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凝聚仙之氣息,九成仙衣之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東方天際,充當太陽的道器如往常一樣升起,河畔石上,姬炎黃的頭顱卻永遠低垂了下去。

他自行斷絕了自己的生機,整個過程非常安靜,幾乎沒有任何的跡象表明一位真仙就此逝去。

但,在那生機斷絕的一剎那,整個藍星,整個華夏地區的生靈,心中都忽然經歷了一種巨大的沉重感。

像是有什麼重要的東西被生生從心中抽離。

......

黃河水畔,王軒坐在巨石上,姬炎黃的身軀雖然就在旁邊,道器的光芒也已開始將這片區域照亮。

可他的身形還是顯得無比孤單,昏暗與寒冷似乎仍舊將他重重包裹。

王軒的神色很平靜,只是和平常的平靜有些不同,他的眉角不再上揚,目中的光芒不再那樣冷厲或堅毅,現在在他臉上的,是一片完全純粹的平靜。

這種平靜,有時也被叫做哀傷。

姬炎黃的選擇讓王軒傷感。

姬炎黃不是沒有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只需要“繼續守護藍星”這一個理由,他就可以去面對所有的孤獨和傷感。

這恰如之前的屍王。

可與屍王不同的是,姬炎黃還有不得不死的理由。

天尊秘藏的秘密被他用生命來進行守護,經過他的修改,這秘密變得只能在他死後才能傳出。

這其中並非沒有操作空間,因為王軒掌握有生機世界,全力一試,未必不可以讓姬炎黃先完全死去一次,然後又復生。

可是,姬炎黃可以為了守護藍星繼續活下去,但如果要死上一次,他更願意就此離去,去追尋五千年前的藍星人所在的世界。

不是因為累,也不是因為孤獨,死上一次對於姬炎黃來說就像是一道界限。

要麼永遠不去跨過,要麼一跨過,就再沒有再回來的必要了。

王軒無法阻止,救不了這件事並非所有時候都是因為能力不足,還有一些時候,就是註定了救不了,與誰的能力都無關。

他坐在石面上,前方黃河水滾滾流過,沒有引起他的一分注意。

他只是保持著平靜與靜默,與姬炎黃失去生機的身軀一同坐在那裡。

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兩道身影都消失,只有巨石與河水依舊,黃色河水滾滾向前,永不停歇。

......

離開黃河之畔,王軒立即回到道盟,將發生的事簡略說了一遍,安排好眾人接下來要做的事,然後又立即回到了黃河之上。

他沿著這條母親之水行走,透過修為,找到了一些與姬炎黃所在時代有聯絡的地方,在其中選了最安靜的一片地區,將姬炎黃的身軀安葬下去,並佈下屏障,讓此地能永保寧靜。

之後,他便去了泰山。

泰山,同樣是靈氣極為充沛之地,卻顯然無法和現在的道盟相比,可是,此刻卻沒有比泰山更適合王軒的地方。

它與黃河一樣,見證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的成長與延續,先民時代,這裡被當作部族聖地,帝國時期,這裡舉行過無數次封禪之禮。

華夏大地上,泰山不是最壯麗雄奇,不是最鍾靈秀氣,卻是見證過文化與歷史圖景最豐之山無疑。

崑崙更多的是一片修行地,且缺少對先民時代之後歷史的見證,此時此刻並不如泰山適宜。

這些泰山與崑崙在先民時代的資訊,都是王軒自姬炎黃那裡得知。

五千年前的事,姬炎黃之前並沒有詳細講述,一切內容都被他留存在記憶裡,在他生機斷絕的那一刻,這些記憶全部與天尊秘藏的秘密一起浮現在王軒手中。

不是不說,他早已為王軒準備好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而和這些資訊與秘藏秘密一起交到王軒手上的,還有姬炎黃全部的修為,他從來未想過逃避和退卻,如果不是非死不可,如果不是他必須要跨越那道界線,他必然會在幫助王軒解決完一切問題後才會離去。

如今他離去,將修為全部送出,已經是做到了他所能做到的極致。

王軒將這些修為全部灌注到了崑崙仙圖之上,從姬炎黃提供的資訊中,他已經知道,這仙圖是自上古時代一直傳承而來,最後一任使用者就是姬炎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它是維持藍星隱匿狀態的關鍵物品之一,很大可能是來自於九天時代的道源天尊。

隨著對越來越多過往事情的瞭解,王軒越來越多的疑惑被解開,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疑惑沒有得到答案,而是被不斷加深。

藍星是九天中道源天的延續,有道源天尊留下的力量守護,維持隱匿狀態,古傾天能發現這裡純屬是偶然,真正原因是天罰作祟。

那天心的孢子能傳到這顆星球上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同樣是因為天罰?

