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狼星的花邊資料(有興趣可瞭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同文化中的天狼星

古埃及:每當天狼星在黎明時從東方地平線升起時(這種現象在天文學上稱為“偕日升”),正是一年一度尼羅河水氾濫的時候,尼羅河水的氾濫,灌溉了兩岸大片良田,於是埃及人又開始了他們的耕種。古代埃及人認識到池該星偕日升起,即正好出現在太陽升起之前時尼羅河三角洲就開始每年的氾濫。而且他們發現,天狼星兩次偕日升起的時間間隔不是埃及歷年的365天而是365.25天。古埃及把黎明前天狼星自東方升起的那一天確定為歲首。現在使用的“公曆”這種曆法的前身,最早就是從古埃及誕生的。

金字塔都是從天文學的角度構思建造的。天狼星是少數與金字塔相關的星球之一,不過,恰恰是這種對天狼星的關注倒使人感到相當奇怪。因為,人們要從孟菲斯城觀察天狼星時,只有在尼羅河氾濫初始,貼近地平線的茫茫晨曦之中才能見到它。在埃及有一本內容詳細的曆書——公元前421年的,夠讓人感到迷茫的!這本曆書以天狼星升起(初顯為7月19日)為準,並且確定年週期為3.2萬多年。

希臘和羅馬文化:天狼星在許多的文化上都有特別的意義,特別是代表狗。事實上,他是大犬座中最明亮的星,在口語上最常被稱為“犬星“。他也是傳統的獵戶神話中的狗:古希臘人認為天狼星的光芒對狗有不良的影響,使它們反常的出現夏季熱(“犬日“):它們過度的喘氣導致過份的乾燥和置身疾病的危險中。在極端的例子中,口吐白沫的狗也許有狂犬病,可能導致被咬的人受到傳染和死亡。古羅馬人知道這些日子是三伏日並稱這顆星是小犬(icula)。

亞洲文化:在中國天文學,這顆星稱為天狼星(天上之狼);中文的羅馬拼音:Tiānláng;日文的羅馬拼音:Tenrō;韓國的羅馬拼音:g),在中國的星官是井宿。古代的中國人將之與船尾座和大犬座結合想像成橫跨在南天的一把大弓,在這種組合下,箭頭正對著天狼星。相似的組合也出現在埃及丹德拉(Dendera)的哈索爾神廟壁畫上。在後期的波斯文化,這顆星稱為Tir,並且被當成一支箭。沙特女神(Satis)將她的箭畫在牛頭人身的女神哈索爾(天狼星)之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美洲文化:許多北美洲的原住民也將天狼星與狗連結在一起;在西南方的原住民Seri和託赫諾奧哈姆族註記這顆星是跟隨著綿羊山的狗,黑足稱之為'狗臉',柴羅基族將天狼星和心宿二配成一對,做為靈魂之路兩端的看守犬。內布拉斯加的波尼族有幾種聯想;狼族視它為'狼星',而其他的部落認為是'郊狼星'。到了更北方的阿拉斯加白令海峽的Inuit稱這顆星為“月之犬”。有些文化將這顆星與弓和箭聯絡在一起。

天狼星未解之謎:

在埃及,幾乎所有宗教建築和喪葬建築的朝向都具有天文學意義。被埃及人用準直儀對準的天體之一是天狼星。許多神廟都朝向這顆星(例如:丹德拉的哈託爾神廟)。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易於尋找。然而,僅此特點並不足以解釋全部。建築師們已牢記這一確切位置:即接近7月15日時天狼星在天空中的方位。在古埃及,天狼星在每年此時重返天際。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以及地球自轉導致夜空中的星象每晚都不同。夜幕降臨時,一部分星升起的時間一天天地推遲,直至在夜空消失數週,之後又重返天際。事實是,每年7月中旬,在“逃遁”70天之後,天狼星又重新“現身”。日出前,它出現在熹微的晨光裡,閃耀在埃及的天空。然而,湊巧的是,一年一度的尼羅河漲潮——這一埃及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事件也發生在此時。每年7月中旬,當天狼星在黎明前從東方升起,尼羅河便開始氾濫。一些淤泥隨河水溢位河床,滋潤了周圍的土地。等到潮水退卻,農民便著手在肥沃的土壤上播種。埃及所有的農業生產都與尼羅河漲落潮息息相關。於是,埃及人便視天狼星為神明,頂禮膜拜,就連所建神廟的朝向都要與天狼星升起之處保持一致。

另外還有一個與此相關的謎題,是與天狼星相關的。古埃及人最愛將天狼星與伊西斯相連結。伊西斯是奧西裡斯的妹妹兼配偶,也是荷魯斯之母。在金字塔經文中有一段話,正是針對奧西裡斯所寫:

你的妹妹伊西斯來了,你高興,你愛。你把她放在你上面……因為有了孩子,伊西斯變大了,就像賽普特(Sept,指天狼星)一樣。

普特(Ho—rus—sept)以賽普特居民的名義生了下來。

作為一顆不同尋常的星星,天狼星在北半球的冬夜裡格外明亮閃爍。一如金字塔經文所示,它有著雙重星球系統身份:我們所見為天狼星A。天狼星B則圍繞在天狼星A周圍,只是因為其體積太小,我們的肉眼無法看見罷了。美國天文學家艾爾文·克拉克(ALvinCLark)直到186Z年才用當時最大、最新的天體望遠鏡,發現了它的存在。這也是世人第一次見到天狼星B。然而,金字塔經文的撰寫者,又是如何得知天狼星為一個雙重星球系統的呢?

