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 折斷的第一高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火星是一個極為乾燥的星球,被多個反射鏡照射,讓它整體升溫,卻絲毫沒有改善它的氣候,就連火星南北極僅有的一點冰層,也消失不見了。

雖然火星的南北極的冰蓋,裡面最多的其實還是乾冰,不過水冰畢竟還有一部分。

蒸發到空氣中的水蒸氣雖然數量不少,但是除了夜裡凝結在地表的霜花,並沒有為整顆火星帶來本質的改變。

所以發生了撞擊以後,首先飛濺起來的就是漫天的塵土。

然後就發生了堪比超級核爆的大爆炸。

雖然小行星沒有太多放射性元素,並不能引發核爆,但是它的體積夠大,攜帶的動能也夠多,所形成的爆炸也是驚天動地。

因為小行星已經碎成了幾塊,所以撞擊其實並不在同時,只不過小行星碎片的速度太快,之間的差距也不過百分之一秒,聽起來就好像在一起一樣。

爆炸引發的衝擊波,第一時間就以奧林匹斯山為圓心,朝著四面八方傳遞了出去。

火星地表,佈滿的紅色氧化鐵粉末的塵埃,第一時間被衝擊波席捲,變成一道暗黃夾雜著紅色的浪濤,洶湧著朝著遠方趕過去。

爆炸產生的火光,雖然隔得極遠,卻依然很亮,就像無數顆太陽在同一時刻綻放了光芒,讓十萬公里以外平臺上的人,也不由得第一時間閉上了眼睛。

不過這種光明也只是一瞬間,轉眼就被爆炸掀起的煙塵遮掩住了。

碩大的蘑孤雲,在這個重力較輕的星球上騰空而起,轉眼就超過數萬公里,還在毫不停息地生長著,彷佛要直接戳到十萬公里以外的火星平臺上。

幾乎在同時,十二個平臺上面,光線好像突然模湖了一下,覆蓋整個火星的大型引力符陣,已經在第一時間開啟。

此時站在火星地面上,就能夠感受到大約一點一倍的藍星重力。

還在飛快增高的蘑孤雲,彷佛一下子被栓住了一樣,無數怪獸一樣的煙塵,在裡面翻騰著,卻始終沒有繼續攀升的動力,就在原地,擴充套件開來。

然後就是更快的加速下跌,在近乎真空的宇宙中,它們沒有任何的漂浮能力,但是爆炸的力量,還是讓它們超越了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到達了太空。

接下來的兩小時裡,絕大部分灰塵,都已經重新回到了火星,但是還依然有很多,停留在了空曠的宇宙中。

原本清爽乾淨的火星附近的空間,頓時變得霧濛濛,從藍星上看去,原本清晰的火星,就像蒙上了一層紗。

衝擊波很快就圍繞著火星,轉了一圈,帶來超過四十級的大風,讓火星上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沙塵暴。

不過火星上的四十級大風,與藍星上可不一樣,因為火星的大氣壓就只有75毫巴,大約是藍星表面氣壓的百分之七點五。

這已經是經過火星平臺大反射鏡,數年照射升溫的結果了,沒有升溫之前,火星的大氣壓只有藍星的百分之零點七五。

這麼低的氣壓,這麼小的空氣密度,就算四十級風,其蘊含的能量和破壞力,最多相當於藍星上的超級颱風。

自從為火星升溫開始,火星上加大的溫差,引發的對流天氣也越發的頻繁,原本各國進行火星探測的火星車,早在那時候,就已經紛紛報廢。

現在整顆火星,就好像有一滴墨水,進入到水盆裡,水盆正在飛快地被染黑,現在除了一部分火星地區,其他地方都已經被沙塵覆蓋了。

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裡,整顆火星已經全部被暗黃色的沙塵所覆蓋,再也見不到地面的樣子了。

早就安置在火星各地的傳感器,早在第一時間,就把碰撞的結果傳遞了回來。

這次碰撞,已經無法用地震級數來形容了,據距離奧林匹斯山一千公裡距離的傳感器探測,這裡的震級已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二十級,更別說撞擊的中心了。

然後在天翻地覆的地質活動中,它直接失去了聯絡。

火星全球的探測器,都感到了強烈的震感,最少都有五級。

而且碰撞似乎引發了一系列的地質活動,以奧林匹斯山為中心,餘震不斷,量級雖然與最初有著很大的差距,最多十級,但是連綿不斷,彷佛不會停息一樣。

已經休眠了數千萬年的奧林匹斯山,似乎重新開始了噴發,在它原本的位置,在漫天灰塵中,已經被噴發的煙塵染上了一點黑色,然後還有暗紅的色澤在裡面生成。

其實到了這時候,本次的小行星撞擊,已經結束,剩下能看到的,就是一個灰濛濛的星球,完全沒有任何景色可言。

甚至就連從這裡,看向宇宙也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因為撞擊產生的塵埃,也已經蔓延到了這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宇宙中的塵埃,或許對於那些可以利用絕大多數物質的文明來說,算是難得的寶物,不過對於楊青來說,卻帶來了收集陽光的效率降低,讓一些機械產生磨損等等的不利後果。

幸好當初設計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產生,幾個平臺,都帶有靜電吸附的功能。

靠**臺的塵埃,在龐大的靜電場中,帶上了電荷,然後乖乖滴被正極吸引,然後收集起來。

隨著平臺的每一次環繞火星運轉,就可以看到在軌道上清晰了一些,想來要不了多久,就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火星上的這次沙塵暴,一直到一個月以後,才漸漸散去。

只是無論如何,也回不到原來的狀態了。

從最新的火星照片上就能夠看到,作為火星最高峰的奧林匹斯上,已經從中間的撞擊位置,直接折斷了。

斷掉的部分山體,傾倒在附近的平原上,和他在一起的,還有小行星的撞擊後的碎片,在它附近,生生堆起了一個高原。

剩下的奧林匹斯山,雖然還有一萬多米的高度,但是已經很難看出是一座山了,變成了一個佔地面積數萬平方公裡的高原。

高原上還有著數十個火山口,似乎已經耗盡了噴發的力氣,只有火紅的熔岩,從裡面一點點冒出來,然後再慢慢流淌出去。

幾處因為大爆炸,斷折產生的缺口,已經被熔岩重新填補,變成了冒著煙氣的整體。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