事情多半不會這樣簡單,但王軒此時也無心去思考這些,他將在泰山之巔,邁出此世修士修行路上最重要的幾步步伐中的一步——突破破虛,凝聚仙之氣息。

他早可以做到這一步,殺伐道的突破向來沒有什麼阻礙,在經歷了洪爐天地的廝殺之後,他就已經可以讓殺伐道突破到破虛,凝聚殺伐仙氣。

王軒一直在等待,等待創世大道上的領悟,前面的境界兩條道路可以有先後區別,但破虛與凝聚仙之氣息這兩個關鍵節點,王軒認為,兩道同時前進,將帶來更大的效益。

現在,時機已然成熟,姬炎黃的話語與經歷讓王軒想到了許多,它們都化成了創世大道修行上的關鍵內容。

若說真法境界領悟到的是有關生命的各種法則,生老病死等都是改變生命的狀態,這一次,王軒明白的便是更深入的東西,不是外在狀態,而是內在本質。

生命的本質,就在於生存!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便概括了生命的最終道理,誕生,成長,旺盛,衰退,消亡,掙扎,繁衍.....盡都囊括在這簡單的兩個字當中。

生存,是生命的至高本質與真諦!

當王軒在心中將這一句話念出時,創世大道得道境界的瓶頸便轟然碎裂,他成功晉入創世道的得道境界。

境界雷劫在王軒衝關的第一時間就已來臨,但這一次,王軒沒有選擇直接去渡劫,而是用仙衣之力將雷劫稍稍推後。

為了節省時間,他要多重雷劫一次渡過。

領悟了關鍵內容,積累過程就很簡單,王軒不斷演化生機世界,並且從用生機世界救助他人的經歷中獲得感悟,花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創世道由剛入得道來到得道圓滿。

兩條道路共同來到破虛境界的大門之前,王軒沒有猶豫,隨著兩方完全不同,但都是極盡圓滿的道域鋪展開來,破虛境界的大門被王軒一腳踹破。

破虛境界稱得上是整個修行體系中最特殊的一個境界,它像是一個驛站,所有在修行道路上奮勇前進的人到了這個境界,都要暫時停下腳步,不能再只關注自己所走的道路。

在這個境界,生靈要將目光重新放到自己之外的世界上,不能再只著眼於自己的道與法,而是要觀察整個世界,明悟整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照破虛無。

這是踏上仙路,通往另一個層次所必須的準備,不完成這些,就沒有衝擊新境界的基本資格,就像不在驛站裡做好休息,就沒有體力來攀登接下來的山峰一樣。

無數生靈都卡在了這個境界,明悟萬事萬物,這是何等的艱難。

可對於一些特殊存在來說,這一境界,卻又幾乎是所有境界中難度最低的境界。

這包括一些天生異種,這樣的生靈在修行上太具有天賦,根本不需要去參悟,生來就能懂活著很輕易就能懂,所以能快速突破。

古神少星王古傾神就是這種人裡的極致,天生真仙,單從這一點看,確實可以算得上整個時代裡的獨一份。

但他後天的修行肯定沒有出生時這麼驚豔,在出生資質有所不如,但後天修行更加超出,且多修行了一萬年時間的明夷面前,就幾乎是被壓制得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除了這些天才,另外的一種情況就是“舊題重做”。

破虛境界的領悟看似抽象,其實對於領悟到了的人來說也不過是一條條規矩,一個個客觀事實,這不像其他境界那樣需要靈氣,肉身,神魂以及道法的參悟積累,而是你知道了就能過關,也就是說,只要是已經完整修行過破虛境界的人,再修這一境界時,難度就會非常之低。

去寫一張從未寫過的試卷很難,可已經寫過一遍並記得全部答案後,再去寫同樣的試卷,就和在所有空白處都寫上自己的名字沒什麼區別。

強者重生、轉世再修、記憶傳遞、奪舍,都屬於這一種情況,對於其他人來說千難萬難的破虛境界,因為這一境界的特殊性,對於這些人來說,就是將已經知道答案的舊題重做一遍。

故此,對於王軒來說,這一境界,難度比剛開始的煉氣還要小。

煉氣還需要積累,可破虛,完全是知道就可以了。

正是因為這種特點,不少地方也鑽研出了針對破虛境界的作弊之法,由已經修行到破虛之上的人將自己領悟到的傳給其他人,從而讓其他人也快速突破。

這方法可行,但有嚴重的副作用,缺少了自己的思考,十個修行者中有九個會在境界突破的天劫中被擊成劫灰。

剩下的一個,此生也不會有再進一步的希望。

所以,不是萬不得已,不會有人去進行這種作弊,上天的眼睛,不是那樣好瞞過的。

用了將近三天時間,王軒將破虛境界刷到了圓滿,這裡就不再有殺伐道與創世道的區別,破虛,破的本就是自身道之外的虛無。

而花上三天時間,還是因為王軒將重生後明悟的一些東西填補到前世的明悟中,不然還會更短。

從這也可以看出,雖然說是照破一切虛無,但也不可能真的窮盡世間所有道理,沒有人能做到,只要達到一個相當的標準就可以。

明悟的多少,更多是一種資質的體現,九十分很好,六十分照樣能及格。

同樣用仙衣力量將天劫延後,王軒開始了真正重要的內容——第一縷仙之氣息的凝聚!

一月時間過去,泰山之頂,仙氣沖霄。

王軒對避劫救世仙衣的掌控程度,同時來到九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