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我思故我在,自我的存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換了便裝,雖然還戴著口罩和棒球帽把臉遮得嚴嚴實實,但胖大姐肯定突破了自己的暴露面積。

在這種打扮很罕見的江州,她依舊很引人注意。

萬長生沒看見另一位侍女,但是對對方這種願意面對的態度遠遠點下頭表示認可。

但眼前的事情肯定要忙起來。

本來杜雯幫忙設計的開幕式,有個很投政府喜好的小環節在其中,就是讓艾米拉以西亞小朋友的身份,在整個畫廊式的巨大倉庫裡面搞出一個角落來做小畫展。

既能讓黃院長這樣對全新青少兒想象力繪畫有個評價,也能讓政府官員看見喜聞樂見的國際噱頭。

只有深諳其中奧義的杜雯才能湊出這樣的安排來。

但是昨天晚上突然發生的事情,讓萬長生決定取消這個環節。

艾米拉目前的狀況不太適合搞這個。

剛才巡視一圈,萬長生看見艾米拉那些被裝在銀白色鏡框裡面的各種手繪作品,雖然沒有要求摘下來,但吩咐不用小家夥來介紹了。

還是先解決好他這個姐姐的事情吧。

這不是懲罰,而是萬長生希望小徒弟能夠明白,也許在他們的風俗裡面可以隨便決定一個侍女的命運,但在中國不行。

這對於十多歲的孩子,是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哪怕以後艾米拉回到他的世界,這也應該是正確的態度。

人生來平等雖然只是個奢望,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能成為欺凌弱者的理由。

這也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文化傳統。

雖然鬥起來毫不留情,但總有有些宣揚的道義傳統在那。

幸好沒提前給院長說這個安排,所以萬長生還是讓陳澄按照普通的流程。

自己陪美院這幫大佬,陳澄陪市裡面領導,姜主任幫忙招呼鐵西區的各方官員,陳太為串聯那些商界人士,從這邊辦公室借來的範老師和一眾美術助教,美院學生會的幹部負責引導場面,冒充遊客群眾。

其實要在這個時候召集一定數量的遊客觀眾並不難。

但既然官員們來了這麼多,黃院長都要握手寒暄的來了位秘書長和主任,那就沒必要再讓場面亂糟糟,這時候並不是非要擠得水洩不通才能證明這個專案好。

領導們主要是來走一遭的。

沒怎麼經歷過這種場面的萬長生,對杜雯的點撥是一說就懂。

沒有搞那些俗氣的氣球拱門立柱什麼的,主要就是一邊七八塊兩三米高的展覽板,順著入口大門的紅地毯,斜著在兩邊層疊擺放。

上面有鐵西區、蜀川美院、江州市等各級藝術人才的介紹,烘托出有這樣一個巨大的創作發源地。

其中還有黃院長的作品畫面呢,趙磊磊的也跑不掉。

萬長生的金獎作品本來也該放在後面,但他主動要求算了,這時候風頭已經夠多,不要再秀了。

然後江州又有這麼多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需求,所以搞這麼個交易市場,就是為創作者跟市民之間搭建橋樑。

所以交易市場是蜀川美院、大美培訓機構、太為畫廊三方聯合,在江州市教育部門指導,鐵西區政府大力支持下搞起來的,也是國內第一家主要以青年學生作品為交易內容的市場云云……

聽起來還是很有說頭的,陳澄陪著市裡面來的領導挨著介紹,順便走紅毯,周圍媒體鏡頭不少。

但這時候肯定很多人都能關注到萬長生身上來。

實在是從昨天晚上的新一輪娛樂八卦訊息開始,萬長生就是話題中心人物了。

大美社的以他為榮,美院過來的充滿羨慕。

況且還如此遊刃有餘的在這麼多大佬中間談笑風生,連市裡面的秘書長都請黃院長介紹這位青年藝術家是誰呢。

有時候這種氣質真是一看就不同凡響。

結果只要提到是《人間不拆》的電影導演,現在鐵西區最火熱的文化景點操盤者,隨便哪一級的江州官員都會笑著跟他握手聊幾句了。

萬長生儼然已經不是需要在前面帶路介紹的那個層面。

於是在走進大門,精心調配的燈光打在中心的“江州市青年藝術品交易市場”背景牆前,萬長生以僅次於市領導和黃院長的身份,兩邊還站了陳澄和區領導、教育部門領導,最後才是陳太為的順序下剪綵。

