麼遠他聽不到!”

那就擠擠!

就是有種情緒擁堵在胸口想要喊倆嗓子。

這可是航空器,不是普通空間,空姐如臨大敵。

乘務長馬上拿起通話器廣播“各位旅客,各位先生女士,執導《人間不拆》的著名導演萬長生先生確實在我們的航班上,我們非常理解大家這種心情,但是請各位保持航班上的安全秩序,待會兒,請……萬導演在航班艙口跟大家見面!”

實在是感覺萬長生沒有耍大牌的倨傲,這會兒還連連對乘務長點頭呢。

那位紅眼圈的空姐還馬上帶貝赫耶站到她們中間,知道考慮這種時候,萬導身邊站個外國美女算什麼?

保不齊要出醜聞的。

萬長生給人家的簽名真沒白籤,都能為他著想了。

所以在平京機場就換回那身工裝風休閒裝的萬長生,就像個隨處可見的青年學生,溫和的笑容給這些乘客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人家都這麼有名的人物了,看看這謙虛的樣子!

這時候再也沒人說他這種淡然是裝逼了。

好平易近人啊。731、彼一時也此一時是的,就在萬長生登上航班返回江州的這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裡。

這段六分多鍾的影片伴隨那攝人心魄的樂團配合,傳遍了網路,開始還在國家電視臺的網站上免費點播,接著手機版的地址傳播,最後很快被人摘下來直接傳遞影片。

而且當這段影片被接入到國內幾大著名小視頻網站以後。

那就是以光速傳播了!

還是那句話,這段影片本身的技術含量並不高,藝術性甚至可以降低到幾乎沒有。

所有的特點可能除了萬長生那點線描和蘇沐楠的手寫經生體旁白字幕,主要的高光就是樂團的配合。

幾位研究生看過通宵搞出來的片子,只花了半個小時就攢出來曲目編排,剩下只是細節調整。

而樂團直到下午三點才聚齊,更是只花了兩小時時間熟悉這六分多鍾間雜了十幾段樂曲的串燒。

外人聽起來很難的步驟,其實在行家們看來,就是會者不難。

一千多個美院學生啊,他們已經經歷過好幾次大型會戰,嫻熟的適應了這種收放自如的大兵團作戰模式。

把龐大的專案肢解成無數個細節,哪些工作室負責分支,哪些人專注串聯。

這已經是大家愈發嫻熟的套路。

而戲劇學院的研究生,則讓萬長生對碩博有了新的認識,可能這些傢伙都是搞技術出身的,應該堪稱業界大拿,但又還沒獲得多少機會的那種深藏功與名。

各種曲目就存在他們腦海裡面,信手拈來的水到渠成。

更不用說的就是國家大劇院的樂團,能進這個編制的,單獨拿出來其實個個都是全國專業標兵。

好比梅師姐那樣,他們能進博物院的研究生,已經是同行業裡面最頂尖的存在。

對本來只需要平鋪直敘奏個背景曲兒下班的他們,只看了一遍影片,就二話不說改工作內容,編導怎麼說怎麼來。

以這種實力和投入認真來做這個,確實是有點殺雞用牛刀。

偏偏萬長生又是個不太精益求精非得摳細節的傢伙,大概有內味兒就行,有點瑕疵或者配合上的技術難點,糊弄糊弄馬虎過去就行了。

重點是強調整體效果。

整個影片需要表現出來的舒緩入場,琵琶驚豔,展現出了藝術的深厚魅力之後,就是悲蒼悲涼的低沉,把主題拉入到史詩般的節奏中去。

童聲和嗩吶,就如同刺破烏雲黑暗的利劍,否極泰來的再昂揚推進。

這就是站在導演的角度,需要總體把握的起伏關係。

所以細節上有點這呀那的,可能有些導演會事無巨細的要求精準,萬長生沒有,他反而會要求部分細節降低存在感,不要搶了重點的存在。

觀眾們也是反覆幾刷這段影片才發現,那卷軸、那背景在畫面跌宕起伏的時候,有點模糊的退遠。

更好的烘托出主題。

也是作為一個畫框一樣的存在。

這更是美術生都知道的一個細節,一幅畫有沒有邊框,最終的效果是兩回事,很多人恐怕都不知道,相片店洗照片的時候有個選項,就是需不需要白邊,這是可以免費選擇的。

有了白邊以後,照片的畫面感會從三分跳到八分。

所以大美的藝考生基本上都會用透明膠帶封上畫紙四邊畫色彩作業,這樣拆了以後就有天然的畫框了,分會高點。

當然大家調侃是因為紀念老大的針孔陷害事件。

說回到這個影片,真的不算多了不起。

各大影片網站上多的是。

但好就好在真實的挖掘和烘托出來這種愛國主義情懷,喚醒骨子裡難以磨滅的深厚情感。

曾經有很多理性又冷靜的聲音,痛心疾首,文化是多麼的喪失,年輕人是多麼的玩物喪志,如此下去國將不國,行屍走肉。

可此片一出。

所有人才意識到,不是大家心中沒有感情,而是文藝工作者們沒有奉獻出足夠好的東西!

別再說觀眾沒有欣賞水平了。

藝術家有沒有站在觀眾的角度,去挖掘大家需要看什麼,願意看什麼,又應該看什麼的最佳契合點呢?