無論是古埃及人還是“諸神”,他們必然都用了大量時間進行天象的觀測,特別是對天狼星的觀測更加深入。古埃及擁有一份極為方便的天狼星週期曆法概念,他們相信這是天神所賜(古代埃及歷的週期為1460年,太陽曆的週期為1461年)。

所謂天狼星週期,亦即“天狼星再次和太陽在同樣的地方升起的週期”。在固定的季節中,天狼星自天空中消失,然後在太陽升空天亮以前,再次從東方的天空中升起。從時間上計算,若將小數點的尾數除去,這個週期則為365.25日。

尤其讓人驚訝的是,我們用肉眼能夠辨別的2000顆星星中,精確地以365.25日為週期,與太陽同時升起的星星只有一顆,這也正好是天狠星“正確的運動”(Propermotion,這顆星球在宇宙中運動的速度)與歲差運動的結果。同時,在古埃及的曆法中,特地將天狼星比太陽早升空的那天,定為元旦日。而此前,在海里歐波里斯,這個金字塔經文的撰寫地,古埃及人早巳計算出元旦日的來臨,並通告了尼羅河上的所有神殿。

在金字塔經文中,天狼星被命名為“新年之名”(Herhenewgear)。種種跡象顯示,天狼星歷至少和金字塔經文的歷史同樣悠久,而兩者的起源,無一例外地都被裹進了遙遠的太古迷霧中。這之中最使人難以索解的謎便是,在那無比久遠的太古時代,究竟是誰以如此高超的科技知識,觀察並記錄了太陽與天狼星週期之間,非常巧合地差365.25日?法國數學家史瓦勒·魯比茲(R.A.SchwallerdeLubicz)曾經說過,天狼星的週期為“完全無法料想的意外天體現象”。

對發現這種純屬偶然現象的科學家,除去敬佩之外,我們無話可說。選中這個二重星的天狼星是因為在無數星星中,唯一只有它才以正確的方向,移動了必要的距離。至今我們仍然忘記了,這個現象,人類早在4000年前便已了然於胸,而要發現此一現象,必須透過對天體運動的長期觀察。

我們從金字塔經文中能夠得到的推論則是:長期正確地觀察天體運動,並科學地將這記錄下來,是史前埃及人經某種承傳而得來的遺產。

部落之謎

居住在馬裡共和國廷布克圖地區南部山區的多岡人,是非洲仍然保持著原始叢林生活的土著民族之一。

1930年,兩位法國人種學家馬賽爾·格裡奧列和喬邁·狄泰倫深入到多岡原始部落中,收集了許多獨特的神話和傳說。他們意外地發現了天文學家爭論了一個世紀的天狼色變之謎,竟在多岡人的神話傳說中找到了答案。

天狼星是夜空中肉眼能看到的最明亮的星星之一,儘管它距地球8.7光年--51萬億英里之遙。不少的古代天文著作,都記載著天狼星是深紅色的,而現代人眼中的天狼星卻是白色的,為什麼天狼星的顏色發生了變化呢?這個謎深深地吸引著科學家們。

多岡人告訴法國科學家,天狼星是由一顆大星和一顆小星組成的,小星是一顆黑色的、密度極大而又看不見的伴星,它在橢圓軌道上圍繞大星運動。他們還知道小星運動週期的2倍是是100年,他們世代相傳,天狼星是天空中最小而又最重的星,有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發光的金屬物質,在一次事故中,天狼伴星突然爆炸並發生強烈的光,以後便逐漸暗淡了。儘管多岡人肉眼看不見這顆暗淡的伴星,老人們卻能用手杖在地面上劃出這兩顆星的執行路線和各種圖形。當天狼星出現在兩座山峰之間時,就舉行一種叫“錫圭”的祭祀儀式,大約每60年一次,是最隆重的宗教活動儀式。

鄧波爾認為,多岡人對天狠星的知識既詳細又準確。正如我們所見到的,他們也如我們一般,聯想到了天狠星有一顆看不見的伴星。多岡人把這顆伴星叫做“谷星”。多岡人所以將其稱為谷星,大概正是因為它小得幾乎無法看見的緣故。據多岡人說,“谷星”是由現在人們所知道的最重的金屬所構成,這種金屬甚至比鐵還要重。這即意昧著,多岡人知道天狠星B具有很大的密度。

多岡人還畫了許多有關天狼星系統的祭禮性圖畫,這些畫表明多岡人瞭解天狼星B繞天狼星A轉動的軌道是橢圓的,處於中心位置的是天狼星A。根據多岡人的傳說,鄧波爾甚至繪出了天狼星和“谷星”擺動軌道的一幅圖,結果發現,它與現代天文學家所繪的天狼星A和B所繪的同一種圖驚人地相似。

據多岡人說,他們祖輩關於天狼星B的知識,是一位名叫“偌默”的神傳授的。多岡人至今還儲存著一張畫,上面清楚地畫著,他們信仰的“神”乘坐一艘拖著火焰的大飛船從天而降,落到他們氏族來的情景。

多岡人的天文學傳統並不僅僅限於天狼星。他們說木星有4個月亮而土星則有光環,他們將這兩顆行星在他們所繪的圖中表現了出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