只要是第一次來教室倉庫,都會對這種充滿loft風格的空間感到新奇,藝術家鍾愛是理所當然,外行就覺得充滿藝術氣息。

剪綵之後當然是要簡單的參觀視察下。

陳澄還演示了怎麼用手機掃描二維碼的獲取價格銷售方式,並表示現在已經準備了充足的藝術品備庫,一定能夠滿足江州市民對藝術品的追求喜好。

而剛才剪綵那個進門空曠的中心區,將會經常舉辦各種免費藝術品講座,整個交易市場也是超大規模的藝術畫廊,一週七天都會運轉免費參觀。

未來這裡也將成為市民探尋藝術寶藏,青少年啟蒙藝術的重要場所,下一步還有可能擴充套件變成博物館的規劃。

當然前提是把這邊的藝考班級全都搬走以後。

一邊介紹,一邊遊動步伐的領導群,忽然就在轉角的時候,看見這裡掛著的畫,畫風突變。

當然更吸引所有人目光的,就是穿著一身白袍,頭巾上還帶著圓箍的艾米拉,恭恭敬敬的站在那裡充滿期待眼神。

萬長生從來都是希望把機會給予那些在拼命爭取的人。

就好比這個時候的艾米拉。

他內心甚至非常驚喜,小徒弟在這種逆境時候的主動爭取,難得主動探身介紹:“這是來自西亞的青少年畫家艾米拉,他的作品也將作為我們藝術交流的一部分展出,只有多元豐富的藝術形式呈現,才能讓我們的藝術審美得到全面提升。”

然後笑著請黃院長來評講下這些作品?

換個蜀美的學生,誰敢這麼借用院長,不按劇本走的結果讓陳澄額頭的汗水一下湧出來。

但所有人看來這就好像是商量好的,一身條紋襯衫牛仔褲的黃院長笑著過去伸手搭在少年的肩頭,認真的觀看這些鋼筆畫和水彩作品。

艾米拉從頭到尾都沒有學過標準的造型,讓他精準的繪製出什麼物件是做不到的。

他擁有的就是想象力,還有隨心所欲的創作慾望。

老實說,那些掛在展板上的黑白鋼筆畫,很難讓人看懂,

院長卻很感興趣,這時候他已經不是聲名遠揚的領導,只是個畫家,藝術家。

相比剛才看過那些美術生的畫作,在內行的眼裡,有天壤之別。

不是說那些科班出身的美術生畫得不好。

而是他們的思維已經被禁錮在教條主義或者說各種藝術框架裡。

很多美術學院的畫家,要麼永遠都在學院派的風格裡面打轉,要麼就是痛苦的破繭而出,重新打破這種牢籠。

因為創新是藝術永遠的主題。

文藝復興時期的那些頂級巨匠,或者說中國歷史上那些大畫家們,已經把各種繪畫技巧和創新花樣都搞了個遍。

一兩千年下來,怎麼創新都有別人的影子。

所以可想而知這有多難。

但艾米拉恰恰沒有這種問題,他就像牙牙學語的孩子,一切都是新的,不受任何框架的限制,萬長生、費雪雁都只是給他教導藝術品和隨手塗鴉的區別,譬如一幅畫總得有個主題,表現手法總要有自己的風格,其他的徐朝暉天天陪著根本就沒有限制過什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所以他的畫就是充滿了無窮盡的想象力。

黃院長看著笑,轉身對這邊已經站得水洩不通的嘉賓、官員、鏡頭和燈光:“這就是藝術的本源,內心對藝術表達的渴望,首先,我得說我也不知道小畫家這幅畫的內容是什麼,我也看不懂,但走近些,凝視這張畫,慢慢走近,讓你的視線裡面只有這張畫,彷彿整個天地裡面只有你面對這幅畫的時候,你就會有種特別的感受……”

怎麼形容呢,就像這些畫作,如果把價格標在那,任何人看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分出價碼高下來,但是只有個二維碼,那麼第一眼看的就是畫本身,關注的是畫面在表達傳遞什麼。

黃院長說的也是這樣一種境界。

具象寫實的作品,掛在那只要一看就會明白哦哦這是講的什麼,表達什麼情感,仔細觀察筆觸或者畫面角色眼神,這都能區分出畫家的高明與否,甚至觀眾還會受到畫家身份名氣的影響。

但是在這種完全抽象,天馬行空的畫面面前,要麼毫無興趣的一掠而過,要麼逼著自己定睛觀看,讓所有瞳孔注意力都放到畫面上。

對藝術敏感,或者跟畫家表達情緒有共鳴的人,也許就能感受出來那裡面充沛的情感!

這就是禪宗裡面常說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在越過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階段以後,繪畫已經不是畫面上那些技巧來體現的好看不好看。

而是期望用抽象的內容,表現畫家的內心感受。

把喜怒哀樂呈現給觀眾。

這就要求觀眾起碼能有點哲學思維,而且能夠和畫家的思路產生共鳴。

所以說對於國外藝術家的文化邏輯、哲學思想根本契合不上的國內觀眾,根本都欣賞不來抽象作品。

這是個文化沉澱的問題,我們才把掃盲解決了多少年,文化普及搞定了多久,高等教育比例達到多少?

只有在文化層次普遍發達的時代,審美才能整體提高。

而不是成為極少數擁有天賦的藝術家小圈子孤芳自賞。

萬長生眼裡閃耀著光彩,不動聲色的示意上面二層架著攝像機、照相機的馬振宇他們,加大拍攝力度!

趁著老黃搞一波!

馬振宇卻用眼神提醒他,有個胖大姐繞著彎悄悄走到他身後來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中秋月明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