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永遠後浪推前浪,前浪皺在眉頭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是種很奇妙的感覺。

萬長生第三次單獨面對院長談話了。

第一次是因為他當了學生會主席,被通知到院長辦公室。

基本上算是例行公事,學生幹部裡面的頭頭總得跟院校老大彙報下工作,讓老大看看吧。

院長能正眼看他,還是把萬長生當做了很積極向上的那種全國優秀學生幹部。

等到第二次因為美術培訓下鄉活動去見老大,已經是心不在焉的談學生工作,開始關注萬長生參加青展的藝術創作了。

那時候哪怕院長很清楚萬長生在藝考培訓上下了很大一盤棋,但還是把他先當成學生,美術學院的學生。

直到第三次因為獲得三項金獎,萬長生再站到院長面前的時候。

看他的目光就是不僅僅是當個學生來看待。

院長很清晰的看著萬長生,從一個差點因為考試糾紛被取消資格的學生,一步步成長到今天。

當初還在他面前誇下海口,要用三年左右的時間擠掉藝考市場裡中介賣人頭這個毒瘡,真正把藝考成本降下來。

沒想到一年多的時間就基本實現了。

今年之所以報名如此火熱,跟學費全面普降一萬多,也有關係。

在全國藝考市場裡面,名氣如此大,牌子這麼硬,價格還這麼便宜的,獨此一家。

而早先兩三百人的培訓校在美院周圍已經算是規模比較大的。

上千人就絕對是巨無霸。

數千人之眾的,隱隱然已經可以跟美院本身比肩!

美術學院不是那種大而全的綜合院校,十多二十年前,全校才一兩千學生。

也就是最近十來年擴招,總規模加上研究生也才五千人不到。

這還是花了好多年時間,慢慢充實起來的結果。

而萬長生的藝考生,看起來今年很可能會輕易突破這個數字。

按人頭算的話,那時候這一片兒的扛把子,就未見得是美院院長了。

更加奇妙的是,藝考培訓學校,只是美術學院的一個預科班而已,算是圍繞美院找飯吃的民間辦學機構。

按照孫二娘的說法,美院才是這一帶最大的生意,藝考培訓校只是依附在上面的藤。

可現在大美培訓校居然喧賓奪主!

還讓人覺得怪怪的就在於,蜀美每年招生的一千六七百新生當中,大美培訓生的比例越來越大,很多師生已經在討論什麼時候百分百都是大美培訓生。

那還叫什麼美術培訓校啊,乾脆蜀美都算是五年制學科,第一年在大美學,然後大美幫忙淘汰分流決定招生好了!

偏偏最好的那一撥兒學生,還未見得會留在蜀美,都奔著清美、京美、國美去了……

這算是吃裡扒外的掐尖麼?

上一回萬長生和院長面對面的時候,油畫家就開玩笑的說乾脆把院長位子讓給大二學生算了。

可現在這玩笑越來越讓人有點難堪。

起碼現在老師教授和院領導中間,是在等著看笑話的。

各種說法更是層出不窮。

萬長生這名聲大到蜀美有點容不下他了,調侃國畫系最明智,直接讓他提前畢業,雕塑系呢?

連雕塑金獎都不掛雕塑系的名號,養了頭白眼狼啊。

有些人的眼光,就關心這個。

還有人嘲諷,等全校學生都逐漸換成了大美培訓校的藝考生,這蜀美到底是聽誰的?

全院師生都知道,大美培訓生只要進了蜀美,沒人加入學生會,沒人有興趣參與學院內的什麼社團,全都忙不迭的加入那個大美社。

能賺錢,能做事,能提高自己,還有去義大利、平京考察的機會!

比名存實亡的學生會有分量多了。

起碼學生會各種開支都得化緣,人家卻在美院門口的大路邊上拿下那麼大的一片茶室作為辦公區域。

還恰恰的就在美院教師住宅區的大門口外,做給誰看的啊?

難道終有一天,這美院只知有大美社,不知院長系主任了?

這是對院方權威的挑戰啊。

這種別有用心帶節奏的說法,更有市場。

點上香菸的院長注視著面前的年輕人。

哪怕自己功成名就,財富著作都等身了,但說不羨慕,那也是不可能的。

光是個年輕,就值得六十多歲的老人感嘆不已了。

自己二十二歲的時候,還在幹嘛?

心胸狹隘的人恐怕都嫉妒得要發瘋了。

以院長的地位、水準,當然不會這樣,但目光裡面的複雜成分,也是不言而喻的。

萬長生展現得清晰明了:“從我的角度,本來很不願意參與這種政府意味很濃的事務,畢竟培訓校已經在江州和蜀川投入了超過七百萬廣告費,現在貿貿然的改換場地,對我們沒有太大的意義,但勉為其難的過去現場看過之後,卻發現地處成片的廉租房社群,周圍經濟文化條件都相當落後,搬遷過去的美術培訓校,不光承擔著帶動經濟的作用,我們更認為可以推動周圍的青少兒藝術文化培養,這也是我們對社會回報的一部分,所以不但決定搬遷,還已經和平京戲劇學院談妥,今年內在這個舊廠區拍攝一部電影作為宣傳……”

院長的臉上,這會兒是不可能不動容了,瑪德,蜀川美術學院從抗戰時期就成立到現在,還沒拍過電影宣傳呢?