這個短片之前肯定有無數做得更加精湛的混剪,之後也有無數更能體現愛國情懷的作品。

但在這一刻,熱情被引爆了。

苦難才過去幾天?

就開始忘乎所以了?

好的不學,刺激享受、好逸惡勞倒是朝著人性必然的方向滑過去。

是時候給各種嚷嚷抱怨的人打針強心劑或者清醒針了。

那麼多人拼命尋求的安寧,捨生忘死的打破禁錮,現在能不能用生在福中不知福來形容?

換句話來說,這個上下五千年來最美好的時代,抱怨的人們又奉獻了什麼呢?

瞬間到處一片高速升溫。

同樣就是這麼一條影片,如果放在別的時刻出現,也絕對達不到這個高度。

恰好在電影節頒獎典禮上。

哪怕只是圈內人在看,可這已經代表了高度。

換做成熟的老油子,是絕對不敢在這種時候搞這種不怎麼成熟的東西,甚至會有喧賓奪主搶了頒獎典禮風頭的嫌疑。

可現在看起來,這不亞於影視圈的自我宣言!

我們做了很多了!

我們一直在表達傳達這種情懷!

只是因為少數流量明星,就讓整個社會提到我們演藝界就是各種撕逼,炫富,譁眾取寵!

更是在表達一種更深層面的思考。

接下來該怎麼做,社會責任、歷史擔當,這些文藝界應該考慮的重點,被非常清晰的擺明在全社會面前。

就像大美社的小夥伴們那麼自豪自己是參與者。

演藝圈這一刻也腰桿子硬起來,特別是那幫在影片裡面露過臉的演員,紛紛發博髮圈感謝自己有幸出演。

那些當初出演的時候帶著強烈行政意味的鏡頭,原本從來都不會在他們的履歷表裡面出現,這一刻才明白有什麼意義。

有人這時候才意識到,萬長生這招可真是給他刷了好多業界好名聲!

幾大官方媒體都在搶著第一時間點贊和肯定了這段影片,有些業務能力比較強的媒體,還能順勢擴充套件一波愛國解讀。

有了這幾個金牌加持,其他媒體自然是紛紛跟上,等自媒體蹭熱度的秉性發作,開始推波助瀾的一股腦參與進來。

基本上就是全網覆蓋,並且衝出國門、走向亞洲、延展海外了。

比上次《人間不拆》電影的熱度都強了多少倍。

這個免費嘛。

看一遍又只要幾分鐘時間。

標準的碎片化資訊傳播模式。

還給了一個通宵發酵的時間,讓各方都來得及準備蹭熱度。

“超燃愛國影片混剪影片,青年藝術家萬長生一戰成名!”

“《人間不拆》導演新作,原來是他!”

“人間不拆,人間值得,盛世更值得”

不聲不響的這些主題爬上了熱搜榜。

最好笑的是,居然有個一線末,二線頭的女明星在頒獎典禮上豔壓群芳的熱度也擠在前三。

一看就是提前下單,連買帶送還有添頭的炒作大禮包套餐。

下單的工作室智商欠費,不會審時度勢的在這種局面下趕緊撤單。

接單的推手也有點頭鐵的要維護商業信譽,既然收了錢那就要把事情做到位。

雖然拼了命都沒能擠上頭條,卻也如願以償的出名了。

這麼一條充滿了娛樂圈浮華氣息的標準八卦訊息,在這一刻顯得無比可笑!

特別刺眼!

圍觀不嫌事大的網友們,點選翻看混剪影片的時候,還紛紛點贊這個訊息,感謝這位明星捨己為人的樹立起反面形象。

也許這就是恥辱柱上的那種存在吧。

原本就引爆網路的眾口一詞,還有各方的聯手推動,局面可想而知。

等萬長生在江州機場落地的時候。

果然要承認那位紅眼圈空姐的業務能力夠強。

萬長生剛從座位上站起來,就被公務艙的乘客認出來,立刻有人情不自禁的鼓掌:“萬導演!電影很棒!愛國影片更棒!支援你!”

這事兒吧,只要有一個人認出來,那就是群情激昂的局面,本來就在降落以後紛紛起身拿行李的旅客,由近及遠的馬上轟動擁擠!

“真的!真的就是那個影片導演?”

“臥槽,上飛機之前,我在廁所哭得紙都擦沒了!”

“導演!好看!”

“這麼遠他聽不到!”

那就擠擠!

就是有種情緒擁堵在胸口想要喊倆嗓子。

這可是航空器,不是普通空間,空姐如臨大敵。

乘務長馬上拿起通話器廣播“各位旅客,各位先生女士,執導《人間不拆》的著名導演萬長生先生確實在我們的航班上,我們非常理解大家這種心情,但是請各位保持航班上的安全秩序,待會兒,請……萬導演在航班艙口跟大家見面!”

實在是感覺萬長生沒有耍大牌的倨傲,這會兒還連連對乘務長點頭呢。

那位紅眼圈的空姐還馬上帶貝赫耶站到她們中間,知道考慮這種時候,萬導身邊站個外國美女算什麼?

保不齊要出醜聞的。

萬長生給人家的簽名真沒白籤,都能為他著想了。

所以在平京機場就換回那身工裝風休閒裝的萬長生,就像個隨處可見的青年學生,溫和的笑容給這些乘客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人家都這麼有名的人物了,看看這謙虛的樣子!

這時候再也沒人說他這種淡然是裝逼了。

好平易近人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中秋月明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