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九 火星增重行動的結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不管是暗能量,還是真空零點能,在洪荒世界,楊青都沒有過多的研究。

在洪荒世界,靈氣的濃度太高,反而限制了對於其他混沌能量的開發。

或許其他區域有著利用混沌能量的功法,但在這裡,一直都不是主流,楊青這樣素質並不高的人,光是拼命修煉,吸收靈氣就已經很費力了。

他能在修煉之餘,還原一部分的藍星科技,已經是盡了最大的努力。

說到底這些科技,能夠幫助他的修煉,才是真的,不然他也早就把那些從藍星學到,和洪荒世界格格不入的知識,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畢竟就算是修士,也依然是人,沒有發生本質的蛻變。

而人的大腦其實是有極限的,修士只不過能夠利用的部分多了一些,並且能夠承擔大腦高度開發需要的能量而已。

也只有這樣的大腦,才能記得住複雜至極的符文陣列,應用威力巨大的法術。

與之相比,來自藍星的知識雖然也在某些方面,有著奇思妙想,不過就顯得有些單薄,並沒有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當然要是能夠構建一個完整的體系,藍星文明也就不再是一個星球文明了,恐怕早就可以飛出藍星,變成了真正的星際文明。

只是楊青在洪荒停留的時間太短,只有區區的一百年。

縱然洪荒大地無窮無盡,各種奇異功法層出不窮,也有著各種奇異的地形,但是作為一個從出生到長大,都沒有出過符靈宗方圓萬里的人來說,熟悉的也只有符靈宗的一切了。

然後他就回到藍星了,想要再回到洪荒,都沒有任何的機會。

只不過就算沒有什麼積累,關於新能源的研究,也還是要繼續的,只是這些,他都交給小嬡負責了。

小嬡作為器靈,天生就有著龐大的靈識,還有多執行緒處理的能力。

最重要的還是,她也能夠直接看到混沌能量的存在。

混沌能量,或者說暗能量,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活躍,基本不予電磁力發生關係。

唯一能對它們造成影響的,就只是弱相互作用,和萬有引力了。

小嬡需要做的,就是找出暗能量裡面,稍微活躍一點,或者說可以利用某種辦法,讓它們變得活躍起來。

雖然真空零點能看似在藍星的科技下,已經有了少許的進展,並且楊青也沒有放棄它的研究,但是楊青還是更相信暗能量這方面,會有著意外的驚喜。

總之這樣的研究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不見可控核聚變,從當初第一顆氫彈爆炸,直到最終成功,時間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

這還是因為楊青給華國提供了成品的緣故,不然按照藍星的進度,成功可能還要五十年的時間。

雖然楊青的聚變反應堆,與藍星並不是一個路線,但是等離子體卻是相同的,從裡面得出的資料,也基本能夠通用。

畢竟可控核聚變的難點之一,就是等離子體湍流的不確定性。

憑藉著對反應堆成品的觀察和研究,華國人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反應堆研製。

雖然依舊不如楊青提供的樣品成熟穩定,卻也保證了能夠進入到商業運營中,不至於被楊青卡住脖子。

不過顯然這些藍星人,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最開始的時候,楊青確實有些這樣的念頭,但是隨著火星基地的開拓,他的目光已經盯向了更加遙遠的宇宙,已經不屑使用這樣的方式來限制藍星的發展了。

就連月宮基地內,培養出來的練氣修為學員,他都放鬆了管制,差不多可以任憑他們來去了。

畢竟符文數量何其之多,他有著小嬡這樣的本命法寶,消耗了百年的時光,還有符靈宗萬年來的儲存,依然不能窮盡基礎符文。

更別說更加繁複,復雜程度已經遠超藍星數學的至少十一維的空間幾何了。

與平面轉到立體,只增加不算太多的變數不同,在維度空間裡,每增加一個維度,需要的計算量,已經超過了一個宇宙的物質數量。

不說別的,就算是現在應用最基礎的引力符陣,至少他們在築基以前,根本連佈置出來的資格都沒有。

時間在一點一點,堅定地推移著。

從火星上落下第一顆小行星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一年,火星終於到達了它能夠承受的極限,第一萬一千顆小行星的降落。

這個數字雖然比預計的十年,還有一萬五千顆小行星更少一些。

然而透過中微子的觀察,經過這麼多小行星的撞擊,以及融合,火星的星核,有了明顯的能量層級上的躍升,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再多就可能爆發,最終導致火星的分崩離析。

另外一個原因大概就是,不管是小行星帶還是柯伊伯帶,直徑在一公里左右,質量在二百億噸一下的小行星,已經被小嬡一掃而空了。

剩下的除了體積超過五公里,質量在數千億噸以上的大家夥,就是直徑只有幾百米甚至幾十米的小東西了。

質量太大的小行星,不僅拖曳起來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大的力氣,而且以火星的體量,被它們撞擊後,會出現更多不可預知的情況。

所以雖然這次為火星增重的行動,僅僅給它增加了十萬分之一的質量,與楊青的預期,相差甚遠,但是它的直徑,卻大幅增長了千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這次的行動,從外太陽系牽引了足夠多的彗星,從而給火星帶來了足夠多的水。

現在的火星,雖然依舊是火山爆發,地震不斷,大氣層充斥著有毒氣體,但是已經形成了可以溝通全球的海洋。

因為有著足夠多的水,整個火星彷彿進入了雨季,到處都是瓢潑大雨,彷彿藍星上那場百萬年的大雨,延續到了這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降雨還有海洋的存在,火星的整體溫度雖然還偏高,卻已經降到了能夠承受的程度。

儘管這裡的海洋,充斥著鹽酸,硫酸這樣的強酸,看上去一片駭人的藍綠色。

這是火星土壤中的大量的銅鐵元素被融化後,帶來的色彩,其中絕對沒有任何葉綠素的存在。

反而是有機物分子,如甲烷,烴類的東西,隨著火星大氣密度的增加,閃電的出現,也被合成了出來。

現在的火星,像極了數十億年以前,炎熱的藍星出現的那一刻。

原始的藍星海洋裡,煮著一鍋有機物濃湯。

然後隨著溫度的冷卻,這些有機物逐漸結合,形成了最初的生物。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火星上也將持續這樣的程序,直到產生了生命,然後繼續它們獨有的進化。

不過藍星上的進化,持續了數十億年,才讓藍星出現了複雜的多細胞生物。

楊青顯然沒有那麼多的時間,等待火星的進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