或者說打廣告還沒花過七萬塊呢……

美院平時打什麼廣告啊?

很多大學院校恐怕從來都沒有打廣告的思路吧。

可時代真的不同了。

好比萬長生在進入美術學院之前,對這裡就有很多空白無知。

等到現在面對那麼多普通藝考生,就更加清楚普通家庭對藝考的茫然,對美術學院的缺乏瞭解。

所以適當的對外宣傳真的必要。

這種新老時代的碰撞,讓菸頭都特麼有點顫抖了。

萬長生在旁邊拿了菸灰缸給湊上去碰碰接住:“同鋼花街道的合作協議已經簽下來了,街道和區裡面,還有市教育部門都很支援這項合作,這是由環藝設計專業的學生帶頭組成設計團隊,近兩百名學生參與完成的最終設計方案,主要思路是學習平京的798藝術區,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院長心裡的感受也肯定很奇怪。

這些事兒是一家商業機構跟地方街道、區委還有教育部門之間的合作。

美術學院完全沒有資格過問的。

但偏偏這領頭人是學院學生會主席,你說他用了學院資源去做成這件事?

好像又不是,沒有佔用美院一分錢。

可又真的是用了這麼多美院學生,來湊成廉價勞動力啊。

理論上還應該要感謝幫助學生找到了實踐機會。

但有點怪怪的,有種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的冤大頭感覺!

還有,還有,你得了好處自個兒偷著樂,或者當面謙虛低調點也就罷了。

現在是顯擺嗎?

院長都哭笑不得了,可平板電腦上出現的電腦製作圖片,讓他又忍不住捻熄了香菸湊近些,用藝術家的眼光審視:“這是已經做出來的樣板間?”

萬長生剛看到的時候也被欺騙了:“電腦三維製作,相比市面上大多數同型別製作,我們美院學生做的燈光效果圖,總能在模擬或者說美感上與眾不同,就跟油畫裡面超寫實風格一樣,我們總能找到讓人感覺很驚豔的美感,這個組為了做這個工程效果,連續鑽研了兩三個月,有了這個專案以後有些成員寒假都沒有回去,最終效果是驚人的。”

這話一點都不誇張,這是韓曉敏最引以為豪的一部分設計內容,也是萬長生看了就決定先做出來再說的原因。

誰能想到藝考培訓校的學生寢室能做到這麼漂亮呢?

特別是這種迷人的loft風格。

按照字面意思,loft指的是雜物閣樓間的意思,但在設計或者地產領域,就特製由舊工廠或舊倉庫改造而成的,沒多少內牆隔斷的高挑開敞空間。

哪怕是現在地產商修的新房子,也要故意弄成舊舊的工業風,內部空曠,空高比較高,也就是俗稱的內部躍層房屋。

總而言之loft風格很輕易的就能展現出帶點懷舊、頹廢或者新舊碰撞的那種藝術效果。

是所謂有品位的房地產商,藝術類影視劇,各種創意園區企業最喜歡採用的方式。

最關鍵是這種風格,在懂行的人手裡,做起來成本也比較低。

韓曉敏是真花了心思的。

也許整個設計並不是完全出自她的手,但肯定是她一手組織打理出來的結果。

有時候在面對大型工程的時候,幾十上百號設計師之間的安排調配,比獨立設計師的複雜難度大多了。

這就等於韓信和張飛的比較,後者單打獨鬥能力確實強,但面對千軍萬馬的時候,恐怕是韓信更厲害些。

年輕的設計師們把原本可以隔成六層的大型廠房隔成了三層。

這樣每層實際上內部還能挑空一層,形成住在裡面的學生宿舍都有錯落有致的高低空間。

美學的意義就在於此。

對於這樣的巨型廠房改建大樓來說,整整齊齊的分隔成鴿子籠,每一間寢室裝修成常見的白牆水泥地,和有設計風格的彩色空間,成本上並不會有很大的區別。

但是就好像大美培訓校搞的那間金牌導師公寓一樣,當從建設時候就開始,漂亮的包住一切,那麼最終呈現出來的空間就非常美麗。

美麗的東西,價值感往往成倍增加。

那麼只要在收取住宿費的稍微多收點,這點建設成本就輕而易舉的回來了。

藝術說到底,就是個附加值增幅器,而且是很強力的那種!

這種空間改造的成本會比較高,就在於設計也是有價值的,所以在裝修或者建造過程中省下來的成本,奉送給設計師了。

設計師就好像手裡有仙女的魔法棒,點石成金的那種,讓原本平淡無奇的任何事物,都能變得賞心悅目,賣出好價錢。

這就是藝術的意義。

萬長生在刻章哄人的時候就理解到,活靈活現的章頭雕刻、充滿韻味的古篆,這些都能讓石頭價格倍增,但還有個更重要的就是要會宣傳,會忽悠,從十塊變成一百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顧客不懂美在哪裡,沒關係,可以引導嘛。

眼前這畫面不用引導。

院長看得懂。

他終究還是個藝術家,然後才是行政院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中秋月明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